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可能是要象征面包吧就是圣餐的面包和红酒。”
”我的一本旅游手册上就是这么说的。不过,另一本书上也说,这只杯子就是圣杯,还说那个圆柱体是一块石头。”
彼得拉斯科疑惑地抬起眉毛:”我以前从来没听到过这种说法。比起你提出的埃塞俄比亚牵连论,它更牵强”他思索了一阵,然后说:”不过,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我提到的那篇论文,就是谈到埃塞俄比亚的那个传说传入了中世纪的欧洲的”
”是的。”
”其中有关圣杯的说法很奇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说,沃尔夫拉姆冯埃森巴赫的圣杯传奇里的圣杯,就是一块石头,而不是一只杯子,而这个说法就受到了埃塞俄比亚基督教传说的某些影响。”
我向前探起身子,说:”这太有意思了我的旅游手册里也提到了沃尔夫拉姆冯埃森巴赫。他是谁”
”他是最早进行圣杯题材创作的中世纪诗人之一。他写过有关圣杯的整整一部书,名叫帕西法尔。”
”就是那部歌剧的名字么”
”不错,瓦格纳写的歌剧。它是受到沃尔夫拉姆的启发而写的。”
”这位沃尔夫拉姆他什么时候写的那部书呢”
”问世纪末或者13世纪初吧。”
”这就是说,是在建造沙特尔大教堂北走廊的同一个时期了”
”是的。”
我们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我说:”你说的那篇论文里提出,沃尔夫拉姆的作品受到了埃塞俄比亚传说的影响。我想,你大概不记得那篇论文的题目了吧”
”啊,不记得了,恐怕不记得了。我读它的时候,至少是20年以前了。我记得,它的作者是叫阿道夫吧。我只记得那个名字了。沃尔夫拉姆是德国人,所以,你其实应当去请教研究中世纪欧洲高地国家德语文学的专家,去找到更多的细节。”
我心里正有这个打算。于是,我请彼得帮我翻译一下沙特尔大教堂里那句使我困惑的铭文。我告诉他,我的旅游手册把“archacederis”翻译成了“你要依靠这柜工作”,把“hicatiturarchacederis”翻译成了“此处诸事均要学习,你要依靠这柜工作”。
然而,彼得却认为这些翻译全都错了。“archa”的意思当然是“柜”,而“cederis”最有可能是破损的“foederis”这个字,它的意思是“契约”。按照这样的解读方法,把“archacederis”翻译成“约柜”是很简单而符合逻辑的。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译法:“cederis”这个字被用作ceders这个动词的一种形式,其意思是“让出”、“放弃”或者“走开”。这句话的时态虽然不合常规,但果真如此的话,那么“archacederis”这句话最准确的译文就是“你将让出或“放弃”,或“送走”的约柜”。
至于那个更长的句子,困难出在它第二个单词的第四个字母模糊不清。我的旅游手册上估计那个字母是”t”。不过,它更像表示两个”t”的缩写因为在拉丁语里,没有只有一个t的atttur的那种拼法。如果能确认那是两个”t”,那么,这句话就应当是”hicatiturarchacederis”,其含义就大约是”让它从这里离去,那只你们将让出的柜”,或者也许是”让它从这里离去,啊柜子,你被让出了”,或者还有一个译法,如果”cederis”这个字是破损的”foederis”,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让它从这里离去,这约柜。”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第二个词的第四个字母可能是”c”它看上去也很像。如果是这样,那么,那句话就成了”hicaciturarchacederis”,其译文便或者是”此处藏着约柜”,或者是”此处藏着你们将让出的约柜”或”放弃的”,或”送走的”。
彼得一边合上他的拉丁语词典,一边总结说:”即使隐藏这个词并不明确,这句话里acitur这个词也完全可以表示掩盖起来这个意思了,所以整句话的意思还是一样。是不是如此呢我不知道。这实在有点令人困惑。”
我衷心地赞同他这个观点。这件事的确令人困惑不已。不仅如此,我还感到它很富于挑战性,很有趣味,很5人入胜,因此很想解开这个谜。
在法国度假的其余日子里,我时常想起沙特尔大教堂的北走廊,我在那里见到了那些小雕像。使我无法忘记的是,那个浮雕上载着那件古物的牛车似乎正朝着示巴女王走去。同样,我心中也始终无法排除一种可能性,即浮雕上的这个景象暗示着走向埃塞俄比亚。我知道自己正沉迷在无边的推测里,而在学术上还没有任何能够支持这些推测的证据。
我完全同意彼得拉斯科的观点:沙特尔大教堂的雕刻家们在选择雕刻对象时,不会让自己受到埃塞俄比亚传说的影响。不过,这却使我想到了一种更令人鼓舞的可能性:大教堂北走廊它也被称为”启蒙者之门”的建造者们也许已经描绘了一幅神秘的地图,供后世的人们参考这幅地图暗示了当时世上最神圣、最珍贵的宝藏的所在地。他们也许发现约柜确实被”让出”或者”送走”了,就是从旧约时代的以色列被送走,后来被”隐藏”到了埃塞俄比亚。刻有那些谜一般铭文的雕刻的真正含义,也许就是如此。若是这样,其隐含意义就的确令人惊诧,而我1983年曾打算彻底放弃的那个阿克苏姆城传说,至少也值得进行第二次考察。
玛利亚、圣杯和约柜
1989年4月末,我从法国回到英国以后,便让我的助手去寻找彼得拉斯科提到的那篇学术论文。我只知道它的作者可能叫阿道夫,其内容谈到了沃尔夫拉姆冯埃森巴赫写的”圣杯传奇”可能受到了埃塞俄比亚传说的影响。但我不知道那篇论文是何时何地发表的,甚至不知道它是用哪种语言写成的。不过,我还是请我的助手到各个大学里去寻找,看看是否有些研究中世纪德语文学的专家能提供帮助。
等候回音的时候,我出去买了几本不同版本的圣杯“传奇”故事,其中有克雷蒂昂德特罗耶的圣杯故事ntedugraal,作者写于公元1182年,但未完成。此外还有托玛斯马罗礼爵士的亚瑟王之死lertedarthur,这是一部晚得多的史诗,写于15世纪中叶。此外还有一本同样重要的帕西法尔parzival,据说,它是沃尔夫拉姆冯埃森巴赫于1195年到1210年间写的这个日期几乎与沙特尔大教堂北走廊的建造时间完全相符。
我开始阅读这些书籍,并最先发现:马罗礼的那本书最容易理解因为它是后来不少小说和电影的灵感来源,它们的主题都是追寻圣杯,而我小时候就看过这些故事和电影。
然而,我很快就发现:马罗礼所讲的,是这个”惟一真正的追寻”的一种理想化和清洁化了的,最重要的是基督教化了的故事。相形之下,沃尔夫拉姆讲的故事不但更准确地再现了人类行为的真实状况,而且比较可信,更重要的是,它完全没有新约里那些和圣杯本身有关的象征意义。
在马罗礼的书里,这件神圣的古物被描写成一只”金质容器”,由一位”无比纯洁的少女”携带,其中装着”我主耶稣基督的一部分鲜血”。我早就知道,这正是长期以来被植人通俗文化的那个形象,其中的圣杯总是被描绘成一只杯子或者一只碗通常,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时,亚力马太城之约瑟用它接下了基督的几滴鲜血。
我自己也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以致于我发现自己很难不把圣杯想象成一只杯子。然而,我阅读沃尔夫拉姆写的帕西法尔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些段落,它们能证实我在法国了解的那些情况,那就是:这件古物虽然也是由一位少女携带着,像在马罗礼的作品中一样,但它却被描写成了一块石头:
无论一个凡人如何病势沉重,从他见到这块石头那天起,其后一星期内他便不会死去,其面色亦不再继续苍白。这是因为,任何人,无论少女还是男子,只要目睹这圣杯两年,你便不得不承认他的面色会如同刚出生时一样这块石头的确能对凡人施加如此的魔力,使其骨肉立即返老还童。这块石头被称为”圣杯”。
这个奇异而令人难忘的形象使我震惊,使我产生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亚瑟王之死把圣杯描述成一只”容器”,而比它早得多的帕西法尔却明明白白地把它描写成一块”石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做了进一步考察,从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