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谋天下之谁与江山-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唐宫的至宝?”文絮故意强调了“你”字,这么迫不及待地赶她出去么?她转过身,直直地看着文琬的眼睛,不让她有回避的余地。这样的紧逼下,文琬有点怯,眼睛却不得不看着她。听她又道:“我椒鸾殿的至宝不是你唐宫的至宝。不牢你挂念。”

    文琬有些气愤,随手将簪花往妆台上一掷。环视室内的宫人,他们虽然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但她几次被文絮顶了回去,他们也是听见了的,顿时觉得失了颜面。本想开口哄他们出去,眼光却被案台上静躺着的绕梁。

    “这把没了弦的东西,说琴不是琴,说不是琴长得又像琴。这破东西,顺安公主也要带走?也不怕被盈国人笑话!”

    文絮的目光也随着落到没了琴弦的绕梁上:“如果不是你,绕梁不会是现在这样,不是吗?文琬,”这是文絮第一次直呼这个名字,文琬闻言怔了怔不能言语,只听着她毋庸置疑的肯定,“你从我身上夺走的我都一并记着。”

    文琬第一次觉得椒鸾殿是个无比清冷的地方,仿佛置身清秋古月之下、无垠荒野之中。身子难以抑制地颤了颤。

    不知谁的一句:“顺安公主,一切已收拾妥帖。盈国公子已在承平门等候多时,我们可以动身了。”

    “知道了,你们先去承平门候着。”文絮朝打点好一切的宫婢淡淡吩咐道,不再看文琬一眼径自出了殿门。

    那宫婢怯声道:“王后说,公主不必向王上辞行了。”

    文絮淡淡看了她一眼,宫婢立刻缩了缩脖子不再说话。“记得把绕梁带上。”她只嘱咐一句,径自出了椒鸾殿。

    宣德宫。

    还没进宫门,文絮就被侍卫拦下。难道真的不见吗?她在心里无奈地哀叹一声。

    “王上在前殿等候公主,公主怎么……”

    文絮顿了顿,在前殿……原来父王不是不见,反而依照了公主出嫁的规制安排在前殿。在唐国前殿是国君与朝中重臣议政之所,后宫女眷包括唐后都不得进入前殿,文絮却是第一个。

    “启禀君上,顺安公主前来拜别,已在殿外等候。”轻掩的殿门推开一扇,一个内官对着昏暗的殿内低声道。

    空荡的大殿,独坐唐王一人,他凝神望着书案上的画像,轻吐一字:“宣。”

    文絮无声息地迈入大殿,在大殿正中站定,双手交于额前,俯身朝唐王行了大礼:“不孝女文絮前来拜别父王。”

    “……”

    文絮的声音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海,了无痕迹。
………………………………

一年期盼谁成全6

    文絮的声音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海,了无痕迹。文絮忍不住一阵心酸,又道:“女儿即将远嫁盈国,不能同兄长和姐姐们一般承欢父王膝下,是女儿之过。今次一别,再不得见,望父王保重身体。”

    本以为又会是一阵漫长的沉默,却听唐王开口道:“絮儿,你可怪父王?”

    只这一句,文絮的视线瞬间模糊不清。所有的委屈和无奈,不甘和隐忍,她很想彻底倾泻出来,但是忍耐已经成为她的习惯。起初是不能哭,后来是不想哭。

    “你一定对父王怨怼已久。”唐王的视线离开了画中眉眼间尽是风情的女子,看向他的小女儿,她的眉眼越来越像画中女子,唯有不同的是眉间的朱砂一点。微不可查的一声叹息,他自认对这个女儿是多有亏欠,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忽略星象、谶语给他留下的忌讳。

    “但是,你要记得你是唐国的公主,是唐国的女儿。这固然是命,却也是一国翁主的责任。”

    是的,文絮虽承受着许多流言,她还是以唐国公主的身份嫁到盈国,她的远嫁代表着两国的邦交,两国的和平。她背负子虚乌有的乱国骂名,却要为两国的盟约做出牺牲。这会不会是她人生中最大的讽刺与捉弄?是命终究躲不过……

    “你七岁时,父王问你有什么心愿。今日你远嫁盈国,可再许你一个心愿。”

    心愿,文絮的心愿无非是留在唐国,等待着一个人。这个心愿永远不能实现,愿望也只不过想想而已,今后她却是连想的资格都不会有。

    “东珠是母亲在世时为女儿挑选的侍女,女儿想将她带去盈国。”不论唐王有没有问她,她都会把东珠带走,她不会留东珠在这冰冷的唐宫再受人欺凌。

    唐王慢慢卷起画轴,点点头:“……好。”

    文絮再拜,直至出了前殿再不言语。

    方才通报的内官迎上刚走出书房的文絮,一脸谄媚道:“公主既已拜别了王上,现在可以启程了吧?”

    文絮没有看他,只盯着眼前的宫门上的牌匾:“都收拾妥当了?”

    内官哈着腰,笑道:“回禀公主,无一遗漏,盈国的二位公子和送亲仪仗在承平门等候公主多时了。”

    “剪兮呢?”

    “这……”内官面露难色,很快嬉笑着劝道,“公主出嫁是件喜庆事,何必要带着这不吉利的东西。”

    “本公主就是个不祥之人,还在乎这些做什么!”文絮带了怒意,他们只惦记着早早打发了她,却都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一旁的小宫婢赶忙道:“公主千万不要动怒,剪兮姑姑的木棺已经送去承平门了。”

    狭长的甬道,六名妙龄宫婢垂头尾随文絮身后。甬道的尽头便是承平门,这里是她初遇刘彧的地方。她远远地望见宫门前的百年古树下的白衣男子,簌簌黄叶迎风纷飞而下,他依旧温润如玉地静立在那里。

    不由一阵恍惚,时间悄然流淌而过,悄然到以为它就停在初遇的某一刻。但是,一切真的可以只如初见吗?

    …………

    悠飏冒泡啦~喜欢这篇文文的亲们,记得收藏、推荐哦,还可以留下你们对这个故事感受看法,悠飏都会认真看一一回复的。感谢大家点开《谁与江山》每一个点击都是悠飏的动力!
………………………………

今昔一别是永年1

    唐宫,十六年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文絮眼里再熟悉不过。承平门,惟独这里,对她最为不同。在这里,她遇见刘彧,遇见平生第一份缘。唯一惋惜的是还没等它熬过寂寥深秋,就已经缘灭。还没等它像百花千树一样繁盛,就再没有缘起。

    刘彧看着近在眼前的文絮,想到自己无力挽回什么,低下头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静静地等待着“顺安公主”走出宫门,走完他和她的最后一段交集。直到红色的裙角侵入他的视线。

    有什么东西在他心底咆哮,使他不得不屏住呼吸,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放它们狂妄而出。他尽量压低了嗓音:“臣刘彧,奉命送顺安公主出城。”

    身为大将军理应护送盈国公子出都城,所以他会出现在这里。文絮出神地看着眼前的男子,在心底埋下一年牵挂的男子。他瘦了,也有些黑了,经过沙场磨练的他,为什么反而不见当年的不卑不亢,现在看起来是这么的疏远和卑怯,居然都不敢看她一眼么?曾经承诺要娶她的人,如今成了送她远至他国的人,命运是在同她玩笑么?

    “劳烦刘将军稍等片刻,东珠她稍后便来。”

    刘彧依旧低眉道:“遵命。”

    他顺从地应着,和那些宫人无甚差别。如果刘彧能在这一刻看她一眼,只一眼,一定会看到她的笑,笑得凄冷、笑得孤寂、笑得落寞。

    她定定地看着他,毫无避讳,固执的她想看清他的眼睛,是不是还暗含着当初说出那句“任凡世清浊,为你一笑倾覆”时的坚定不移。可他偏偏没有,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

    他是真的忘记了,还是明明记得而不想兑现?心底泛起三分哀伤三分失落其余的只有隐隐的疼痛。

    倔强中仍抱着一丝侥幸和希望,想要的不过是他的一句解释,即便是听他亲口断送了这段过往也好。

    “当初与将军在这里初遇,没想到今日会在这里告别。”文絮抬头眯着眼睛望了望头上沙沙作响的黄叶,笑容清浅安然,“还记得在祭月宴上有幸领略将军的诗词文采,不知将军愿不愿意赏三分薄面,与文絮赋诗一首?”

    刘彧双眼似有繁星投影,他很想告诉她这里并非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和她的第一次相见恐怕她早已经忘了。

    但是他知道她在等他,一直在等他,等他带她离开金丝而铸却无人情的王宫。今日她终于可以逃离,只是带她离开的,不是他。

    不是,他!

    他的左手紧紧握住腰间的佩剑,骨节突起。他本该一口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