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道长本就剑术高明,又有杨丛义扰乱对方心性,十几个毛贼,几息之间又倒几个。
“走吧,不然今天都要死在这儿。”杨丛义挡住一刀,再开口劝道。
“一个也不能放走。”有道长一剑刺穿一人,开口说道。
杀气很重啊,杨丛义笑道:“你们也听到了,惹了道长,一个也别想跑。”说完就趁对方失神之际,又一刀放倒一人。
追杀杨丛义的人也赶来加入战团,被一道长接住,急得他盯着杨丛义连连吼叫。
此时双方实力已经颠倒,倒地的黑巾毛贼越来越多。
又缠斗一会儿,当只剩七八人时,便有毛贼撤刀退走,跳入官道边的密林逃走。
再有一人倒地后,其他人眼见杀人无望,纷纷退走。
道长怎么会轻易放过他们,追上去又放倒三人,但跑进林子的毛贼也只能让他们跑了,深林不能随便乱追。道长们转而攻击最后一人。
最后那人心知不妙,虚晃一招,拔腿就跑。
但在这么多人面前,怎么可能让他跑了。道长一步上前,两剑就削断了他的脚筋,让他绝了逃跑的念想。
“道爷饶命。。。。。。”那人卧倒于地,顿时开始痛哭求饶。
“道长小心,此人奸诈。”见道长要上前,杨丛义立即出言制止。
道长一看,见那毛贼手里还握着刀,顿时大怒,一剑削断对方手筋,厉声道:“为何要劫杀道爷,你只要说清楚,便饶你不死。”
那毛贼道:“想知道,我就告诉你们。”说着挣扎了一下,想要坐起。
众人在三尺之外,等着毛贼道出原因,可过了一会儿,还不见他开口,仔细一看,只见他嘴角有血沫流出。
毛贼自杀了。
杨丛义揭开他们脸上的黑巾,却也认不出来历,身上没有找到什么表明身份的物件。
道长告诉他,他们也是路过,突然就被围了,也没说什么原因,上来就杀。
“道长,怕是你们惹了什么仇家吧。”
“有没有仇家不知道,我们师兄弟三人确实出手教训过一些凶恶狂妄之徒,是不是有人怀恨在心,想要杀我们,真不知道。”
“三位道长一身本事,想你们寻仇,那不是嫌命长。”杨丛义笑道。
“施主言过其实了。多谢施主出手相助,不然我们师兄弟就要吃大亏。”
“道长客气了。在下杨丛义,不知道几位道长怎么称呼?”
“贫道张柳,这是两位师弟,鲁全,唐寿。”
“原来是张道长、鲁道长、唐道长,不知三位道长此行是要去哪里?”
张柳回道:“我等师兄弟奉命下山游历,天南海北,随意走走,都是历练,没有目的。”
杨丛义忽然想到一事,便道:“天下之大,名山大川不计其数,有趣的地方有很多,除了山川,海外还有广阔无边的天地,珍禽异兽,不计其数,海岛遍布,景色秀丽,不知道三位道长可曾去过?”
张柳摇头,回道:“不曾,出家人用脚行走天下,脚是自己的,出海就需要船,而船是别人的,别人的船,怎么能到我想到达的河岸。”
杨丛义笑道:“道长说的高深了。三位道长,实不相瞒,我正在组建一支远洋船队,打算去一趟海外,反正三位道长游历天下,这海外的景色更胜大宋,不知是否有兴趣同行?”
张柳想了想,道:“暂无兴趣。若是以后想去,再去找施主。”
杨丛义笑道:“也好。道长要是改变了注意,可在今年十月之前到泉州,船队会从泉州出海南下。”
既然道长已经脱困,又无大碍,杨丛义当即告辞:“三位道长,我回太湖县有事,先行告辞。道长若去泉州,可找杨丛义。后会有期!”说完行一礼,便快步离开。
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马也死了,回去又得多花不少时间。
此事杨丛义吃了亏,但也得到教训,任何人都不能看轻,否则就得付出代价。
看着地上的死马,他又成长了一些,太过得意忘形了,就会栽跟头。任何时候都不能太得意,不能太大意,若那人偷袭的不是马,而是他,他今天就得死在这儿了。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警钟。
最后看了一眼陪伴了他几个月的马,转身而去。
………………………………
第157章 物资供应
“芸娘,我们回去吧,今天应该是等不到了。”蓝衣小娘子对站在营地外的绿衣小娘子言道。
“再等等,肯定会来的。”绿衣小娘子看了一眼营地,又转眼去看官道。
“算了吧,芸娘,我们都等了十天了,要来早来了。”蓝衣小娘子玩着腰间的彩带。
绿衣小娘子望着官道没有说话。
“走吧,太阳都落山了。”蓝衣小娘子拉起绿衣小娘子的手。
夕阳下,两个小小的身影离开官道,慢慢走进城里。
晚霞中,杨丛义骑着马回来了,同来的还有十几个募军应征者,他们是宿松县人,错过了招募时间。
一回到营地,当天晚上杨丛义便招来江恺、张彪,询问了这些天的情况。
这次募军很成功,在太湖县一共募军七百三十八人,来营地报到的共有七百三十二人。剩下六人没到,估计也不会来了,已经知会各县县衙,让他们追回安家费,并进行惩罚,每人增加劳役三十天。来到营地的这些人,这些天已经按杨丛义的交代进行了基础的指令训练和队形队列训练,七百多人按军制,五十人一队,选取了有一定威望的人暂任押官,进行管理和训练,现在基本能做到听得懂指令,基本的纪律也能保证。
怀宁也带来了消息,他们募军接近五百人,也进了基础训练,多次派人来催问什么时间可以汇合。
太湖县耽误的时间确实有点多,但也不是没有原因。怀宁有陈大人在帮衬着,杨丛义倒不是太担心。他直接把请来了高人的消息告诉张、江二人,并跟他们说,等人一到,全军立即出发,前往怀宁汇合。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新军他们带的提心吊胆,生怕出事,但幸好无事发生。等高人到来,他们就可以松口气。
新军基础训练,继续进行,队形队列练了又练,训练他们服从命令的习惯。
杨丛义看了还是比较满意,在宽阔的营地里,各队来来回回都练的有模有样。高中大学军训的这一套,比较简单,十天时间完全能学会,需要的只是熟练。
基础训练的事情由张彪负责,杨丛义就不去管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个人,什么事都是小事,可七百多人一旦行动起来,吃喝拉撒睡都是大事,全都要一一解决。做得不好,队伍就得乱成一团,没饭吃会有人闹,没地儿睡会有人跑,一旦有人不满意,私下一议论,有第一个人跑就有第二个人跑,就跟溃兵一样,最终无法收场。
历史上那么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哪一场失败不是从溃逃开始的,前军稍一接触就往回跑,后面的不明所以,当然会跟着跑,一旦溃逃起来,谁阻止溃兵逃命,溃兵就会杀谁,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南北朝时,著名的风声鹤唳事件,就是简单的前军后撤几里,后边的军队以为前军失败,引发的大军溃逃,八九十万军队一仗没打,丢盔弃甲,溃逃的干干净净。
虽然新军行军期间出问题不会有打仗溃败那么严重,但对刚刚招募来的新军而言,伤害也是巨大的,这个问题不得不重视,太湖县距离最终驻扎地两千多里,若一路行军一路有人跑,等到明州还剩多少,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粮食问题要解决,怎么采购、到哪采购、怎么运输,一千两百人从安庆到明州需要多久,要多少粮食,要多少钱,都得做出计划来。吃是第一要务,必须放在首位解决。
结果仔细一算,从安庆把人带到明州,最快也得两个月,光粮食消耗就要至少三千贯,柴米油盐菜加在一起少不了四千贯。钱可差了不少,从临安带来的三千贯,募军已经用去了一半,新军这些天的吃喝又是一大笔钱,剩下的钱估计不足一千贯,从郭青那里借来两千贯,现在手里最多三千贯,从现在到从怀宁出发前,还得花费几百贯,这么算来,饭钱就缺额将近两千贯,购买帐篷、药材等物资,又是一大笔钱。就手里这些钱,他们都走不到临安。缺额需得派人回临安取来,或者再去找郭青借几千贯。人手短缺,派人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先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