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时候的马车,用的车轮还是木头轮子。

    车轮因为长时间的运转,终于耐不住颠簸,断裂掉了。

    就在王家的一众侍卫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马车已经头一歪,一下子侧翻进了万丈悬崖之下。

    随着嘀哩咕噜一阵乱响,半晌之后,悬崖底部,才发出一声巨大的响声。

    还有十几个护卫,因为躲避不及,被翻滚的马车带入悬崖之下,只怕连尸骨都寻找不到。

    王家剩下的人,面对这种情况,都是欲哭无泪。

    事先,他们已经做好了种种措施。

    但是实际上的困难,道路的艰难情况,要比他们预料之中,还要险恶的多。

    李家、崔家、卢家、郑家的车队,也先后在蜀道之上,发生了种种事故。

    最悲催的,要数卢家,不但整辆车都掉到了悬崖之下。

    就连那些运送之人,都有一大半,因为想要抢救马车,而被带入悬崖之下。

    其他几家,最好的情况,尽管没有人亡,但是至少马车被毁。

    这一次的运送,彻底以失败而告终。

    这一刻,五姓七望终于意识到,这位蜀王李愔,似乎很阴险啊。

    这镜子,似乎是他故意造的这么大得。

    。


………………………………

第349章 新作物

    如果不是镜子制造的这么大,他们也不需要用这么大得马车运送。

    那么运送的难度还有安全系数,都将大大的降低。

    于是,这些五姓七望的人,纷纷决定,要再次找到蜀王,和他商谈一番,看能不能让他们,将镜子制造的小上一些。

    或者,干脆让蜀王将镜子运送出去,他们可以给出足够的运费。

    ……

    此时,蜀王李愔,正在准备,将从益州赵家之手收缴上来的土地,全部都租赁给益州的百姓。

    自然,如果只是益州百姓自然栽种的话,自然是承包不出去的。

    因为这个时代的农作物,都是一年一熟。

    就连冬小麦,都没有被引进。

    这个月份,就算承包了土地,都没有办法进行种植。

    因此,如果没有其他措施的话,这些土地,今年是肯定租赁不出去的。

    让这些土地,白白的闲上一年,未免太可惜了的。

    因此,李愔准备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比方说,他可以雇佣百姓种地,然后种植由他指定的农作物。

    益州的百姓,过的真是太苦了。

    李愔决定,引进一些新型农作物,先从益州开始,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因此,在李愔的一道命令之下,益州马上下发了告示。

    由益州刺史府招募百姓,种植土地。

    每人可以承包五亩土地,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种植农作物。

    而每个人每年可以得到一千文的报酬。

    一千文钱,真的不多。

    不过对益州百姓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因为就算他们自己种五亩地,去掉缴纳的税赋之后,都赚不到一千文钱啊。

    这个工作,收入简直太高了。

    而这个告示,听说是蜀王李愔亲自下达的。

    现在的益州,正在悄然之间,发生着一些变化。

    比方说,制盐场、玻璃厂还有水泥厂和钢材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额,同时还有新城建设那边,同样的也需要大量的人手。

    而这些厂里,都是一日三餐包吃,并且每天还有十文钱的工钱。

    这个工钱,别说是在益州。

    就拿整个大唐来说,都属于高工资了。

    而这几个厂需求的人手缺口,大概能达到整个益州五分之一得劳动力。

    这些能够到厂里做工的百姓,家里的日子,自然是一日比一日红火。

    一日十文钱的工钱,一个月就是三百文,一年下来,就是三千六百文钱。

    这些钱,如果放在以前的话,绝对是中产之家。

    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而那些,没能进入这些工厂做工的家庭,对这些有工可做的家庭,十分的羡慕。

    以前的时候,大家一起过苦日子,那也就罢了。

    但是现在,他们仍然在过苦日子,却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发家致富奔小康。

    那种心情,十分的糟糕。

    而现在,益州竟然再次招工。

    而这一次,大都督给出的工钱,虽然比不上到那些厂里做工的工资高。

    但是对益州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并且,种地可是他们的老本行,也没什么危险。

    那些在厂里做工的百姓,收入是很高,但是也有一定的风险。

    听说在钢材厂还有水泥厂,就出过事故,还闹出过人命。

    不过,因为人家工厂舍得掏钱,受伤之人,汤药费全包不说。

    养伤的时候,还会给一笔比工钱还要高出好多的赔偿。

    这样的待遇,可是他们从来都没碰到过的。

    以至于,那些受伤的百姓,都觉得占了厂里天大的便宜,感觉到不好意思。

    至于闹出人命的,抚恤金更是高达一万钱。

    有了这些钱,也让那些出事的家庭,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当然了,就算给的前再多,也没人愿意出事。

    种田,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因此,在招收人手种田的告示张贴出去之后,前来应招的百姓云集。

    而这一次,整个益州,也招收了好多百姓。

    毕竟,赵家的土地,真的有不少,足足占据了整个益州十分之一的土地。

    李愔直接将这一次的任务,交给了武媚娘。

    既然准备将武,媚娘培养成女总裁类型的商业女强人,那么,就必须将她的能力,尽快的培养出来。

    这可是个有能力当皇上,并且能将一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序得女强人。

    能力肯定是很强的。

    李愔相信,只需要经过一些磨练,武媚娘很快就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不过,武媚娘会错了意,把这件事情,当成了是蜀王对自己的考验。

    因此,在如何组织这些民夫这件事情上,武媚娘格外的上心,可以说是用上了十二分的精神。

    而武媚娘虽然是第一次操控这么多的人,但是居然组织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这让李愔身边,那些想看武媚娘热闹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位小娘子,绝对不容小觑啊!

    ……

    这些民夫,在进行工作之前,还需要进行一番培训。

    李愔想要种植的农作物,自然不可能是大唐现有的农作物。

    这些农作物,都是李愔直接在商城里面购买的种子。

    现阶段,李愔决定,先进行土豆、地瓜、玉米、花生和辣椒的种植。

    其中,土豆和地瓜是高产农作物。

    有了这两种农作物,就能够让大唐的百姓,不至于饿肚子。

    而玉米和花生,则可以配合冬小麦。

    将原本一年一熟得种植周期,变成两年三熟。

    两年三熟,可是相当于在两年的时间里,让百姓多出来一年的收成来。

    而土豆、地瓜、玉米、花生和辣椒的种植,和那些普通农作物是不同的。

    必须要事先培训,然后按照要求种植才可。

    好在,这些百姓,都是雇佣来的用工。

    他们拿工钱,雇主怎么要求,他们就怎么做,听话的很。

    人多力量大,武则天得组织又极为得力。

    这也导致,种植的速度飞快。

    仅仅用了十余日的功夫,便将这些农作物,全部都种植完毕。

    当然了,将农作物种下去,仅仅只是初步工作。

    接下来还需要精心侍弄才可。

    可以说,李愔对侍弄这些庄稼的要求十分严苛,让那些雇佣来的百姓,都几乎没有偷懒的时间。


………………………………

第350章 知识改变命运(两更毕)

    在后世七八十年代,因为人口基数庞大,有些村子人均耕地甚至不足一亩。

    但是就是这么少的土地,就足够养活一家人。

    而在大唐,一个人,至少都能分到几十亩地,为什么百姓还经常会饿肚子呢?

    抛开种子、化肥和农药这些现代化因素不说,农耕的技巧,也是一个很大得因素。

    大唐的时候,种田是粗放式种植。

    因为一人好几十亩田,他们也没有精力做到精细化耕种。

    他们在种植之后,基本上就是在靠天吃饭,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