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置处在整个一鲲身沙洲最西南角的外城,是荷兰当局官署和商馆所在。同时对应着大员港,与对岸的北线尾岛挟制着大湾的进出通道。一门门大炮直接封锁海面,就更不用说是城下距离海水间的那狭窄的“一席之地”了。
所以,哪怕外城的高度很低,大致与内城的第一层仿佛。对比足足三层高的内城来说,这里绝对是热兰遮城很明显的一缺陷。可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漂亮的弥补了这个缺陷,尤其是在荷兰海军依旧掌控着周遭海域的控制权的情况下。
所以,要从大员镇向热兰遮城堡发起进攻,唯一的办法就是顶着坎贝雨费堡和佛力欣廉堡的攻击。
这种环境下,居高临下,又有着城堡防护的荷兰人不要太占便宜,纵然他们炮垒上的火炮数量远少于城外的郑军。
郑军要炮击热兰遮城,那就必须顶着炮火向前,把一门门火炮运上前去。可这种明显要吃亏的事儿,郑芝龙是不会去做的。
至少不挣扎一番,甭管自己想出的法子是不是有用,先用了试试再说。
在自己想出的法子被证明为不可用之前,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横竖他不缺时间不是?
一条条沟壕就从大员镇的边缘出发,沟壕宽只有三尺,深则有一人高,先走直线,后走“S”线。
待距离城堡只有百十丈远的时候,便就开始设立炮位。一个个直径两丈的大圆,深度要浅很多,看上去就跟细线上穿着的珠子一样,却能容的下一尊尊火炮藏身。
掘土纷纷被堆积在前方,为炮位增添了一层坚固的防护,只留下炮口所指的方向,三尺宽度,足够炮位射击用的了。
荷兰人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堑壕战,初开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所以然,只是看到内中的掘土被郑军迅速的在地表上化作了一堵堵厚实的土堆,感觉到了威胁。他们当然不会容忍郑军大模大样的挖掘,白日黑夜里多次派出人来破坏。
两边的炮击造成的伤亡,实际上还没有这种破坏战里的双边死伤数字一半高呢。
最早,为了防止白天夜里遭到敌军的突袭,郑军除了布置大批的军兵在前值夜,还拿出了铁丝网来。用土堆围成一个小方块,不需要太高,但必须厚实,能扛得住炮击。然后在外围裹脚布一样缠上三两道铁丝网,再配以地上撒着的铁蒺藜,只需要十几二十人驻守,有两门虎蹲小炮和大批的手雷,那就足以叫数倍十倍的荷兰人缩手缩脚的踌躇不前!
——他们根本没办法迅速拿下如此这般的据点。即使他们人再多!
而拿不下这最前面的据点,就是绕过去了,也只会陷入郑军的前后交叉火力之中,前后左右四面八方都有枪子打来,会打的他们哭爹喊娘怀疑人生的。
荷兰人用血淋淋的现实证实了这点。
所以,现在再看着热兰遮城堡一个个仿佛很简单简陋的郑军据点的时候,城内的荷兰人好不头疼。
那就跟澎湖的郑鸿逵和大员港的普特曼斯一样。
两人现下都焦急着率先破敌,可实际上不管是郑芝龙还是保罗,都没有向他们施加压力。
二人很清楚自己在海战上是绝对的外行,而郑鸿逵和普特曼斯却是绝对的行家,那既然如此,自然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对口的专家去做了。
但外在没有压力,郑鸿逵和普特曼斯却非常擅长给自己添加内心戏。
因为郑芝龙在陆地上的顺利进展,二人都生出了一股迫切感来,期望着能在短时间里搞定对手。
这一个是为了向自己大哥看齐;一个是为了向公司证明自己的能力。
可是这谈何容易?
现在可不是郑芝龙下桃源的时候了,时间进入到七月中旬后,已是台海风暴频发之际,一个月时间,半个月风高浪急,船队根本不能出海。
两边就是想要大打出手,也需要先将这段时间避过去。
当初的料罗湾大战也是从农历六月初开始,到了九月时候方才一战告捷。
这当中两军多次小规模交手,荷兰人也多次前往铜山躲避风暴,更有战船被风暴吹离舰队……
而现在,澎湖与岛南之间的地理较之闽地曲折复杂的地理环境可大不一样,在闽地,荷兰人还能闯入铜山海域躲避风暴,南澳、海澄、潮阳,他么都是天然的风浪庇护所。而且全在厦门、金门之南。
可澎湖与岛南之间呢?
茫茫大海,只有寥寥几个小沙洲。
但是与东南不同,如今这个时候的觉华岛,守军已经开始了入冬前的紧张备战了。
有了去年的经验,岛上的军兵,甚至是一些准备留下过年的商民,那都不见有太大的紧张。
从留岛人口审查到粮食物资储备,然后是各部军兵布置,一应事宜郑芝豹都做的有条不紊。郑森看着渐渐被船只抛在身后的觉华岛,心中直泛起了几缕不舍……
他这里他学到了很多东西,认识到了难民的艰辛,知道了抚恤赈济中的诸多猫腻,社会的黑暗,军中的黑暗,叫人颤栗。他还看清楚了文官的龌龊和无耻,当然,大明朝的武官也不遑多让。
所以,郑森清楚无比的认知到了自己老爸口中的大明朝“根基已腐”是怎样的情形。
与两年前的他相比,他整个人都已成熟了许多。
男子汉大丈夫,不磨不成器。与原时空的眼高手低的郑成功相比,如今的他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隐忍,什么是无可奈何,什么又是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ba九,羊祜的这句话可真没有说错。
哪怕郑军在关外明军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高杆,但处在‘大明’这面旗号下,一些个龌龊事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呢?
要知道,郑军还是范志完、邱民仰拿来压制吴三桂的利器。而郑芝龙从全局考虑,也指示过二者要全力配合范志完和邱民仰的。
想起明军内部的那些狗屁事,郑森就心里郁闷的慌,但他整个人也正是在这种郁闷中逐渐成长。这是原时空的郑成功所绝对无能体会得到的心路历程。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贞
八月份的关外天气已经转冷,范志完已经回归了他所渴望的京师。总督关外军政的督师之职,不出意外的就交给了邱民仰。
新官上任的邱民仰号召各城积极备战,入冬了,觉华岛上的郑军就消停了,建奴岂会不抓紧时间来报复报仇?
可出乎邱民仰、吴三桂意料的是,满清竟然没有半点兴兵南下的动向,看他们之前的一系列布置,那明明就是要大举南下一波的。
吴三桂都已经收缩兵力,集中于宁远、山海关了。
然清军的动作却陡然一缓,不仅没有了之前一触即发的姿态,反而做出了一副守御的姿态。
这让宁远城内的一干文武纷纷摸不着头脑了。
事实上不只是如此,满清还对朝鲜削减了每岁贡品物及赠使臣银布,并释方了所有在囚的朝鲜人。
这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黄台吉挂了。
比崇祯帝早登基一年的黄台吉,八月初九日,在盛京走完了自己的整个人生,时年五十有二。
中道崩殂,猝死于崇祯十六年的中秋,站在历史后来者的角度上看,黄台吉死的真不是时候,对满清而言,那简直是比周文王还要周文王。
这是很多人都始料不及的事情。
他才五十有二,即便松锦大战后身体就一直不是很好,崇祯十六年因“圣躬违和”,不但正月初一免了庆贺礼,还再次大赦,并向各寺庙祷告,施白金。
可突然的死在了清宁宫南炕,还是打了很多人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皇储未立啊。
黄台吉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要死了。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之间立刻展开了激烈的皇位角逐。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这就是满清在军事上的态度骤然转变的原因,也是满清要示好朝鲜,安抚李氏的原因。
宁远城东的港口码头上,划过来了一艘从东北方向驶来的货船,船主十分恭敬的对舱里坐着的一僧一俗说道。“二位先生,这船已到了宁远,想要登上华觉岛,必须现在港口的办事处领取牌照,方可乘坐船只上岛。小人这船却是不欲去觉华岛的。”
船主并不清楚眼前二人是什么来路,但他们是前任相爷青原府院君沈器远安排来的人手,船主半点不敢违背。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