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会的。”苻坚点点头,不再多言。
他们的身后,是数万大军,是如虹的气势,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有着比钢铁还要强韧的心智,为了一个女人,他已经与命运抗争了数十年,这一次也不例外。所以这一次他也必须得赢!
全面的大战在即。
苻坚全面负责巴东城的防御工作。一万战斗部队变成了工程兵,日以继夜的赶工修复巴东残破的城池,准备迎接最残酷的考验。秦国旧部接到军令,将在城池右侧担任右翼防御。附**团接到统帅部命令,命令他们负责左侧防御。当下,四万重步兵随即出动,大军前行,巍峨如山移动,所到之处,地动山摇,声势极为骇人。其余兵团接到统帅命令,进驻巴东城中。裕惜赐的三万铁甲骑兵,将担任全军的突击力量,他们将是指挥部手上最有力的拳头。在裕惜赐和苻坚的率领下,近十万北国步兵向西开拔,枪刺如林,长刀似雪,整个队列不闻丝毫语声,只有一阵又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回荡在道上。这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军,犹如一条沉默的黑色河流,蜿蜒而行。
而南朝这边,也几乎将举国的兵力都压上来了。除了在北边被胶着战事缠住以及镇压南蛮暴乱的军队,余下的二十万大军都赶到了这里。
一时间,这片土地上除了黑压压的人潮,以及一簇激发的火药味道,什么都不剩下了。南北军的统帅都预感到了,这场大战将会决定中原大地的命运。双方把每一分力量都要用上,无数的人流和物资就像河流一般向其汇集,集结到这个小城周边。
。。。
………………………………
第693章 693
巢文彦深知,裕惜赐是当代不世出的全面将才,无论进攻防御,他都有超一流的水准。更可怕的是,他有那种天才将领独具的、天马行空般无法揣摩的军事思维,常常在敌人最是意想不到的地方出手。更何况还有个对大型会战极为擅长的苻坚坐镇,北方军的实力不容小觑。而裕惜赐也明白,巢文彦是个冷酷的计算机器,战术计算上从不犯错,指望能找到他的破绽是不可能的。
相反,他的眼光和手段却是犀利得可怕,只要自己稍露一点破绽,立即会被他抓住,穷追猛打,自己决计没有翻身的机会。双方都深为忌惮对方,因此行军排阵上,大家都颇为谨慎。交战初期,双方的战术动作如出一辙,都是主力不动,而广派斥候侦查对方阵营,查探对方兵力配置,同时也阻止对方斥候对己方的窥探。两军都是一流的强兵,能担当斥候的也都是军中精英,带着死不服输的傲气,打起来都是誓死不退。交战规模不大,但伤亡却是惨烈,双方都有整路整队的斥候被对方全灭的,双方斥候伤亡上千。南方军本来还想运用以往作战的经验,强有力的斥候战术将北方军的气势打压下去,但这次显然啃到了硬骨头。裕惜赐率领的军队,战意和坚韧不是普通的军队能比的,军队临战从不溃散,哪怕伤亡再大,顶多也就是撤退――秩序井然,有掩护,有断后的撤退――让南朝军也没法乘胜追杀,两军的战损比始终保持在一比一左右。交战一个星期后,北方将领被迫下令斥候们收缩防线,避免与南朝军死拼,把两军之间大片的原野让给了南朝军骑兵自由驰骋,北方军营地里的官兵可以在营里的高台上看见南朝的骑兵在平原和树林中纵横出没,窥探着自家的营地。每天夜里,士兵能望见对面那一片浩瀚无边的营火,想像那海一般浩瀚的营火都是敌人,无不胆战心惊。然而北方军的纪律也让南朝吃惊不已。在南朝军将领预计中,既然是长途奔援而来,又是多路兵马混杂,乱糟糟一团是正常的。但眼前的军阵布置以巴东城为中心,各处阵营安置得井井有条,气度森严,像一团铁皮,似乎完全没有下嘴之处。就如南朝军参谋部对北方军庞大的阵营望而生畏一样,北方军的统帅部同样对南朝军的布阵感觉棘手。裕惜赐和苻坚带着斥候部队抵近观察南朝军的防线,花了一天半时间从南到北地将防线巡视了一遍。巢文彦的布阵巧妙无比,他倚靠着山丘河流,各部队错落相置,兵力环环相扣,彼此互为掩护,同时兼顾了防守、取水、运粮、补给等需要,衔接和配合毫无破绽。后人统计,裕惜赐身经大小战役一百二十七起,居然无一败绩,全部获胜。世人普遍认为,能获得这样近乎奇迹的成绩,说到底,裕惜赐不但拥有出众的将才,他的运气更是强悍得令人发指。而巢文彦更是成名很早的天才名将。
。。。
………………………………
第694章 694
他的上阵次数几乎是裕惜赐的两倍有余,却鲜少败绩。如果说裕惜赐是战术天才,那巢文彦就堪称会战的天才了。越大规模的战役,他越是如鱼得水,越是锋锐难敌。他用兵犀利凶猛,节奏明快果断,一旦抓住敌人破绽便凶狠突击,多次以少击多,大获全胜。经过这些年的磨砺,他对战争的掌控能力更加精湛,也更加让人畏惧。裕惜赐用兵素来以诡秘多变闻名,而巢文彦则擅长主动进攻,凶猛突击。
如果按照兵力数量、地形熟悉以及后勤补给等客观因素来讲,裕惜赐几乎是没有胜算的。可是他最让人看不透的就是他的能力极限,每一次穷途末路之时他都能创造出一条新的生路。
再加上,苻坚是北秦战神,一生戎马征战,在肥水之战前,从未尝败绩。
若不是那场天灾,天下格局说不定会因此改变。
不过苻坚生性低调,巢文彦猜测不出他会帮裕惜赐的原因,但他却坚信,苻坚并不会以自己的性命相助。只要裕惜赐露出颓势,苻坚为了秦国子弟的性命着想,很有可能会选择退出占据。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打败裕惜赐,瓦解裕苻联盟,让北方军灰飞烟灭。
这场汇聚了当世绝顶战将的惊世之战,让所有人都将心脏提到了嗓子眼上。他们以为这必定是一场精彩绝伦,激烈无比的。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没有凶狠的骑兵突击,也没有诡异的天降夜袭,更没有火烧连营或是水淹七军这样的精彩谋略。每天太阳出来,两军士兵躲在自己的阵地里,冲对方放冷箭或者高声叫骂上一阵。他们偶尔也是离开营地,不过不是冲锋,而是拿着工兵铲出去挖壕沟。为了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两军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挖壕沟这个简单易行的防御措施,大群士兵挥舞着锄头和铲子如蚂蚁一般在结冻的土地上辛苦工作,阵前的地面被他们挖得支离破碎,不要说在晚上夜袭了,就连白天通过都不是件容易事。双方偶尔也交手。但就像两个互相忌惮的重量级拳手刚刚交手时都不会使出最犀利的重拳,而是用迅速又敏捷的轻刺拳来试探对方,北方军和南朝军在开战初期的几次交锋同样如此。双方发起了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都想压制对方的阵地,寻找敌人的破绽,或是想引诱敌人露出破绽,但都没能成功。数次规模不大的战斗下来,为了避免侧翼被攻打,也为了从侧翼包抄敌人,两军的阵地都是不断的向两翼伸展,延绵十五里。裕惜赐从巴东的城头已无法望到自己部队的末尾,大军指挥只能倚靠传令兵和旗帜信号,战场已经扩展到上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表面上,两军战线一片平静,但暗地里,两位统帅的较量却是一直不停。为削弱敌人,双方在计谋上无所不用其极,夜袭、突击、离间、设伏、佯兵、包抄、谍报、伪报、谣言、火攻、截粮、煽动……除了刺杀外,所有能用的谋略他们都用了一个遍,但却收效甚微。
。。。
………………………………
第695章 695
原因其一,两位统帅都是历经战阵的老手,军学精湛,经验丰富,心态沉稳,正常状态下,他们是不可能露出可被对方利用的破绽的;原因其二,两位指挥官之间太熟悉了,相交多年,他们对对方的了解甚至超过自己,拿民间谚语说的:“你刚抬屁股我就知道你想拉什么屎了。”裕惜赐稍有动作,巢文彦立即就能从蛛丝马迹中猜出他的用意,迅速设下相应的反制圈套,但裕惜赐也不上当,立即换战术设置反反制圈套;于是巢文彦这边又重新布置反反反制圈套……两人勾心斗角一番后,最后什么事都没发生,只是累得两军的参谋白发又多了几根。双方你来我往的较量了一番后,彼此都对能够寻到对方的破绽死了心。最后,还是裕惜赐先下定了决心。他下令对南朝军两翼末端发动连续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