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燕王-第9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大宋军队不再进击,驻守真定府的金军便开始南下蚕食,半年时间,蚕食三县之地,而大名府宋军恐金军引诱偷袭,不敢轻动,也不敢分兵驻守北方小县,只能眼睁睁看着原本是大宋控制的土地,重新回到金人手中。

    杨丛义身为枢密院副使,主持枢密院具体事务,眼见国土被金人蚕食,他也是有心无力,刚刚迁都,汴京朝廷太穷了,根本支撑不了任何一场,五万人以上的战争,于是他只能命大名府都统制苏仲驻守重点州县,以防北方金人突然突破大名府防线,南下袭扰汴京。

    眼下的汴京绝对经不起任何一场战争的冲击,哪怕敌人没到汴京城下,即使只到黄河边上,汴京百姓和官吏也会选择逃离,只要逃了,十年之内觉不会再回来,汴京也别想重新繁荣。汴京不繁荣,想再次北伐,夺取燕京更不可能。

    杨丛义如今身在汴京城内,官居枢密院副使之职,没有特殊情况发生,根本不会有离开汴京的机会,因为北方几十万军队都跟他有关系,即使赵昚再信任他,朝中那帮老臣也还是表示怀疑。

    犹记得,当初赵昚力排众议,想让官居枢密院副使的杨丛义继续以北伐军统帅的身份统领大名府、济南府二十余万大军时,遭到众臣当廷反对,赵昚为杨丛义辩解,称他是北伐大功臣、大宋大忠臣,掌握军队绝对没有问题,绝对不会对朝廷和大宋不利。

    结果却有老臣当着皇帝赵昚、杨丛义和文武百官的面直言,太祖当年也是大周忠臣!

    此言一出,不光赵昚不好再说话,文武百官也无人敢言语。

    原本还想亲自控制军队,好为日后北伐提前准备的杨丛义听闻此言,不得不马上请辞枢密副使和北伐军统帅之职。

    不过,幸好执宰史浩及时站出来制止那些朝臣胡言乱语,加上赵昚经过短暂的思虑缓过神来,严厉驳斥了出言不逊的朝臣,当廷拒绝了杨丛义的请辞。

    而后各退一步,只让杨丛义以枢密院副使之职兼任大名府防线统帅,部署军队,堤防真定府金军。

    经此一事,杨丛义在朝中就越发小心,除了事关防务和军事,朝中所有议题,统统不发表任何意见,若是赵昚发问,实在不好拒绝,才会多说几句。

    他虽有进士出身,可他毕竟出自武学,这些年又一直统领军队,身上早已打上了深深的武将烙印,在朝臣眼里他不是进士,不是文人,就是武将,是武将就有反叛,当逆臣的可能,就应该被死死的盯住,牢牢的钳制住。

    整个枢密院里也没有几个人是军伍出身,绝大多数还是文人,所以杨丛义在汴京的大半年其实很孤单,没有什么朋友,更别说交心。

    如果要他选择,他心里更愿意回到大名府,回到前线去统领军队。

    然而,他也明白,如果要想再次发动北伐,收复北方土地,夺取燕京,他就必须留在汴京,留在枢密院,毕竟在枢密院他有机会调动大宋全部军队,指挥整个大宋的军队,打赢这场北伐战争!

    打赢一场需要举国之力的战争,仅凭一个边军统帅远远不够,因为边军统帅虽然是统帅,却没有参与大战略的机会和权力,而要打赢这场战争,必须要有谋划全局的能力,制定战略并监督实施的权力。

    所以,他必须留在汴京,接受文臣的监督和钳制。

    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须失去一些东西,杨丛义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来日方长,只要能发动北伐,赢得北伐战争,一时的失意,又算得了什么!

    放衙之后,杨丛义直接离开枢密院官署,回到皇帝赐给他的府邸。

    “夫君,看你这么高兴,是有喜事吗?”孟芸娘亲自帮杨丛义脱下外袍。

    “一天天的,哪有那么多喜事,难事倒是不少。”杨丛义说着在宽大的椅子上坐下,有些疲乏的靠在椅背之上。

    孟芸娘放好外袍,回到杨丛义身旁,抬手给他揉肩按摩,口中道:“我这儿倒有一件好事,夫君要不要听?”

    “你爹同意来汴京了?”杨丛义闭眼,随口问道。

    “哪有,他说汴京太干了,冬天又冷,还是喜欢在江南。”孟芸娘略微有些失落。

    “那有什么好事。”

    “重节妹妹来汴京了。”
………………………………

第710章 家事国事

    “在大名府好好的,来汴京做什么?不是跟你们说了,不要跟苏仲、潘诚、罗聪、姚昶他们私下接触,汴京城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我们,就等我们出错,抓我们把柄。”

    一听到这个名字,杨丛义不由得心下一惊。

    汴京朝堂比边疆危险太多了,稍不注意,就会麻烦上身,纵然不会万劫不复,也足够他脱层皮的。

    “她亲自登门,我们总不能把她拒之门外吧,再说她还怀着身孕呢!”被说一顿,孟芸娘觉得委屈。

    “有身孕了?看来大名府局势还不是太紧张嘛。不过大名府毕竟离前线近,苏仲让她来汴京也是对的。这次见了就见了,以后还是少见为好。以后再有我以前的下属登门拜访,就别让他们进门了,让他们去枢密院找我,我在枢密院有的是时间接待他们。”

    “好,我知道了,一会儿我跟姐姐说一声。”孟芸娘心有不悦,却也只能如此应道。

    在孟芸娘看来,夫君自从到枢密院任职以后,开始变得有些不近人情了,以前关系很好的老部下说不见就不见,再不像从前那样平易近人,难道是官做大了,所以变了?

    “老爷、二夫人,可以开饭了。”正在按摩间,忽有侍女来报。

    “知道了,去请夫人过来。”孟芸娘抬头吩咐道。

    侍女离去之后,听她说道:“夫君,走吧,吃饭去了。今天专门吩咐下人去买了一只鸡熬汤,冬天了,补补身子。”

    “汴京如今物资匮乏,我看就是有钱也不一定买的到。是不是有人送来的?”杨丛义马上警觉起来。

    “哪有,真想送礼,谁会小气到只送一只鸡。”孟芸娘随即否认。

    “鸡鸭在汴京很是稀缺,平常人家就是拿着百贯千贯钱也买不到。锅里熬的这只鸡,多少钱买的?”杨丛义转头看着孟芸娘,脸上神情有几分凝重。

    “这么看着我是什么意思!又不是我去买的,我哪儿知道。”被夫君这么一看,孟芸娘有几分恼怒。

    “家里事我不过问,你们眼睛要放亮一些,品行不好的下人,不要拉不下颜面让他们留在府里,一旦发现了马上赶出去。”杨丛义说完站起身子。

    “行,我知道了,明儿我跟姐姐商量商量。”孟芸娘心下一沉,顿时也对府里的下人有了几分怀疑。

    用餐完毕,杨丛义叫住清尘、芸娘和莲儿,聊聊家事。

    “前几年我一直在北方领兵,对你们疏于照顾,今年终于在汴京安定了,本想接你们过来一家团聚,好好过日子,不想重任在身,不得轻松,让你们受累了。”杨丛义有些愧疚。

    “夫君在汴京任职,不似在边关,若我们不在身边,成何体统。”顾清尘淡淡的回道。

    “夫人说的是,要是我们还住在泉州,肯定有其他人赶着来替我们照顾老爷,到时候家里可热闹了。”莲儿忽然来了这么一句,有些阴阳怪气的意味。

    “这说的什么话,我是那样的人吗?”杨丛义先是看了一眼莲儿,又看看清尘和芸娘,见她们脸上神色并无太大变化。

    提起这事,众人无言。

    沉默片刻之后,杨丛义打破尴尬,说道:“玥儿年纪也不小了,别让她整天闲着,芸娘有时间可以教她读书,清尘可以教她习武,学的好不好先不说,强身健体总是好的。”

    “女儿家舞刀弄剑的不好吧,让她跟夫人学学琴棋书画倒是个好主意。”玥儿是莲儿的孩子,其他人很少管教,不学点东西,确实不太像话。

    “行,明儿让玥儿来找我,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孟芸娘很自然的就应下了,成亲十年了,她一直没有生过孩子,来汴京半年一直在努力,也不见半点成效,她也放弃了。

    “玥儿快被惯坏了,再不让她吃点苦,以后有你受的。”顾清尘看了莲儿一眼,显然她对莲儿的教育方式不是很满意。

    “玥儿还不到十岁,没那么严重,以后用点心,好好管教就是了。思远怎么样了?”杨丛义赶紧把玥儿的教育问题揭过去,引走话题。

    “放心吧,我爹给他找了个不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