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宫凤栖梧桐-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分难得,罕有一见罢了。不过他的书上却没有说东陵兄你的嘴巴牙齿也能试毒。”说完掩着嘴笑了起来。

    东陵却没有笑,只是神色郑重地说道:“我自然有办法分辩出来,你只管听我的就好。不管放了什么毒药,我总能识破。”

    舒娥更笑道:“听说有一种黑色玄石,用金子在上面划过,石头上就有一道金线,就能看出黄金的成色。这种石头就叫做玄玉,可惜我还不曾见过。东陵兄你不仅能试出有没有毒药,还能分别出是那一种,可比玄玉强得多了。”

    结果东陵却不理舒娥了。

    舒娥只好另寻话头说道:“东陵兄,其实有毒没毒,你又何必亲自尝试?你若担心吕姑娘在咱们的饮食中下毒,横竖咱们和她一起吃饭,等她先吃就好了。而且她未必会一直跟着咱们的。”

    东陵点头说道:“可是昨晚在石楼的客栈,跟她一起吃的酒饭都没有问题,她却将有迷药的茶水送到了我房间里。”

    舒娥想起那晚的事,羞缩无已,同时也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说道:“是了,昨晚上在她房间里吃饭,你也是等她先吃的。”顿了一顿问道:“东陵兄,你为何这样顾忌她?”

    东陵还没有说话,吕萍已经笑着找舒娥来了。于是在喜发客栈仍是三人同饮同食,至于送到房间里面的茶水,舒娥却是一口也没有喝。

    此刻舒娥也跟着吃了起来,糙米粗粒,还有不知名的蔬菜,配上这大碗粗筷,吃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吕萍却是垂首扒着碗里的饭,拨几下,吃一小口,似乎甚是难以下咽。

    舒娥劝吕萍多吃一点,前面不知到何处才有食宿的地方。吕萍微微一笑,却仍是吃不下去。

    店家接着又从小屋里提出了一瓶酒。还用大木盘托着一只陶酒壶和三只略小的粗瓷碗。

    吕萍的眼中登时有了光泽,放下筷子喜道:“有酒就好,怎么这个时候才端上来?”

    店家忙赔不是,原来店里的碗盏不齐,店家也是费了好大事才找了这三只一样大小的碗来当酒杯。

    碗盏虽粗糙,显然也是新刷洗过的,还带着水。吕萍掏出帕子将外面的水拭干净了,这才分给舒娥和东陵倒酒。只是那装酒的陶壶却看着有些油腻腻的,吕萍看了看,索性不用酒壶,直接从酒瓶里倒进了碗里。

    舒娥一路跟着东陵也见过不少店家的酒瓶,却都没有像这样大的。说是酒瓶,其实也就是一只粗瓷瓦罐,酒瓶口还有封坛时候的泥印。酒的颜色微黄,看起来略显混浊,味道却极是呛人。店家一旁说道:“这是白粱粟酿的酒,是小的店里最好的一瓶酒,辣中带甜,劲儿可大着呢。”

    舒娥知道吕萍喝酒,却是只嫌劲儿小,不怕劲儿大的。果然吕萍闻言甚喜,双手捧起酒碗,看到里面的些许渣滓都沉了下去,忙凑到嘴边喝了一口,这一口喝的极小,咽得也极慢,酒一入口甚至她的眉头也微微的皱起。

    舒娥倒有些担心吕萍又对着店家发脾气,想起前面的店家无一例外地被她呵斥,心中也有些好笑。

    吕萍细细品了一会儿,却忽然点头笑道:“好酒。”


………………………………

第三七一节

    两碗酒下了肚,吕萍的兴致也高了起来。脸上的忧色褪去了不少,仿佛整个人都一下子亮了起来。

    东陵仍是自顾自地喝酒,吕萍端起碗来让舒娥,舒娥也勉强陪着饮一口,这酒果然是辣中带甜,还有一股淡淡的酸涩。舒娥知道这是因为就放的时间长的缘故,可是总觉得这酒实在算不上好酒。

    吕萍见舒娥皱眉苦脸的样子,格格笑道:“曹公子,我敬你,你喝水也可以。虽然这茶水粗糙乏味,我看你喝得倒比酒容易得多。我只是一个人独饮无趣,须得找人同饮才好,不管你喝什么。”

    那店家看吕萍喝得高兴,胆子也大了起来,凑着兴致说道:“三位大爷是做生意的吧?”

    吕萍笑吟吟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在那边的喜发客栈左近的集市上做生意,只是不常往这边来。”

    那店家又沉着声音问道:“三位爷不是大夏国的人吧?”

    吕萍神色间略显惊讶,忙又微微一笑,一口喝干了碗中的酒水。舒娥看了一眼东陵,只听东陵说道:“咱们三个家中都是在麟州做生意的人,也去过东京城,也去过辽国的南京,有时候也会往灵州走动,贩些丝绸首饰,玉器宝石,祖上也都是麟州左近的人。”说着指一指舒娥,道:“这位兄弟祖上原先是住在银州的,那个时候银州还不是夏国的地方。后来银州割给了大夏国,所以她也可算是夏国人。”

    舒娥听东陵谎话说得似模似样,神色如常,悄悄抿着嘴笑了起来。

    击鼓奏乐的声音便在这个时候渐渐止歇,大队的军马却都停止了行进,就地歇了起来。相隔数里,还是能够听见军中的杂声哄然,足见人多。

    那店家肃然起敬,忙说道:“我说呢,好像没怎么见过三位来小店歇脚。原来三位家里都是做大生意的呀,小老儿原先也是从北边辽国边境上搬过来的,北边天冷,实在是难熬,在这边可也住了好些年了。今日三位大爷可真是来的是时候。”

    舒娥忙问道:“怎么?”

    那店家笑嘻嘻地说道:“三位一路从东南过来,恐怕还没听说吧?前年春上,也就是天圣七年春上,夏国王去向辽朝的皇上求婚,求辽主指一位公主下嫁给太子……”

    军中的鼓声已然止息,舒娥却似又突然听见大军队伍中金鼓齐鸣的巨声一般。

    舒娥的心头蓦地一震,想起在宫里仿佛也听太后说起过这件事情,只是当时也没有太注意,后来更是没有再想起。

    天圣七年。党项人没有历法,而且党项人的领地许多来自大宋割让或者封赏,本就有用着大宋历法年号的居民,所以党项人向宋朝称臣之后,也用着大宋的年号历法。

    此时舒娥重新听这店家提起,不由得瞥眼向吕萍看去,只见吕萍的眼中发着奇异的光芒,脸上却看不出喜怒。舒娥怕吕萍察觉,却不敢再看。

    舒娥又听那店家说道:“辽朝和夏国历年交好,辽主当即便同意了这门婚事。只是听说公主年纪还小,所以到今年才成亲。”

    舒娥看见吕萍一口饮尽了一碗酒,忙伸手按住她的酒碗,说道:“吕公子,别再喝了。”

    吕萍侧首看着那店家,冷冷地说道:“那这些兵马,都是李元昊去辽国迎亲的了?”

    那店家眼中露出了惊慌的神色,忙说道:“大爷到了夏国的领地上,还是称一声太子的好。虽说咱们夏国人不像汉人那么讲究,可是最多称一声‘元昊太子’,太子的名字,却是不能直呼的。”

    吕萍将手中的酒碗用力在桌子上一顿,发出“哐嘡”的声音,半碗酒都溅了出来,洒在她皓如白玉的手上。吕萍侧首瞪视着那瑟缩的店家,一双俏目亮晶晶地却满是怒意,她喝道:“什么不能直呼,他们向大辽俯首称臣的时候,哪一封奏章表文上不是自称德明、元昊?不是连‘李’字也不敢提吗?他们向宋朝称臣,那还不是一样自称赵德明?辽主不给李德明、李继迁他们‘大夏国王’的封号,又怎么会有什么元昊太子了?”

    那店家满脸惶恐地望着吕萍,又惊又吓地说道:“是,是,大爷说得是,说得是。”

    吕萍喝道:“什么说得是?我说什么了,你再给我重一遍来,说错半句,你可小心着。”

    那店家苦着脸说道:“是,是。大爷说,国王和太子去辽国,不说自己姓李,只说他们向宋朝称臣,叫赵……赵……”那店家说得颠三倒四,缠夹不清,然而说到“赵德明”,却仍是不敢直呼。店家畏畏缩缩地抬头看了一眼怒目而视的吕萍,忽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声音中带着哭腔,号道:“三位大爷,您就饶了小的吧。小的,小的实在不懂大爷刚才说的是什么……”

    舒娥顺着那店家方才瞥过一眼的地方望去,只见从对面的队伍里过来了几个骑马的人,马儿奔行的方向似乎就是向着这里。舒娥知道这店家见了党项人害怕,更是不敢直呼李德明的名字了,忙拉了拉吕萍,示意她不要在这里惹事,要是她方才的话让党项人听见了,那可麻烦大了。

    吕萍回望一眼,似乎什么也没有看到的样子,又回头对着那店家喝道:“你不懂,那你方才为什么说得那样头头是道?什么李德明去向辽朝的皇上求婚,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