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孙君、黄君地威望和影响。再加上我们日本方面提供的支持,我认为您是可以取得大选胜利的……”

    “我个人的地位并不重要,关键还是国家和人民,至于日本朋友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黄兴接茬道:“我和逸仙虽然有些名气,但我看来,秦时竹的威望也足够担任这一神圣职责了。他是辛亥革命胜利的主要功臣之一,后来又指挥军队反击俄国入侵。并收复了一定的权益,现讨袁革命地胜利又是他一手缔造的……我们不参加大选,一方面可以减少竞争,营造一个团结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们革命党人光明磊落、一心为国的做派,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显示我们的存嘛!”

    “两位的胸襟非常让我钦佩,我倒是真的希望国如你们两位所描绘的那样迅速展起来。”头山满压抑住心地不爽情绪,话里有话地说。“不管怎么样,我们日本始终是革命党人的坚强后盾。”

    “谢谢您的大力支持。”

    “祝愿两位一路顺风。”

    事实上,日本政府本身的心态也是矛盾的,山本权兵卫上台后,虽然是军人背景地内阁。但强硬色彩上并不是很浓,作为海军派势力,可以说折衷了宪政政治家和军国主义者的内阁。大正伊始,日本出现了要求民权、缓和的社会动向。山本内阁不能不考虑到民间的这一需求。况且,袁世凯政府被打倒,无论是左翼地民主人士,还是右翼的强硬分子,认为对日本都是有利的,日本人心,袁世凯始终是一个具有浓郁反日色彩的国人,这一点完全和秦时竹或者孙山不同。

    当然。日本方面基于其一贯的侵略立场,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丝机会攫取华权益的,秦时竹的上台掌权和国暂时性的动乱都让日本方面认为有机可乘,由于日本本身地国力限制和英日同盟的大气候,日本对于英国主导建立的列强体制还是持肯定态的,认为可以从获取一些好处。鉴于秦时竹以往曾经有过和日本方面的合作,以及北疆系和日本海军系统之间相对友好的关系,他们对于秦时竹为主导的国政府也基本持肯定态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日本就没有自己地想法。

    日本陆军出于长期和海军地不和以及对北疆国防军的戒备。一直有自己地小算盘,他们原本打算趁着护国战争激战正酣的时候出兵造成既定事实。但护国战争的迅速胜利让他们火取栗的计划破了产,关东军还没有动员完毕就得知袁世凯死了,陆军的野心也不得不暂时收敛。对他们而言,称心的局面于国陷入混乱和虚弱状态,秦时竹快速入主央并不是有利的局面。

    看到英国方面和以冯国璋为代表的北洋残余势力的接近,他们也认为有必要国内部扶持一支秦时竹的反对力量,因此便自然而然地把眼光投射到孙山等革命党人身上。头山满所代表的黑龙会其实正反映了日本军部,特别是陆军势力对华局势的复杂心态。他们也清楚地知道革命党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国权力的,但是能够给北京政府制造麻烦,压迫对方某些问题上的让步非得有这么一支内部力量不可,放眼于国的政治势力,除了北洋军残余势力就是革命党人还有一些力量了。因此,日本方面虽然为革命党人提供了暗地里的庇护,但从来也不是真正同情和支持国革命,他们初的目的是给袁世凯制造麻烦,现的动机则是给秦时竹制造麻烦。

    孙山、黄兴等人并没有切实认清这一点,黄兴还好,对于日本干涉国内部事务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孙山则是那种必要时候不惜日本干涉的狂热分子,他本质上不是汉奸卖国贼,但行为上有时候会不择手段,这是时代和眼界的悲剧……
………………………………

第002章 王霸之道

    第002章 王霸之道

    秦时竹当选临时执政的头两天,已走访了不少京城名宿,对杨、梁士怡、陆征祥、陈宦、荫昌等重要人物都进行了拜访,可以说成果丰硕。就杨等人而言,本来就对秦时竹的前景看好,只是碍于袁世凯之间的旧交情,不能也不愿事态还没有清晰之前表示好感,秦时竹的登门拜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台阶,而秦本人只字不提这些人袁世凯时期表现,也让这些心里还有些包袱的人放松下来。大家都是聪明人,对于国家和个人也有一些长远的期望,既然时代变了,主人变了,那么积极地适应这种变化应该是免不了的,这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都是有好处的,说到底,这些精英人物还是有经世济民的心态里面,并不原意自己的才能被白白浪费。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秦时竹当选临时执政后,杨与吴景濂、梁启超、秦时竹再就局势问题进行了探讨,地点选杨的家,四个人仿佛早已熟识的老朋友般开怀畅饮。

    酒过巡,气氛已经很热烈了,杨放下筷子,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复生兄聘请我为宪政顾问,我是乐意接受的,但有个条件,你必须听我的,否则,这个顾问不做也罢。”

    梁启超笑了:“复生莫怪,皙子就是这副名士派头,狂傲不拘,袁公世时也是这样……”

    秦时竹也笑了:“皙子的大才我多有听说,眼下看来果然名不虚传,我也深知,没有卓识高见是不敢此议论的,时竹愿洗耳恭听。”

    杨拍手道:“好好,先敬执政一杯。”

    秦时竹也是半开玩笑道:“我闻项城时。身边亲信多有诋毁皙子处,但袁不疑,虽不能重用,仍然礼遇有加,我如今刚刚入主枢,前任的这点气还是有的。”

    “复生兄,说来惭愧,项城掌权。虽然对我礼贤下士,但真正能听进去的话语却不多,我满腹王霸之学不得舒展,苦闷只有自知。”

    “哈哈哈,好个怀才不遇,不过五大臣考察报告可不是怀才不遇的结果?”当年清廷为了预备立宪,派遣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但个个都是酒囊饭袋之徒。只知走马观花,哪里有什么建设性意见?后没办法只好通过秘密渠道让梁启超和杨来撰写考察报告。因此,慈禧做梦也没有想到,她所津津乐道地预备立宪,实际上出于她痛恨的维党之手。

    “这必定是秉三告诉你的往事不提也罢。若是真能听我的,清室岂有退位一说?”杨连连摆手,“不知秦执政欲行王道乎?欲行霸道乎?”

    “王道如何?霸道又如何?”

    “所谓王道,自然以达之政治体制为依托。以理服人,自内而外完成对国的改造;所谓霸道,则是凭借手军权强力推行,以力服人,自上而下完成对国的改造。两者可谓殊途同归,王道耗时久,难大,但效果也长远;霸道耗时少。难小,但效果也要差……”

    众人都竖起耳朵听着,杨接着说下去:“从目前的情况看,王道地时机成熟了,但条件不具备,霸道的条件具备了,但时机不太有利。”

    “愿闻其详。”

    “目前共和民主深入人心,护国讨袁本身就以道义口号相号召。可见人心向背。但国无西方之宪政体系,无达之法律传统。实现王道困难重重;从霸道的角看,国防军兵强马壮,国内任何一派都不是对手,但倘若唯凭武力,恐不能服众,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释推翻袁项城的合法性依据,因为那样就是用一个的军事强权来代替另一个军事强权,何苦这番折腾?”

    “皙子高论,时竹佩服,以你的眼光看,我是实行王道好还是霸道好?”

    “虽然与我而言王道霸道都有良策,但结合世界大势,我看还是王道稍佳。”杨说到这里,狡黠地一笑,“就是复生兄本人,恐怕也是倾向于王道。”

    “何以见得?”

    “将兵锋收束于山东、河南一线可见一斑,倘若要行霸道,必然加速推进,完成一统,不知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秦时竹爽朗地笑了:“知我者,皙子也。王道虽难,终究是千秋伟业,我倘若不能完成,还有后人可以继续,霸道虽易,却是沙丘城堡,我若有不测,则华重陷于动荡也……两相对比,不得不慎重,我绝不因一己之私贻害万民……”

    吴景濂清了清喉咙:“皙子的话是非常有道理地,我也认为王道比霸道要强,但你为何说王道的条件不具备?还缺什么条件?”

    “宪法,特别是一部有力的宪法。”杨站起身来,原地转了个圈说道,“袁项城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暗杀宋教仁?本质就是因为宪法,因为临时约法规定了总理有权,总统无权,这是爱权如命的袁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