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铁甲铿锵,两万大军列阵经过,景泰帝和观礼台上的众多大臣看着威武的大军,看着雄壮的军阵,都是震撼无比。
之前京畿驻军是什么样子,众人都是心知肚明,虽然京畿驻军也算得上是训练有素的,至少要比内地各省的驻军强上不少,但也称不上是精锐、强悍。
可是此时,经过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的一番操练、整编,京畿驻军各部就如同是浴火重生一般,变成了一支强悍的虎狼之师!
虽然现在的京畿驻军还比不上观礼台东面列阵待命的两千天策军,但也要比绝大多数的明军强悍许多了。
景泰帝见状也是频频点头称赞,显然也是非常满意的。
不过,和景泰帝等众朝臣欣喜、兴奋的状态不同,右都督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见状都是脸色不善,特别是看到刚刚被册封的新太子朱见齐,二人更是脸色阴沉得可怕!
当阅兵式还没结束,右都督石亨便借故身体不适,向景泰帝请辞,提前返回京城了。
左副都御史徐有贞虽然没有提前离开,但也站在人群之中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一些,兵部尚书于谦都是看在眼里,心中更是担忧不已。
于谦心中明白,虽然现在景泰帝已经废立了太子,但是事情远还没有结束,甚至朝中的动荡到了现在才算是正式开始!
这时,刘君韬安顿好了观礼台下的诸多事物,也走上了观礼台,来到了于谦的身边,将阅兵式的一些要务向其禀报了一番。
于谦听完之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叹了一口气,将刚才石亨提前离开,以及石亨、徐有贞的表现都说了一遍。
刘君韬听到这里也是眉头紧锁,没想到石亨竟然这么沉不住气,如此当面顶撞景泰帝,这是要将矛盾明面化啊!
“兵宪,卑职以为,朝中的动荡远不会结束,甚至会愈演愈烈啊!”
“这也真是我所担心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刘君韬看着一脸担忧的于谦,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便小声说道:“兵宪,时局如此,以卑职之见,不如暂退一步,兵宪可以考虑一下暂时回乡,待到局势稳定之后,再想办法回朝效力!”
于谦闻言摇了摇头,说道:“眼下时局纷乱,正是国家危难之时!前面纵是刀山火海,老夫亦是不惧,岂可退却!”
刘君韬眼见于谦心意已决,知道事情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虽然自己有心就下于谦,但此时也已经是无计可施了,自己总不能将日后发生的事情提前预告给于谦吧?
刘君韬心中暗暗叹息了一番,便不再规劝,而是和于谦一起看向了观礼台前经过的大军方阵。
午后,阅兵式终于是结束了。
刘君韬在中军大帐准备了酒宴,但是景泰帝只是对刘君韬和各部将领激励了一番,并且给众人一一奖赏,并没有在丰台大营用膳,而是乘着銮驾直接返回了京城。
随行的文武百官也是纷纷启程,跟随景泰帝一起返回北京城,没有人留下来用饭。
兵部尚书于谦也只能说一同返回,临行前对刘君韬说道:“君韬啊,我回去之后,就会以兵部的名义下令让你回去,你这边做好准备吧。”
刘君韬闻言也是赶忙行礼,说道:“卑职领命!”
“君韬,你回去之后一定要安心操练兵马、守卫地方,这朝中之事,最好不要过多参与,我不希望你牵扯过深,明白吗?”
刘君韬明白这是于谦担心自己,害怕自己受到朝中争斗的牵连,心中也是感动不已。
“兵宪放心吧,卑职会记住的!”
刘君韬接着说道:“卑职这里一切都好,只是兵宪一定要保重啊!如今朝中凶险异常,各方大有拼死相抗的势头,特别是陛下和太上皇两边,卑职以为将来一定会不死不休的,兵宪可要万事小心谨慎!”
于谦闻言点了点头,不过却什么都没说,直接离开了。
………………………………
第四百二十八章 辞别
几天之后,兵部尚书于谦奏请景泰帝,准备让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率部返回驻地。
此时景泰帝已经达成了自己最大的一个心愿,正在专心致志的准备对付太上皇正统帝,以绝后患。
所以对于刘君韬这个实权的地方总兵官,景泰帝并不打算再将其留在京城附近,于是便同意了于谦的奏请,并且下旨给刘君韬不少的赏赐。
刘君韬接到了兵部的撤军命令之后,也是长出了一口气,立即下令两千重甲铁骑将士整装出发,当天便离开了丰台大营,趁着皇权之争还没有彻底爆发,抢先离开了京城,赶到通州城外安营扎寨。
与此同时,刘君韬也是派人通知了丰台大营副将徐玮、昌平镇总兵官吕昌邑、密云镇总兵官宋重归等十几名京畿各部将领,并且给众人发了请帖,准备在临行之前和众人畅饮一番。
这些人都是这段时间来,和刘君韬来往密切,双方关系不错的将领,刘君韬想在离开之前,再和众人聚一聚。
两天后,刘君韬在通州城外的大营中摆下酒宴,但是让刘君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邀请的十几名京畿各部将领,只有丰台大营副将徐玮、昌平镇总兵官吕昌邑、密云镇总兵官宋重归等六人前来,其余众人都是以各种理由婉拒了,并且连人都没露面,都是委托前来的几人带话。
刘君韬见状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人走茶凉,现在整编之事完毕了,自己也要率部返回山东了,这些京畿各部的将领便立刻和自己划清界限,生怕会被归类到自己一党之中,害怕会被景泰帝和朝中文官势力注意到!
不过转念一想,刘君韬也是释然了。
毕竟自己和众人也只是普通朋友,甚至和一些将领连朋友都算不上,自己又能要求别人什么呢?
对于刘君韬来说,丰台大营副将徐玮、昌平镇总兵官吕昌邑、密云镇总兵官宋重归等六人能够大张旗鼓的前来赴宴,已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刘君韬也为自己能够在这段时间内,结识这些朋友而感到庆幸!
众人入席之后,便是觥筹交错、主宾尽欢,一直喝到了半夜时分。
烈酒喝得差不多了,丰台大营副将徐玮便酒气冲天的说道:“此番刘总兵回到山东,算是跳出苦海了,不像我等,还要在这京畿之地苦熬着!”
密云镇总兵官宋重归也是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如今朝中动荡不已,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变天,让人一日三惊啊!”
“一日三惊算什么?”
昌平镇总兵官吕昌邑苦笑着说道:“我现在每天夜里都是和衣而睡,生怕什么时候朝中巨变,我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其余几名将领也是纷纷哀叹不已。
刘君韬闻言也是默然无语,虽然众人都是领军武将,但是一旦朝中发生巨变,得势者第一个要做的事情,便是对军队进行大清洗,否则绝不会心安理得。
在座的众将如果能够站好队,再加上一些运气的话,也许能够安然无恙。
否则的话,众人轻则丢官回家,重则满门抄斩!
看着众人颓废的神色,刘君韬也是叹了一口气,在座的几人都是有些真本事的,刘君韬平日里结交朋友,不但要看其品德,也是要看本事的。
几人在京畿各部将领之中,虽然不是最能打的,但至少是敢打、敢冲的武将。
所以,刘君韬便沉声说道:“如今形势严峻,诸位如果有心退上一步,大可辞官不做,我在山东随时可以恭迎诸位前来!到时候不敢说什么荣华富贵,但至少性命无忧、前程可期!”
众人闻言都是抱拳感谢。
但是刘君韬也能够看出来,众人的神色基本上都是感激的成份,并没有人准备离京跟随自己前往山东。
毕竟能够在京畿各部谋得一官半职,众人都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的,在没到最后山穷水尽的时候,众人绝不会如此轻而易举的放弃,这一点刘君韬也是非常理解。
次日一早,在营中休息了一夜的众将都是先后离开,刘君韬也是将众人一一送了出去。
而后,刘君韬忽然听闻于谦前来送行,急忙赶到辕门外迎接。
见面之后,刘君韬便恭迎于谦进入营内休息,但是于谦却是说道:“君韬,我就不进去了,在这里和你说几句话便走。”
刘君韬微微一愣,随后便点了点头,屏退了左右,就和于谦两个人在辕门外说着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