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9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26日凌晨,运输船队就到了。

    为了加强坎宁港的防御部署,陆战队在天亮前就出动直升机,把第十三陆战师的一批官兵送上岸,临时编入了第五陆战师的突击部队,补充到外围防线上去,加强了对港口北面防线的控制力度。

    到26日清晨,运输船队才进入了坎宁港。

    准确的说,其实是部分运输船只。

    按照修改后的计划,运载第十二陆战师的船只去了戴蒙德港,而第十二陆战师的任务也是继续协助第五陆战师控制戴蒙德港。如果有需要,还要跟随第五陆战师北上,参与攻打加尔的作战行动。

    其实,这3个陆战师都只投入了部分兵力。

    第五陆战师就不多说了,其总兵力早就超过了5万,而到达戴蒙德港,参与作战行动的才15000余名官兵,另外的3万多名官兵仍然在古吉邦。把主战装备算上,登陆舰队至少还要跑3个来回,才能把第五陆战师的官兵全都送到戴蒙德港。从时间上算,能在明年1月中旬完成就很不错了。

    另外两个陆战师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虽然不是主力部队,但是第十三陆战师在开战后就到了斯兰,准确说是在斯兰整编,在建制规模上不比主力部队差。到丁镇南决定在东海岸地区发动进攻的时候,第十三陆战师的兵力已经接近5万。

    关键还有,第十三陆战师是重装部队,获得的全是从国内运来的主战装备,包括数百辆最新式的ZT…99BL。

    要论装备,第十三陆战师还在第五陆战师之上。

    当然,主要是运输能力受限,而且在巴铁那边,有太多库存装备,也就不需要把新式装备送过去。

    正是如此,在做计划的时候,丁镇南甚至想过让第十三陆战师打主力。

    要说的话,这也是侯晨晟跟丁镇南不太对付的主要原因。

    第十三陆战师的5万名官兵,由运输船队送到坎宁港的还不到2万人,也就是说仍然有大约3万官兵留在锡兰。

    相对而言,第十二陆战师的情况要差得多。

    在锡兰整编的3个陆战师中,第十二陆战师因为是最晚组建,所以在兵力配置,以及装备编排等方面,都比不上另外两个师。到现在,也只达到了正常编制状态,算上支援部队在内也才6个团,总兵力不到2万。主战装备基本就没有,因此所谓的战斗部队,也主要从事保障任务。

    当然,这也是把第十二陆战师派往戴蒙德港的主要原因。

    随着增援部队到达,肯定需要对作战部署做出调整。

    以当时的局面,最大的问题,依然是救助饥民。

    到27日上午,聚集在坎宁港外面的饥民已经超过20万,而且在多处路口,出现了饥民冲击陆战队防线的恶性事件。

    此外,更多的饥民正在南下。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梵罗当局把饥民当成武器,采用各种手段逼迫城市里面的饥民去冲击东方联军的防区。

    空军提供的侦查报告已经证明了这份情报。

    在22日,也就是陆战队发起进攻的次日,驻扎在加尔的梵军就紧急出动,从加尔运走了数万吨粮食。

    运粮车队足足有十几千米长!

    此后,每天都有有运粮的车队离开加尔。

    因为出动的是民用车辆,而且打着人道主义组织的旗号,所以帝国空军并没有轰炸运输车队。

    当然,由此也不难想到,梵军已经放弃了加尔。

    准确的说,是把西孟邦的1亿饥民变成帝国军队的麻烦,成为阻挡帝国军队向冈伽罗平原推进的盾牌。

    严格说来,需要考虑的不止是西孟邦。

    梵罗国的东部地区,人口在3亿左右,而且受战争影响,或者说在历史上,该地区就非常的贫困,可以说是梵罗国最落后的地方。别说是战争时期,即便在和平时期,每年都有数百万人被饿死或者死于跟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说得露骨点,梵罗当局根本没有把底层的贫民当人看。

    这也是帝国军方不重视孟国,不愿意在梵罗国东部地区做文章的关键所在。

    为此,丁镇南在12月28日去了戴蒙德港。

    虽然按调整之后的部署,第二支运输船队将提前3天,在12月30日到达,运送的粮食多达60万吨,比计划多了两倍,但是以当前局面来看,还是无法支撑陆战队按照计划攻打加尔。

    除非承认在东海岸地区的作战行动遭遇了失败,不然就得想出应对的办法。

    要说的话,丁镇南确实做了很多准备,并且考虑到了当前出现的情况,要不然也不会提前派刘尊山去戴蒙德港。

    按照丁镇南的思路,梵罗国的问题得由梵罗人解决。

    当然,在这几天里,也不全是坏消息。就总体战局而言,西线那边的捷报也是丁镇南的底气所在。

    在12月25日,第十七装甲师攻入了焦特布尔。

    虽然巷战还没结束,也未必能在近期结束,但是外围防线被突破之后,梵军不得不从斋普尔调兵。

    也就是说,接下来将进入到围点打援阶段。

    不出所料,部署在斋普尔的中央军主力部队将陆续南下,而且几乎肯定会在开赴焦特布尔的途中遭到轰炸。

    关键还有,仅仅在一天之后,第二十四机步师的先头部队就突破了梵军的边境防线。

    虽然巴铁陆军没有按承诺出动50万大军,但是也派遣主力部队参战,而其他盟国的参战部队表现得都很积极。

    等到丁镇那前往戴蒙德港的时候,在西北战场,参与进攻的兵力已经达到了30万!

    严格说来,这算不上多。

    可问题是,中央军主力在斋普尔,梵军也重点盯防第十七装甲师,部署在西北边境地区的兵力本身就不多。

    当然,在西北方向,梵军一贯奉行大纵深防御战略。

    要说的话,梵罗当局与梵军高层早就知道,真要打起来,肯定不是梁夏陆军的对手,根本守不住边境防线。如果按照对付巴铁的方式来打,把主力放在边境附近,恐怕在开战后就会被围歼。

    为此,就只能用空间换时间,并且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

    不要忘了,西北地区是梵罗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而且围绕着德城有大大小小上百座城镇。

    就算东方联军攻破了梵军的边境防线,也要面对密集如麻的城市。

    显然,根本就没法快速推进。

    梵军也是这么做的。

    在第二十四机步师的先头部队突破边境防线后,梵军没有做太多抵抗,准确的说是没有死守边境防线。在向内地撤退的同时,梵军加大了在沿途各处城镇的部署力度,还限制城镇居民出行。

    此外,也就是着手武装民兵。

    毫无疑问,临时武装起来的民兵,确实是东方联军最头痛的问题。

    不止是在西北地区,在东部战场,其实也一样。

    以十万计的饥民蜂拥向帝国陆战队的防区,要说没有人在幕后策划与组织,恐怕连鬼都不会相信。

    显然,在梵罗正规军全面溃退的情况之下,能够组织饥民南下的,就只有扎根于当地的民兵。

    只是,地方民兵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

第275章 齐头并进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新历150年的最后一天,帝国陆战队依然发起了进军加尔的作战行动。

    在同一天,丁镇南在军情局的协助下,在戴蒙德港召开了一次非常特殊的会议。

    除了丁镇南与军情局派来的情报官员之外,来参加会议的全是梵罗人,准确的说是西孟邦的民间代表。

    当然,这是官方的称呼。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地方官员,以及在当地拥有话语权的部族领袖。

    毫无疑问,这些民间代表全是大地主,或者大地主的代言人,很多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

    严格说来,他们才是梵罗国的统治者。

    用几个德高望重的部族领袖的话来说,不管是瘸子,还是西洋人,都得通过他们来统治这片土地。

    言外之意,梁夏帝国也一样。

    只是,他们也承认,现在的统治者是梁夏帝国,准确说是代表帝国的联军。

    正是如此,丁镇南对这些人并不客气。

    说是会议,更像在下达最后通牒。

    关键只有一个:东方联军按照每人每月20千克的标准,向占领区的民众派发主粮,默认比例为10千克大米与10千克面粉,不过可以按需求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