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美皇后-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走来,山清水秀,风景怡人。

    信步走入村庄,抬眼看去,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村庄的各家各户还在休息中,并没有多少人在田间劳作,三人看着如此情景,非常欣喜,满面笑容。

    “看来情况还不错吧。”萧绰心里寻思。

    “真是太好了。”隆绪看着茂盛的农田,兴奋的附和道:“那我们就早些回去吧我还想”隆绪说到这,突然停了下来,向左边的一间院子走去。

    “有人在哭,进去看看吧。”萧绰说道。

    韩德让抢在隆绪之前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院子不大,右边放着米缸,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抱着一个大约两岁的幼儿失声痛哭。

    萧绰轻轻走近她,蹲下来,探了探怀中幼儿的呼吸,幼儿已经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了。

    “小妹妹,他已经死了,你放开他吧。”萧绰摸着女孩满是泪水的脸,柔声说。

    女孩警觉的看着走进院子的一行人,过了好一会儿,才确定来人无意伤害自己,说:“我知道,可我舍不得,没了他,我活不下去。“

    “这孩子是你弟弟怎么死的“萧绰温柔的问道。

    女孩点点头:“饿死的。“

    萧绰和隆绪的眼中露出惊讶的神色。

    韩德让搬过院子西角的一有些破烂的木椅,放到女孩面前:“你起来,坐下说,告诉公子和夫人究竟怎么回事,也许我们能帮你。”韩德让温和的说着。

    女孩看了萧绰和隆绪一会儿,缓缓站了起来,放下了怀里的孩子,坐到椅子上。

    “夫人不是本地人吧其实很简单,我的父母一年前先后病死了,只留下我和弟弟,田里的庄稼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收成了大半,我年纪小,也全靠大家帮忙才撑着,可是都上缴了官府,家里所剩无几。”女孩缓缓说着,想到艰辛往事又留下泪来。

    “可是我听说朝廷一种在适当减轻税赋啊。”萧绰边说边想,表情严肃。

    “是的,对那些壮丁充足的家庭来说,自然是大好事一件,可是对于鳏寡孤独之家,还是太多了。”女孩又大哭起来,因为贫寒的家境,她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

    萧绰看着她的眼睛很久,透着难以忽略的纯朴:“想在我身边吗我会让你平平安安过一生,而且我会尽力让你家的悲剧不再重演。”

    “夫人您是说真的吗”女孩惊喜的问道。

    “当然,我从不骗人。”

    这天傍晚,女孩被萧绰带进了行宫,赐名为音儿。

    次日,皇太后向全国颁布圣旨,各州县再减税赋三成并着命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再次减免。

    圣旨一出,举国欢腾。

    十一月的一天,隆绪在御书房和韩德让讨论音律,正谈得兴起,宫女进来报告说:“楚国公阁下,您请人打的长命金锁已经好了,请您过目。”

    “嗯,怎么送到这里”韩德让很是奇怪。

    “这位匠工今天正好在宫里还有别的活干。”

    “呈上来吧。也让朕瞧瞧。”隆绪笑道。

    金锁做工精致,摸上去十分光滑,隆绪很是喜欢:“相父如此用心,为了谁呢”隆绪笑问道。

    “臣的外甥女,两天后是她五岁的生日,她出生的时候,臣很忙,所以”

    “是菩萨哥吧。”

    韩德让点头。

    “机灵的妹妹。来人,传话下去,取两匹锦缎,赏赐给她。“隆绪传令道。

    “请相父不要推辞,朕很喜欢她。“

    ps:根据辽史菩萨哥的生日应在十一月,前文系情节需要,请忽略。
………………………………

三十六,开科

    黄昏时分,满天霞光映入眼帘,坐在窗前的书案边,捧着把小琵琶,认真的拨弄着琴弦,琴声颇为悦耳,母亲站在旁边,温柔的纠正着她的动作。

    “宝贝,要注意。”

    “是,娘。”五岁女童乖巧的点头。

    “陛下赏赐的锦缎,做两套新裙子吧”

    “谢谢娘。”菩萨哥乖巧的说:“陛下可真好。”

    清儿满意的看着女儿。

    统和六年的正月刚刚过去,新年的欢乐气氛还未散尽,公务完毕后,朝臣们还会在一起喝酒玩乐。

    这日下午,昨日的积雪渐渐化去,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和几位私交甚好的下属相约到酒肆玩乐一番。

    单骑回到家中,妻子连忙替他换下朝服:“夫人,今天晚间不用忙了,为夫和朋友约了出去吃。”

    正在整理朝服的妻子突然停了下来,为难的看着他:“老爷”

    耶律斜轸觉得奇怪:“怎么了“

    妻子从衣袖内拿出一张拜帖,斜轸打开一看,脸色微变:“夫人,快叫厨房好好准备。“

    妻子收好朝服,匆匆下去安排。

    靠在椅子上,手指不时敲打着旁边的书桌:“皇太后陛下又想做什么吗德让从来无事不登三宝殿。陛下的事情就够他忙得了,还有闲到我这来”斜轸心里寻思着。

    黄昏时分,斜轸一身黑色常服站于府门外恭迎贵客。

    少时,一乘华美的轿子,缓缓靠近,一声“落轿”,轿子停了下来,韩德让一身深蓝色锦袍,笑盈盈的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斜轸兄打扰了。”韩德让欠身道。

    “韩兄实在是客气了。”斜轸笑脸相迎:“里面请。“

    正厅落座:“韩兄今日登门,有何指教“斜轸是个优秀的军人和韩德让相比,在内政方面相距甚远,也不喜欢那些拐弯抹角的客套,就开门见山的问道。

    “呵呵,呵呵“韩德让笑了起来”斜轸兄请不要紧张,下官不是来传旨的。“他温言安抚道。

    斜轸尴尬的一笑,正想不出说辞接下去,丫鬟恰好传话,晚饭已经准备好了。

    两人遂并肩入席,斜轸妻萧氏一身红色罗裙坐于两人下首。

    “那韩兄今日来“斜轸边动着餐具边问道。

    “下官确有重要事情请求斜轸兄的协助。“韩德让期待而谦恭的看着他。

    “如果我能办到,自然会鼎力协助。”斜轸笑着保证道。

    “下官不日将上奏皇太后陛下和圣上,正式开恩科。“韩德让温和而坚定地说。

    “恩科枢密使大人是说像宋国那样开科取士“萧氏先反应过来。

    “嫂夫人说得对,下官正是此意。“

    “德让,这件事你找错人了,我是一点不懂啊。“半晌,斜轸才弄明白说的是什么心中诧然不已。

    “此项政策一定会推行的,下官希望大人安抚宗亲,您也知道,我国历来实行荫补官制,下官也是倚仗先父的庇佑,得以入朝为官。但是有很多平民出生的子弟,他们没有祖上可以依靠,却胸有韬略,心怀报国之志。”韩德让看了眼斜轸,缓了缓气继续说:“下官真心希望他们能有为国效力的机会。”韩德让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这是皇太后陛下的意思吗”

    “是的。”韩德让直截了当的承认了。

    “我明白了,我会尽力的。”沉默许久,承诺道。

    夜幕低垂,韩德让告辞而出,看着轿子愈行愈远,耶律斜轸心中思绪万千,还记得,数年前,他亲往北院府衙,只为送还下属弄错的公文,那时他看到他的谦逊,之后,官吏考核,他看到他在文治方面杰出的能力,而今天,他则看到他谦逊之外的强势和坚韧。

    次日,南院枢密使的一道奏疏,似巨石投入潢水,掀起滔天巨浪,开科的建议,几乎招致了宗亲贵族的一致反对。

    面对七嘴八舌的各种质疑,南院枢密使始终微笑着,却没有说一句反驳。

    最后,一身红衣的皇太后大喝一声:“别说了”嘈杂的正殿才渐渐安静下来。

    “退朝”

    众臣无奈只得散去。

    中午,萧绰在御书房传膳,隆绪穿着便服,双眉紧锁。

    “文殊奴在担心吗”萧绰温柔的问道。

    “是的,母后。”隆绪重重点头:“没想到这些王爷们反映如此激烈,完全超出儿臣的想象,母后是不是延缓”

    “陛下,您是在害怕吗”萧绰收起了笑容,严肃的问道。

    隆绪看了眼母亲的眼睛,犹豫了一会儿,轻轻的点了点头。

    “陛下在怕什么呢”

    “宗室的反弹太过激烈,恐怕会影响朝堂和睦。”

    “陛下,各职部送上来的官吏调整报告,看过了吗”

    “儿臣看过了,只是有些地方还不太明白。”

    “没关系的,明天去问相父吧陛下应该知道现在有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