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士相的许诺,或者说他的大话已经放出,因此他无法食言自肥,拒绝这些老弱妇孺的加入,如果他这样做了,那太平营今后恐怕真的只能靠强掳来扩大力量,这意味着民心尽失。问题在于民心不民心的还不是眼面前的事,要紧的是那些矿工,周士相不想这四百多可以马上转化为战斗力的矿工对太平营失去信任和希望,故而再怎么困难他也要咬牙将这四千多老弱妇孺承担下来。
  加上后营原先的两千多人,现在太平营需要供养的老弱妇孺人数近七千,而青壮士兵算上矿工和新掳回来的,不过1300余人,从德庆缴获的物资以及德庆绿营买卖提供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后,如果太平营没有获得新的粮食来源,全营就将断粮。
  一旦断粮,不用脑子也知道,大势定去。纵观古今,还没有一支断粮的军队能够维持下去的,现在的太平营不是后世信仰凝聚的铁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周士相必须采取措施将断粮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他采取的第一个手段就是立即对城中那几家大户和未参加太平营的百姓下手,掠夺他们的所有物资和粮食以供军用,其次就是离开罗定,寻求一处能够获得稳定后勤供应的地盘,以维持长期抗清斗争。
  这块地盘选择哪里,周士相暂时还没有定下,在吃完林婉儿给他煮得一碗粥后,他告诉对方,自己将派兵去抄他父亲的家。


第71章 抄家
  在得到只抄家不杀人的保证后,林婉儿默不作声的上前收拾碗筷,临出门时似想停下说句什么,呼吸之间却又轻咬薄唇推门走了。
  门被带上后,周士相扭过头去看桌上的油灯,灯芯已经烧了一半,里面的火油也只剩一半,伴随着火苗的跳跃,他的手指在桌上轻轻的叩着。许久,桌面上传来重重一击声。
  凌晨时分,曾出仕弘光朝行人司行走的吴庆德家最先来了太平军,率队的总旗官葛义在见到吴庆德后,将一纸公文在他眼前晃了下,便命令身后的士兵冲进去抄家。
  已做好再度放血的吴庆德万万没想到太平营竟然会直接抄他的家,大惊之下便要拒理力争,竭力述说自己曾是大明官员的身份,奈何那太平营的总旗官根本不理会他这弘光朝的五品行走,袖子一摞竟是带头查抄起来。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眼前是有如土匪一样在自己家中抄来抄去的太平军,耳畔是自家的女眷惊呼声,间歇还有兵士的怒骂声,吴庆德急火攻心,竟是晕了过去。他这一晕,吴家一众老小更是恐慌,哭喊一片。
  同样的一幕同时在南京工部主事齐元泰家、淮安府通判张昌全家、大通米铺林家、泰达布行杨家、罗定最大地主赵家上演,各人表现倒不尽相同。
  齐元泰似是早就知道太平营会如此,兵士入门后,便携全家老小退避一角,全程不敢说一个字,其家人更无人敢喝骂一个字,更令管家拿着家中大小库房钥匙跟着太平军,对方要开什么门就开什么门,可以说配合得不能再配合。从始至终,齐元泰都保持着同样的一种面容,那就是不喜不怒,只不过他那眸子中的寒意却从未消失。
  染了些许风寒卧床的张昌全闻听太平营上门后,却是吓得躲进了床底,其小妾吴氏寻他不得,只道老爷寻了短见坠了井,吓得嚎啕大哭。等到张昌全被太平军从床底下拖出后,吴氏上前抱住他还是嚎啕大哭。
  泰达布行杨家和大地主赵家倒是有些胆色,但也只限言语指责怒骂,却不敢有所动作,任着太平军将他们家中的粮食和值钱的物件搜刮一空。两家还有些妇人想将金银细软藏起来,结果在一个妇人被当众扯掉裙子掉出一小包夹在大腿间的金银后,妇人们再也没人敢私藏了,老老实实的将东西交出来,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裸了身体。
  对于抄家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暴力行为,周士相已经做好准备,除了禁止非故杀人以及奸淫妇女外,其他的事情都属于可以容忍。固然,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是他梦寐以求,可他绝不会在无法解决士兵温饱的情况下做这个梦。
  唯一叫人“刮目相看”的是平日被众人耻笑的林万福,太平军还没到他家,他就大开家门,带着一家老小跪在地上,向着前来查抄的赵四海奉上帐册钥匙,说他愿意带着全家老小投奔太平营,还请太平营收留,小老儿也愿在有生之年为大明中兴出一份力什么的。
  如此表态,倒把赵四海弄得不大好意思,上前将他扶起。林万福起身后,对着赵四海又是一番恭维,最后竟死活拉着赵四海进去尝一尝江南的好茶,结果就是宾主尽欢,林万福摇身一变成了太平营的人,其家产嘛,则暂时先放在他家,稍后再来清点。
  消息传来,周士相哭笑不得,因人家女儿在自己身边,他不好处理此事,便推给宋襄公处置。
  太平营大肆查抄士绅大户,在城中动静闹得着实不小,有拍手称快的也有惶恐不安的。
  相对士绅大户还算温和的查抄,针对罗定城中和清军款通的那些人,太平营可就是霹雳手段了。
  周士相虽然并不知道陆长远曾派人往德庆密报,可是这两天宋襄公却将陆长远等人在城中的一些小动作一一说了,虽然这些小动作并不能证明陆长远等人和清军有勾结,也不能证明他是在串连造反,但周士相还是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狠辣念头判了陆长远等人的死刑。
  陆长远不甘就戮,率十数人执兵器反抗,结果被围在他家后院,一阵砍杀后,尽数伏尸院中。
  天亮之后,大局便已定下。
  自古以来有能力串连造反的多是在本地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尤其是士绅大户,这些人手中有一定的钱粮资源,加上平日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份量,往往登高一呼,应者不说云集,却也为数众多,稍加利用就是一支造反的力量。然现在以齐元泰为首的六家士绅大户已被太平营解决,衙门潜藏的陆长远等人也伏诛,这罗定城中百姓再多,也对太平营构不成危胁了。一块泥土远比一盘散沙来得更为强大。
  整整一上午,太平营都在忙着将从这六家抄来的钱粮运往东城的后营,和先前这六家向宋襄公叫苦大为不同,从他们家抄出的钱粮总数比他们已经捐纳的还要多出两倍,气得宋襄公大呼抄得好,果然是为富不仁,无商不奸。
  也不知林万福是怎么做到的,周士相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是公库的帐房,拿着算盘,带着两个家里的伙计替太平营管起帐来了。
  周士相询问宋襄公为何让这林万福管帐,这姓林的为了自家利益,连亲生女儿都能卖出去,人品不能不说卑劣,用这么一个人来管帐,恐怕不妥吧。结果宋襄公一句“物尽其材,人尽其用”便让他无话可说,细细一想也是,林万福能在罗定这穷山恶水把大通米铺经营起来,连年兵灾之下,他家的粮食生意也照做,并不耽搁,不管是明是清,林家都能生存下来,此点足见林万福也不是一无是处,用他管帐倒也不是不可,说不得日后还要借助其做生意的本事为太平营筹集粮草呢。
  知州衙门的布告是下午贴出来的,布告上要求全城百姓“自愿”加入太平营,以为大明中兴出力。


第72章 营老
  汉人自古就是小富即安,宋明以来,又有重文轻武,好男不当兵之说。
  与那些家中受了火灾,可以说是赤贫如洗、一无所有才参加太平营以求搏取条生路的居民不同,那些没有参加的居民家中并未受到火灾,所以他们不愿意丢弃自己的家参加这个劳什子太平营。
  哪怕这样人的家中同样也是家徒四壁,全家老小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这些人也不会舍弃这个家,因为这个家可以给他们遮风挡雨,可以让他们有个根。
  有家,就会有希望;有根,才不会做死在异乡的孤魂野鬼。
  非到绝境,汉人是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更不会去当什么兵,做那炮灰的夫子,因此,当知州衙门贴出要全城居民从军的布告后,恐慌和抵触自然无法避免。
  在这些居民看来,太平营蛊惑那些灾民什么有饭吃、有衣穿、有肉吃什么的,完全就是骗鬼来着,这世上能有这么好的事?再说了,他们的眼睛又不瞎,看得出这两天涌进城中的那帮百姓当中可是有不少人苦着脸呢。这真要是好事,他们能苦着脸,跟死了爹娘一样?还有那帮前几日嚷着报名的家伙,这才几天?当初活生生的人,如今却埋地下了,这人到底是昨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