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的时候,种田是粗放式种植。

    因为一人好几十亩田,他们也没有精力做到精细化耕种。

    他们在种植之后,基本上就是在靠天吃饭,收成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原本他们以为,每个人只侍弄五亩田而已,将会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不过,当他们按照李愔的吩咐去做的时候,才发现,一点都不轻松。

    比方说这些地里的草,必须要全部铲除干净。

    比方说,那个叫地瓜的农作物,必须要遮起高高的沟陇。

    而李愔为了在整个益州推广文化,特意推出一个措施。

    那就是,只要是识字的百姓,及时将他侍弄的农作物生产状况记录下来,那么,工钱就能翻倍。

    只要识字,工钱就能翻倍啊!

    这样的好事,大大地刺激到了这些百姓。

    不过,那时候百姓的识字率,实在是太低了。

    数以万计得百姓,居然只有区区十几人识字。

    额,不得不说,那时候,世家对文化的封锁,还是非常成功的。

    那时候,普通百姓,想要读书识字,实在是太难了。

    首先,他们就买不起昂贵的书籍。

    其次,他们也请不起先生,没有进学得门路。

    还有读书也是一件高消费得行业,笔墨纸砚,处处都要钱。

    对那些填饱肚子都困难的百姓来说,读书对他们,实在是太过遥远。

    不过现在嘛,只要识字,能记录的读书人,工钱就能翻一倍的措施,还是大大地刺激到了他们。

    有学问,就是不一样啊!

    就算是做工,出同样的力,人家都能比他们多拿一倍的工钱。

    这件事情,大大地刺激到了那帮百姓。

    回家之后,他们这次毫不犹豫地拿出钱来,去购买三字经、百家姓还有千字文来,给自家的孩子启蒙。

    就算是家里一时周转不过来得,出去借钱,也要购买到这些书籍。

    因为,这些百姓都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得道理。

    一时之间,整个益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得以大卖。

    一时之间,多数书铺得书籍,居然都销售一空,不够卖的。

    以至于,益州王家,不得不加大产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而一时之间,整个益州范围内,好多人都在学习拼音。

    因为,只要学习好了拼音,就可以自行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通过自学,就能简单的掌握这三本书上的这些字。

    而把这三本书上的字全部学会的话,简单的记账等,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了。

    而这些自学,不仅仅是那些孩童可以学习,就连那些大人,也都有不少人进行自学。

    因为他们发现,原本他们极为敬畏的文化,似乎并没有他们原本想象中得那么难。

    他们发现,只要学会了拼音之后,他们,也能通过自学来识字。

    ……

    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再次找到李愔。

    这一次,他们要求李愔,将镜子制作的小一些。

    不需要这么大,大概有个五六尺厂,三四尺宽就足够了。

    甚至,再小一点,也都可以接受。

    或者,李愔如果将镜子运送出蜀地去,也可以。

    他们可以支付一笔不菲的运输费。

    而听到五姓七望的这个要求之后,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他之所以在长安抛出镜子来,就是要抛出这个饵来,让五姓七望上钩。

    现在,大鱼已经上钩了。

    这些大鱼,现在来要求他将鱼钩扯掉,这又怎么可能呢?

    因此,在听到五姓七望提出得要求之后,李愔不由为难地说道:“这些镜子,都是由模具的,而这些模具,现在没办法调整大小。”

    “所以,镜子的大小,就只能这样了。至于运送出蜀地,你们都没有好的办法,那本都督,就更没有办法了。”

    听到李愔的话,那些五姓七望世家之人,脸色都极为不善。

    他们严重怀疑,这一切,都是这位蜀王在暗中捣鬼。

    但是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也想不出,蜀王这么做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催知机代表五姓七望表示了他们的不满。

    “蜀王,我们都是生意人,做生意,求的就是财源广进。”

    “可是,蜀地得道路,实在是太差了。我们几家之人,这一批镜子,居然一块都没运送出去。全部都折在了这里。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那这镜子的生意,我们真的是没办法继续做下去了。”

    “毕竟,连运出去都做不到,怎么能赚钱呢?这运输的成本太高,我们,根本就承担不起。不知蜀王可否修建一下这蜀地得道路呢?”

    听到催知机的话,李愔脸上不由露出为难之色,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他之所以抛出诱饵,为的就是要修益州到长安的道路。

    而现在,根本就没用他自己说,催知机就率先提出来了。

    因此,听完催知机的话之后,李愔就为难的说道:“诸位,这蜀地得道路,的确是很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可是,蜀地人口太少,想要修建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根本就办不到啊!”

    催知机摊摊手说道:“蜀王,可是如果道路不能改善的话,那么镜子的生意,我们真的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李愔不由脸上变色地说道:“崔公子,可是镜子的生意,是你们都已经答应好的事情,怎么能够随意反悔呢?你们世家,不是最讲究诚信的么?你们可不能做出这等毁约得事情来啊!”

    催知机不由冷笑道:“蜀王殿下,这可怪不得我们世家啊!而是你蜀王,根本就没将蜀地得道路情况,给我们说清楚。如果蜀地得道路得不到改善的话,那么我们这些世家,就只能放弃这桩生意了。”

    听到催知机的话,李愔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半晌之后才说道:“那好吧,那本都督马上就开始修建道路,不过,需要你们世家之人得帮助。”

    。


………………………………

第351章 看到铁路修到我家乡

    听到蜀王李愔居然答应的如此痛快,催知机居然有种不太适应的感觉。

    在他的想象之中,蜀王一定会百般推诿,甚至根本不会答应下来。

    因为在催知机看来,蜀王李愔,必然还准备了种种后手。

    甚至,就算五姓七望不再做镜子的生意。

    这蜀王,也不愁找不到下家。

    而五姓七望,也不可能真的舍弃镜子生意不做。

    但是令催知机没想到的是,蜀王居然这么痛快便答应了。

    以至于,催知机极为不习惯,面对蜀王请求他们五姓七望帮忙的要求,他几乎没有多想就答应下来。

    其他几家的代表,也都是如此。

    在他们看来,修路,原本就应该是两家的事情。

    甚至,修路之后,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他们五姓七望等世家。

    所以,在修路上,两家出力,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接下来,李愔就提出,要修一条从益州通往长安的铁路。

    听到铁路这个词,催知机和五姓七望的几家代表,脸上无不露出茫然之色。

    蜀王所说的铁路,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路,难道是用铁铺成的不成?

    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反正,他们是不敢相信的,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之外。

    或许,这就是蜀王的一个比喻吧。

    接下来,几家之人,就修建铁路,进行了分工。

    如何修建,如何规划的事情,自然交给蜀王李愔来解决。

    原材料,也是由蜀王自行解决。

    而五姓七望等世家,负责出人手,还有一部分钱财。

    每家大概需要出到几百万钱。

    至于人手,每家需要负责出的人手,也高达上万人之多。

    这样的付出,就算对五姓七望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投资。

    但是这个代价对他们来说,完全值得。

    他们相信,有点道路修建完毕之后,镜子可以给他们带来至少上百倍得回报。

    回报如此之大,那么这次的投资,就完全值得。

    而他们做出如此之大的投资,相信到时候蜀王更没有了反悔的理由。

    而对李愔来说,五姓七望如此大方,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有了五姓七望的这些人力和财力,可以大大缩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