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势-第10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认为95以上都已成熟了,接下来的是实施问题。今天召开总统办公会议,就是希望诸位对计划进行审议,然后形成一致意见,如果意见分歧太大,那就要付诸表决。总之一句话,12月31日前,计划一定要通过,我元旦国情咨要向社会公布――个别细节可以再协商,但大体框架一定要出台。”

    众人都是一片肃然,他们明白,今天终于到了表态站队的时候了,总统已没有耐心再等待下去,很多人都忐忑不安,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虽然有关的内容已经或多或少听到了一些,但全部计划并不是很清楚,事实上,大家也不是搞经济的专家,要紧的还是政治。究竟是跟总统保持一致还是与总理保持一致呢?

    只见杨打了一个电话,总统府机要秘书就推着件车过来了,每个参会成员都接到了一份封着火漆,标明“绝密”字样的件,下面还标注着提醒:会议材料,会使用,会后回收。每个人拿到手后都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唯独角落里的三等秘书没有拿到――他本来没有参会资格的嘛,自然也不会特意为他准备材料。葛洪义看了眼急得满头大汗却又不敢声张的润之,笑了:“皙子,给你湖南老乡来一份。”

    杨一拍脑门,通知机要秘书紧急加送一本过来。

    “诸位,件很长,涉及面很广,请禹次长给大家讲解一下。”

    禹之谟清了清喉咙,开始讲解起来:“本计划的核心,是促进国家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展,通过一系列手段,达到农轻重比例相适应、相协调的结果,实现产业升级、经济繁荣。时间跨涵盖从民国十年到民国十四年的五年,其核心、要紧的是99个项目……项目开始是74个,后来又增加到118个,经过反复论证、调整,后确定为99项,范围包括军工、煤炭、石油、电力、化工、机械、冶金、钢铁、纺织、医药、铁路和各类基础建设,件上指明了大体建设位置与展规划……”

    众人一看果然如此,99个项目除了军工项目说的比较含糊以外,其他都明确列了出来,例如:

    山东建第三个油田,总产量比延长、玉门加起来还要大,短期规划1000万桶一年,期规划3000万桶,远期规划5000万桶;

    浙江宁波、上海金山、山东青岛建石油化工基地,扩建秦皇岛石化基地,年消化能力短期规划1亿桶,期规划2亿桶,远期规划3亿桶;

    铁路建设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以“三横纵”为骨干铁路体系,所谓三横,一是指从海参崴到托木斯克的原西伯利亚大铁路,这一段要改成标准轨距,加设复线;第二横是从天津开始到天山,骨干是原来的京绥铁路,主要是向西延伸;第三横是从连云港开始的陇海铁路,骨干已经建成,同样需要延伸到亚地区;纵第一纵是所谓的南满铁路,主要是建设支线,第二纵是与西伯利亚铁路形成“t”形,经过库伦,南端一直到广州的铁路,这是包括了京库、京汉、粤汉三条,同样需要加设复线;第三纵是从天津出,包括胶济、沪杭内,预计至少延伸到厦门,主要走向与海岸线一致,同时还要江西境内增添支线;第四纵是从天津出,经津浦线,然后再往安徽、江西境内贯穿,后到广东汕头;第五条是从山西大同出,走同蒲路,南下过西安、重庆、贵阳、南宁,后到钦州港出海;第条是从兰州南下,过天水、广元、成都、昆明,一直与滇越铁路相接……

    众人一页页翻下去,整份规划内容翔实、论证充分、规划明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纲要。他们当然不知道,为了这份规划,何峰和葛洪义等人用电脑将国十二个五年规划查了个遍,再结合苏联当年援建的156项目以及苏联二战以前五年计划的梗概,再不明确才有鬼了,就连唐绍仪等不赞同秦时竹用“需求扩张”理论来解决经济问题的人,也由衷地认为这是一份好计划,真要是全面实现了,不敢说与英法美相媲美,超过日本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禹之谟还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阐述整个方案:“根据初步概算,一五计划总投资100亿华元左右,预留15亿的增补费用,其政fu直接投入30左右,大约30…35亿元,主要包括各军工、铁道、港口等基础设施,政fu直接投资部分允许一部分民间企业投入,但比例不超过三分之一,不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其余投资约70…80亿左右,由民间资本投入,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但比例不超过45……本来99项目整体预算200亿左右,但由于德国战败,大量设备资产二手价的基础上再减价出售,同时技术支持与售后保障也大幅降低,因此可望实现极低价格的建设。除99个重点项目以外,涉及到政fu投入的还有一系列农业、林业、水利、教育、科研、交通等,预计整体也不少于30亿,即便扣除一部分民间资本,财政5年间需要投入约50亿左右,央和地方按照7:3的比例承担。根据测算,3年以后每年可拉动国民经济200亿元,5年以后可拉动300亿元……”

    “你的意思是说,央财政未来5年每年需要持续投入7个亿以上?”唐绍仪来不及考虑多,只抓住这个关键点。

    “7个亿只多不少。”

    “那么……”唐绍仪转过头去问梁士诒,“燕荪兄,你认为财政可以今后5年额外再支持7个亿么?”

    唐绍仪的问题,问到了整个计划的核心,禹之谟刚才提到了全盘计划,所有内阁成员阅览以后认为,无论99个核心项目也好,还是农轻重各产业一系列投入也好,都是国展所必须的。关键的问题是,国目前的局面能支撑住这样一个庞大而全面的计划么?国有这样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现么?从长远来看唐绍仪绝不怀疑,国是世界大国,无论人口还是疆域,当然应该有如此庞大的工业基础为依托,但15年的时间实是太短了,短到令人难以置信。可偏偏总统为什么非要坚持这么快呢?按部就班不好么?难道总统还有别的什么企图么?

    没等梁士诒回答,禹之谟先来了一句:“99个核心项目的民间投资部分,问题不大,北方财团预计将投入50亿,国内其他财团,也将进行相应投资,现关键就于政fu……”

    众目睽睽之下,梁士诒的回答也格外慎重起来,斟酌了半天,他吐出一句:“有困难,但基本上可以实现……”

    “哗”地一声,会场立即开始交头接耳起来,这个回答太不同寻常了,如果财政部认为央财力可以负担,那计划通过的可能性就90以上,因为民间投资那部分已压根不必担心,只要政fu点头,计划就能放行。

    梁燕荪是点了头,但他点头的底气和依据何呢?

    ……
………………………………

【第018章】 一五计划(3)

    一五计划

    梁士诒的回答一出口,唐绍仪就知道,坏了!今天的事情邪门了。

    他的老脸涨得通红,很想站起来大声指责这位号称“财神”的梁总长信口开河,又仿佛被抽去了气力,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只有脑子飞速运转,梁士诒说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清清楚楚地问过梁士诒关于未来五年的财政推算,对方也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未来五年,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和波动,财政基本上能够保持弱平衡。为了强化预算,渡过难关,唐绍仪不惜多次召开会议,上下奔走,终于劝说军方将年军费保持35亿的规模不变。按照唐绍仪的想法,倘若财政能保持微弱平衡,则就将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下的几亿财政盈余投放出去,再带动一些民间投资实现产业升级,按照他设想的规模,财政投入无论如何也就每年1个亿的标准――15元就能维持京畿地区一家四口人一个月小康生活的时代,1个亿已经能做很多事情了。可为什么平时口口声声财政微弱平衡的梁燕荪到了会上却一口咬定基本能够实现呢?

    这当有什么企图?或者,有什么自己不明白的特殊之处?可想来想去,都理不出个头绪来,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梁某人媚上,迎合总统。或者干脆说,是总统授意他梁某人这么讲。

    越是这么想,唐绍仪越是觉得自己脑瓜子疼,感觉局面又回到了1913年初那个坏的时候――那时候袁世凯喜怒无常,一方面怀疑他唐某人的忠诚,内阁用梁士诒、赵秉钧来架空自己,另一方面又恣意妄为,无视总理职权擅自号施令,终只能逼得自己从总理这个位子上卸任。仔细想想,又觉得局面比1913堪忧,7年前袁世凯只是无视《临时约法》乱来,7年后秦时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