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国国小力弱,经济凋敝元气大伤,和志国、徐国争抢孙国的地盘毫无胜算可言。若要侵吞长孙国的国土,战略上可行,且极为便利,但政治上难以实现,咸王担心梁天子不会做出让步。

    “大王,此事仍需试探安泰侯底线,若梁国不做让步,我军便不发兵。”

    “如此说,魏卿已有发兵之策”

    “是,但需耗费粮草甚巨,需等今年全国夏收之后方可实行。”

    “那好吧,魏卿前与安泰侯交涉,力保我咸国利益。出兵之事,与大司马商议即可。”

    “诺”

    话音落下,百里燕从怀中掏出望远镜和指南针。

    “大王,永兴城新制军备两件,大王可有兴趣把玩。”

    “莫非就是魏卿手中之物”

    目光落向百里燕手中,咸王接过指南针摆弄起来

    “魏卿,这是何物呀”

    “回大王,此乃指南针,亦叫罗经。乃是利用磁石指南之理制成,只需随身携带,迷路按针所指,可定方位。”

    “哦,真有如此神妙”

    “大王且看,红针此时所指正是南门所在。”

    咸王循迹远眺,无论如何转动反向,红色的指针永远都指着南门。

    “妙,妙啊”

    “大王再看,此乃远目境,可观数百步外如在眼前。”

    咸王接过望远镜,对准镜筒远眺,可见数百步外站岗之禁军犹在近处,甚为精准,咸王大喜

    “此物真乃神镜,可否大量打造此物”

    “回大王,臣正在钻研大量制造之法,一两月之内必有进展。而且,此物乃我咸国所独有,故而臣打算多造此物用于外销。”

    “哦,魏卿打算作价几何”

    “寸银五百,大王以为如何”

    “嗯,若是寡人,就卖他一两千,五百未免太低了。”

    “其实五百寸银已经不低了,成本恐怕连一石大米都不要。”

    咸王闻讯大吃一惊

    “魏卿,寡人观此物乃水晶所造,为何只值一石大米”

    “大王,水晶其实也能以人力炼化,类似于御用司所造之琉璃,只是寻常人不知此法罢了。而且水晶所磨之镜片,远不如模具范铸清晰,且耗时耗力,以人力用水晶打磨至如此镜片,至少需要一月,无法大量生产。”

    “如此说来,天地之万物皆能以人力炼化之”

    咸王此言一出,百里燕多半知道,咸王是想问能不能凭空炼金子

    “大王不会是想炼金银吧。”

    “呵哈哈”咸王付之一笑,未作正面回答。

    “大王,但凡炼化之物,皆为有本之源。金银乃本源,故而不可炼制。而水晶、琉璃、磁石皆为本源之物所化,故而可炼制变造之。”

    “魏卿真乃博学广闻之士,纵观我咸国上下,又有何人能及魏卿所学之皮毛。”

    “大王过奖了。”

    “魏卿无需自谦,寡人看,魏卿当得此夸。对了,魏卿与轩亭郡主的婚事如何了,兰渊公主隔三差五便要寡人催你完婚,总是这么拖着,寡人的外甥女可拖不起呀。”

    “臣打算待秋后国库略有宽裕,再娶轩亭郡主。”

    “那就这么定下来吧,改日你也将聘礼送去轩亭侯府,免得寡人王妹整日纠缠寡人。”

    “臣遵旨。”

    “先别忙着领旨,珍珠之事魏卿可有放在心上”

    “臣去年二月便已经种在绝密之地,待到明年夏秋可取珍珠。不过臣去年得密探消息,太子妃殿下四处打听咸国珍珠来历,多半想要图谋种植之法。

    此外,珍珠价格自去年开始,便是一路下滑,如今已经跌去两成价格,待到珍珠再次大批上市,价格极可能再次下挫。因而臣正在考虑,将水晶制品作为我国外销货物,以增加收入,冲抵珍珠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寡人若未猜错,此乃魏将军以商代政之精髓所在。”

    “大王圣明,能他人之不能而我能之,谓曰垄断也,可得暴利。咸国要想图霸,必先举农事与百工匠术为首,兴学办教拓展商渠,为图霸扎实根基,此乃正道。而传统之百家霸术,图存谋国之道,无法从根本上解除当下物力之疲弱,人力之穷极。唯有臣此法可行”

    “可惜呀,寡人没有早用魏卿替寡人分忧啊”

    咸王一息长叹,充满了萧索和无限的遗憾。

    本章完


………………………………

第411章 娘舅

    离开王宫,百里燕既魏贤应邀前往梁国公使府,心里颇有做贼心虚的情节。

    安泰侯此时正与景尚公之子李埭在内宅谈话,闻讯百里燕赴约而来,安泰侯大喜过望。

    “内兄,咸国当今真正厉害角色魏贤到了,可有兴趣一交”

    “当日在咸王宫便是远远看过两眼,却是不曾看清,传闻此子无所不能,十六岁出道便是重挫韩合,短短三两年内声名鹊起名震中原,传闻攻打长孙国叛军都是闻其名而色变,倒真想会会此子,倒底如何了得。”

    “那好,我这就请他去中庭。”

    少时,管事引百里燕到中庭正堂,安泰侯端坐正席,右侧席下坐一白面玉冠浓眉大眼,鼻挺纯薄丝锦直裾中年男子。百里燕一眼识出此人正是景尚公之子,李懿之父,姐姐百里燕娟之夫,百里燕的大姐夫李埭。

    “魏某这里有礼了。”

    “魏大夫免礼,这位应该不用本侯介绍了吧。”

    “闻名遐迩的景尚主,魏某有礼了。”

    百里燕又深施一礼,李埭道

    “魏大夫不必拘礼,请坐。”

    “谢景尚主。”

    称呼李埭这个年纪有身份地位的权贵颇为麻烦,如果是年轻些,能称之为少主或是公子、少将军,即位后称之为公,就怕是子嗣已经很大,而还没有继位的,称呼起来很是麻烦,“景尚主”大体上是个中性称谓。

    径自落座左席,李埭敏锐的目光仔细打量着百里燕,这时安泰侯试探问道

    “魏大夫功业卓著才智惊人,业已传遍列国名震中原,本侯与景尚主甚为钦佩呐。”

    “侯爷过誉了,魏某今日此来是与侯爷商谈国本之事,侯爷大可不必不比如此恭维在下,你我还是开门见山吧。”

    “呵呵”安泰侯颇有些尴尬,目光与李埭一番交换,随后又道“想必咸王已与魏大夫详细交代,不知咸国有何所求”

    “求人不如求己,彭源郡我咸国恐怕是无福消受,周边列强环伺犹如豺狼,咸国岂能夺之。不过若是天子能抬抬手,将桑南、桑北两郡归入我咸国,我国可以考虑出兵。”

    姬通闻讯,震惊之色跃然脸上

    “魏大夫,本侯没有听错吧。”

    “没有,我咸国索要桑南、丘南两郡之地。”

    “两地为长孙国所有,何以取之”姬通厉声道。

    “那彭源郡归孙国所有,我咸国何以取之。”

    “只要列国出兵,孙国之地人皆有之,但长孙国不再此列。”

    “那我咸国可坐等长孙国也被叛军打下半壁江上之后,再出兵了也不迟,倒时只怕不是两郡之地,三郡、四郡乃至五郡县皆有可能。”

    “魏大夫”姬通脸色一沉,颇为不悦“咸国如今是有起色,但仅以咸国当下之国力,远未到争霸之时,魏大夫难道不怕列国群起而攻之”

    “咸国若取彭源郡,列国难道能袖手旁观安泰侯此言儿戏了吧。”

    “只要咸国从背后出兵,孙国可奉国书予咸王,天下谁人能欺之。”

    “呵呵,且不说我咸国丘南郡尚且被叛军占着,志国公良大军就驻扎与彭源郡边境以南,是志国大军快,还是咸国大军快,安泰侯难道看不出来

    志国出兵将彭源郡先占了,我军却要面对叛军数十万主力反扑,到时我咸国情何以堪。一纸文书岂能让志国将吞下之土地吐出来,拱手奉送我国。如此伎俩蒙得了我王,岂能蒙我。”

    “魏大夫,咸国若不出兵,我梁国大军便即刻撤离永兴河。”

    “那好,反正梁国自开战以来未在我咸国折损一兵一卒,撤兵也罢,还能腾挪我军辎重民夫用于屯田。”

    姬通寸步不让,百里燕针锋相对,谈判一时陷入僵局。李埭见状忙打起圆场

    “魏大夫少年英雄,不想纵论国事也是这般熟稔。安泰侯奉天子诏命,方才也是急切了些,魏大夫莫要介怀呀。”

    “安泰侯与景尚主皆是梁国肱骨,天下名流,魏某岂敢介怀。然天下列国交争,尔虞我诈,大王重托于魏某,魏某不敢懈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