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泰侯与景尚主皆是梁国肱骨,天下名流,魏某岂敢介怀。然天下列国交争,尔虞我诈,大王重托于魏某,魏某不敢懈怠半分,还望景尚主见谅。”
“魏大夫所言极是,诸侯之间确为利益之交,然天子为列国诸侯之共主上邦,下邦不尊上邦为善,岂非不敬。”
李埭说的冠冕堂皇振振有词,百里燕却不屑道
“景尚主此言差矣,我咸国之上邦乃晋国,晋国之上邦才是天子之国。倘若我咸国是天子下邦,当年缘何上邦不伸援手而弃之,如此又何来天子上邦于我咸国交利。”
李埭着实没想到百里燕咄咄逼人这般犀利,丝毫不给情面,驳的他很是尴尬。
李埭心知肚明梁国仅仅是政治名义上诸侯国的上邦,既没有强大的军力执行仲裁,也没有任何约束力,中原是礼崩乐坏相互倾轧下的混乱政治秩序,百里燕一番措辞字字占理无可辩驳,气氛一时间陷入沉寂。
沉寂片刻,李埭话锋一变转而言他
“听闻魏大夫也是歧人,不知是歧国祖籍何处,可还有亲故。”
李埭突然提及此事,百里燕不知其是何用意,心里顿时有些发虚
“魏某是祖籍函屯月田,年幼时随家迁往晋国营商,江东之战时,岐人被晋国贬为贱籍,我与父亲被抓去充入苦役,母亲与妹妹下落不明,父亲不久死于瘟病,老家现已无人。”
“哦”李埭轻应一声,自知失妥,便未在接话。转而愈发觉得百里燕与儿子李懿,夫人百里娟颇有神似之处“今观魏大夫与内子、我儿颇有些相像之处,魏大夫先祖莫非也有岐王一脉。”
听到这里,百里燕心理咯噔一下,不等他开口,姬通眼前一亮目中生奇,啧啧说道
“像,真是像,本侯此前怎就未发现魏将军与侄儿神貌相合,与内兄夫人更像啊”
都说外甥像娘舅,不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不像才叫见鬼。
不过百里燕这时心口却是狂跳,忙是说道
“安泰侯与景尚主高抬魏某了,魏家并非岐王支脉,同是岐人,总有那么几分相像,实不足道哉。”
“魏大夫话虽如此,不过,确实也太像了”姬通撵着短须若有所思,下刻目光转向李埭说道“内兄,夫人与侄儿尚在王宫未归,不如改日请魏将军过府,也让夫人鉴看一番如何”
“嗯,我正有此意。魏大夫与我儿年纪相仿,不如与我儿拜为兄弟何如”
李埭提议道,百里燕顿吓一跳,哪有自己舅舅和外甥拜把子的道理
“魏某不才,岂敢与李公子结义,此事万万不可,恕魏某不能从命。下午魏某尚有政务在身,恕不能久留,这便告辞了。”
言毕,百里燕立身而起,向二人躬身施了一礼,准备离去。李埭这时说道
“魏将军,有一事内子伤心多年,不知魏将军能否告知内情”
“不知景尚主所指何事”
“传闻当年歧国二世子百里燕为咸军所杀,可是有此事”
百里燕心头大怔,匆忙掩饰去失态说道
“公子燕死于魏旦韩合九里坡之战后,此战结束至尹秧城围城期间,晋军势如破竹,公子燕置身于晋军伤营之中,岂能被咸军所杀。”
百里燕失踪后不久,晋国以百里燕为咸军所杀为名,前往歧国送葬,由此为借口强行驻军于歧国至今,歧国和咸国也因此开始交恶。百里娟此来咸国,多半也是前来询问此事。
少时,百里燕离府,姬通顿起猜疑
“内兄,公子燕倘若是活到现在,也该是如魏贤这般年纪了吧”
“妹夫不会是想说,魏贤是公子燕吧”
“似乎似乎不太可能。”姬通不置可否,接着继续又说“传闻公子燕拜于塞骞门下,但性格懦弱,其若有魏贤一半才能,也不至于遭晋国毒手。不过,魏贤与夫人、侄儿未免也太像了,难道是巧合”
“是呀,魏贤若是公子燕,呆在咸国国又意欲何为呢,西寰岂能认不出他”
魏贤就是百里燕的想法很快被李埭所排除。
其一,在此之前他没见过百里燕本人。其二,如果魏贤是百里燕,还在咸国掀起如此巨大变革,西寰嫁到咸国之初,就该察觉异常,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第三,也是最为人诟病的,百里燕在晋国舆论的鼓噪下,百里燕的名声始终不怎么好,与魏贤形成鲜明反差。
综合多方因素,李埭断然不相信百里燕会是魏贤。
之后数日陔陵一片平静,百里燕亲自去了趟西郡,就筹建新城为永兴河之屏的计划详细磋商,巧合的是赵逊也正打算为日后收复咸西、丘南两郡谋划进兵之策。二人一拍即合,在邵平与永兴河之间筹建新城,无疑是南下丘南郡最佳的跳板。
于是五月间,咸军开始筹划新城计划,与安泰侯的谈判时断时续,梁国迟迟不肯做出让步,出兵袭扰邵平的计划便不能进行。
时至五月中旬,坏消息一波接一波,最坏的消息莫过于来自南境的战报。为减轻后勤补给压力,御客、宋国接连放弃两座城池,迁走所有人口,继续向北退却。
本章完
………………………………
第412章 无情御速令
由于中原内乱,各诸侯国无法抽调更多人力向千岳山输送给养,三十五万御客二十万宋军补给严重困难,不得不放弃既有地盘,缩短补给线距离,拉长金雪狄后勤供应,同时尽快催促卫国等西海诸国出兵。
而卫国迟迟拖延,仅派出十万连铠甲都没有,未经战训的流民杂兵开赴前线送死,而理由也很冠冕堂皇,攘外必先安内,必先平灭黑巾叛军,稳定中原才能抽兵南下。
而事实上黑巾军自今年年初以来,在各地的扩张趋于停滞,仅在长孙国还有持续战事,其用心之险恶可谓毒辣。其意在利用缓和的中原战局,做出以大局为重的道德姿态,诱使各国调兵南下与金雪狄厮杀。
但偏偏御客又是个“不知好歹”的武装势力,政治素养极差,往往有时与流氓恶棍无异。
这天夜里,魏府熄灯不久,百里燕既魏贤刚得鱼水之欢尚未尽兴,婢女匆忙敲响了屋门
“大人,内府来人了。”
“知道了。”
点亮烛火,百里燕拾起床头的汗巾擦去额头汗水,心中颇为扫兴。春柔起身下床取来衣衫给他更衣
“大王定是有急事,大人不可怠慢了。”
“为夫知道,可惜了今晚没让你尝尽滋味,都便宜了春芳。”
“只要大人心里有我,春柔就心满意足了。”
春芳就像霜打的茄子,尽兴之后睡的如同睡莲一般梦不知醒。
匆匆穿戴整齐来到中庭,蒋杰已经等在院外
“大人,大王紧召,要大人即刻进宫。”
“来的是何人”
“蒋浩。”
“是他那定是出了大事,他人在何处”
“已经回宫了。”
蒋浩是咸王得利密探,公孙岳叛乱之后,出任密探总管,此后很少再露面。最近一次见到蒋浩,已经是在两个月前,视察永兴城军械司之时,这次突然前来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骑马直奔镇泰门,禁军未有拦阻直接放行。在广渊殿见到一筹莫展阴云密布的咸王,心神不宁的原地踱着步子
“臣见过大王,不知大王深夜急召有何紧急军情。”
“是,魏卿啊”
咸王神情恍惚,如同天塌,百里燕立时想到,总不能是西郡出了大事
“大王,莫非是西郡出事了”
咸王沉默片刻,目中满是萧索
“魏卿,自己看吧”
咸王递来一根发黄的竹签,竹签的正面刻着御客二字,背后刻着“魏贤”两字。百里燕顿觉莫名其妙
“大王,这是何意”
“此乃御速令,魏卿难道不知道”
百里燕迷茫摇了摇头,他从未听塞骞说起过御客还有“御速令”这种东西。
“不知,究竟是何意”
“御帅黄昏时来函,传闻金雪狄探得中原大乱,这次是要兴大兵北伐,中原各国战事胶着糜烂,难以抽兵南下,故而发御速令,抽各国名将南下。我咸国不信被御客抽中魏将军,寡人急召魏卿进宫,便是与魏卿商议此事。”
“嘶还有这等事情,真是闻所未闻,如此岂不是釜底抽薪”
“御速令”算是当下一大奇特现象,是御客强征诸侯国将领南下的强征令,可以不去,不去的后果会很严重。而最近一次发出御速令,已经是一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