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君韬微微一愣,随后便点了点头,屏退了左右,就和于谦两个人在辕门外说着分别的话。
说了一会儿之后,刘君韬想到正统帝复位之后,于谦悲壮的下场,不由再次规劝了起来,想让于谦和自己一起前往山东镇。
但是于谦摆手拒绝了,非常的坚定。
“我明白君韬你的好意,但是人生自古谁无死?我既然身为人臣,就绝不能因为个人安危而不顾国家!我是绝对不会走的!”
说到这里,刘君韬也是心中一痛,张了张嘴,竟然发现自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于谦见状,笑了笑,说道:“君韬,我今天前来,除了要为你送行之外,还有一事要跟你说一下。”
“请兵宪下令!”
于谦顿了顿,而后便凑上前去,低声说道:“如果将来陛下和太上皇公开针锋相对,对于大明来说必将动摇国本,甚至双方会让十万京畿驻军分裂,继而让京畿之地爆发战火!”
听到这里,刘君韬也是心中惊骇不已。
虽然刘君韬十分清楚,景泰帝和正统帝争夺皇位,最终正统帝成功复位,从始至终都没有爆发兵灾,只是朝中的文武大臣受到了极大的牵连而已。
所以刘君韬只是不想留下牵扯其中,并没有太多的不安和担忧。
可是此时听闻于谦的话,刘君韬意识到事态可能发生了变化,甚至是有可能已经偏离了原本的历史轨迹,开始变得有些失控了!
于谦一向都是行事稳重,既然今天说出了这样的话,一定是听到了什么,所以才会来找自己!
刘君韬想到这里,便低声说道:“兵宪是知道了些什么吗?”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听说,只是有些担心罢了!”
刘君韬看着于谦的表情,想要从中看出什么来,但是紧接着于谦便继续说道:“君韬啊!你一定要答应我,一旦到时候京畿之地爆发了战火,不管你有没有接到兵部和朝廷的调令,都要立即率部北上进京,用最短的时间稳定京畿之地,最大程度的保住大明的元气!”
听到这里,刘君韬骇然不已,看着于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整个人都是呆立当场。
没过一会儿,于谦便坐上马车,匆匆忙忙的返回京城了。
刘君韬也是下令大军即刻前往运河码头,准备将大军物资装船,而后沿着运河一路南下返回山东。
路上,刘君韬始终思考着于谦的话语,有一刻,刘君韬甚至认为于谦一定是从景泰帝或是右都督石亨处知道了些什么。
“难道说,右都督石亨放弃了政变的办法,而是准备进行兵谏来帮助正统帝复位?”
想到这里,刘君韬越来越觉得大有可能,如今京畿驻军已经算是处于中立的位置上,对于石亨来说,这已经算是一大威胁了,所以极有可能石亨认为政变的办法太过危险,转而开始调遣兵马准备兵谏!
“传令情报部!立即注意京畿各地的兵马调动情况,发现反常情况马上禀报!”
刘君韬当即对身边的夜不收下令,夜不收将士也是飞马出发传令去了。
“如果事情真的像于大人所说的那样,那接下来的历史走向便要彻底失控了!”
想到这里,刘君韬的心中忽然有了一种恐惧感,对将来未知的恐惧感。
………………………………
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可动摇国本
没过多久,刘君韬就率领两千重甲铁骑赶到了运河码头,兵部的人已经在这里准备了三艘漕船,刘君韬在这里稍作整顿之后,便可以沿着运河南下,返回山东。
就在这时,刘君韬在码头上见到了已经等候多时的左副都御史徐有贞。
刘君韬心中微微有些诧异,但还是上前见礼。
徐有贞也是笑着回礼,说道:“在下等候多时了,此番刘总兵南下山东路途遥远,还望珍重啊!”
刘君韬抱拳说道:“有劳徐大人挂念!”
接着,刘君韬便说道:“不过,徐大人专门在这里等候本镇,除了为本镇送行之外,应该还有别的事情吧?”
徐有贞笑着说道:“那是自然!只是需要耽搁刘总兵一些时间了。”
刘君韬也想从徐有贞嘴里问出一些情况,也好判断一下,到底是不是右都督石亨在暗中调动兵马。
于是,刘君韬便先行下令,让大军开始装船,做好出发的准备。
而后,刘君韬便和徐有贞一起,来到了运河码头附近的一处茶楼,随行的二十名侍卫立即将这处茶楼搜查了一遍,见没有什么可疑人物,便将里面的一间茶室围了下来。
“徐大人,请!”
“刘总兵请!”
刘君韬和徐有贞走进茶室,相对而坐。
刘君韬笑着说道:“徐大人,本镇已经按照之前的约定,在右都督需要的时候公开上书,为前太子发言出声,虽然没有挽回局势,但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这么说来,本镇应该算是言而有信了吧?”
“呵呵,那是自然!”
徐有贞笑着说道:“刘总兵是信人,这一点,在下和石都督都是知道的。”
“既然如此,那有一事,本镇需要徐大人实言相告,万不可推辞!”
“什么事?”
“本镇听说,如今京畿各地暗流涌动啊!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刘总兵说笑了,现在朝中动荡不已,京畿各地肯定是暗流涌动啊,这当然是实情,刘总兵别告诉在下,你现在才知道!”
刘君韬看着微微一笑的徐有贞,却是十分严肃的说道:“本镇可没有说笑话!而且,本镇所说的暗流涌动,也并不是那些朝中大臣暗地里的小动作!本镇是在问,右都督是不是在暗中调动兵马!”
虽然刘君韬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在徐有贞听来,却如同是惊天响雷一般,吓得徐有贞当即站了起来!
“刘总兵真是会说笑话!”
徐有贞镇定了一下,说道:“现在京畿驻军各部已经全部整编完毕,直接接受兵部的调遣,右都督现在除了身边的亲兵、家丁之外,根本就没有一兵一卒,哪里还能暗中调集兵马?”
“京畿各地无法调兵,但是九边各镇呢?”
刘君韬冷笑着说道:“右都督就在边镇抵御瓦剌大军,在九边各镇之中的威信很高,本镇认为,右都督想要从各镇调集一部分私兵进京并不是什么难事!”
听到这里,徐有贞的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脸上的笑意也是逐渐僵硬,到最后脸上连一丝笑意都没有,只剩下铁青色。
“刘总兵这是何意?”
徐有贞冷声说道:“今日在下好意前来相送,本来是想和刘总兵继续保持这样的合作关系,套套近乎罢了!却不成想,刘总兵竟然准备将这么一个天大的灾祸甩到右都督的头上,刘总兵是想和右都督彻底决裂吗?还是说,刘总兵是受他人之意?”
说完之后,徐有贞便盯着刘君韬,一言不发的看着。
而刘君韬则是针锋相对的盯着徐有贞,想要从徐有贞的脸上看出什么来。
过了好一会儿,刘君韬忽然笑着说道:“本镇也是听到了一些消息,恰巧是对右都督不利的,所以才会接着这个机会,提醒徐大人一番,并无他意!”
听到这里,徐有贞沉吟了一下,便坐了下来,说道:“那就多谢刘总兵了!”
接着,刘君韬和徐有贞有说了一些没有营养的场面话,徐有贞眼见时间不早了,便说道:“刘总兵,在下此番前来受右都督所托,准备了一些粮草,已经囤积在码头上了,还望刘总兵笑纳!”
对于石亨的东西,刘君韬向来是来者不拒,和这样的人也用不着客气。
于是,刘君韬便笑着说道:“那本镇就收下了,请徐大人回去之后,代为谢过右都督了!”
“呵呵,好说!”
过了一会儿,徐有贞便准备告辞了。
这时,刘君韬忽然叫住了徐有贞,脸上的笑意也是消失了,冷声说道:“既然徐大人说了,暗中调兵的事情和右都督无关,那本镇全都相信!就不过有一件事,本镇还是提前说清楚一下比较好!”
徐有贞眉头紧锁,问道:“何事?请刘总兵明言!”
“本镇返回山东之后,朝中之事自然是不会再掺和。本镇也不管右都督和徐大人用什么办法帮助太上皇复位,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决不可动摇国本!一旦几位妄自行动,让大明国本受到了损伤,本镇就算是拼上九族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