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死又何益这为关羽体面下台铺下了第一道台阶。
这时,关羽也就不沉吟了。
接着,张辽又抛出了三便:即投降曹操,”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
按照张辽的逻辑,降了曹操,倒是忠义两全为关羽体面下台铺下了第二道台阶。当然,关羽也不是傻子,如果就踏着张辽抛出的两道台阶下台,不只有**份,而且有损声誉。于是他煞有介事地提出三约。
他说:”一者,我与皇叔设哲,共扶汉室,如今我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三者,但知皇叔去向,即便辞去。”
如今,宁死不降的念头已经打消,剩下的只是讨价还价了。他提出的三约,实际上是为自己体面下台铺设的第三道台阶。
从三罪,到三便,到三约,三道台阶已经接通,只等曹操点头,关羽就风风光光地下台了。现在好了,关羽既保全了生命,又保持了忠义的美名;曹操免了一番厮杀,又收降了一员大将,这叫做各有所得,各取所需。
不过,他们都得感谢一位善于架桥搭梯的语言大师张辽。
巧劝谏
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太后执政。秦国趁机进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表示:必须以长安君作人质,才肯派兵。长安君是太后的爱子。
太后不同意,大臣反复劝谏,太后公开地对臣下说:”有再敢提出叫长安君作人质的,我就要唾他的脸。”赵国形势危急。怎样才能用语言来打破这个僵局呢
太师触龙表示愿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
见到后,触龙道歉说:”我的脚有毛病,实在走不快,好久没有见到您了,我私下原谅了自己。但又恐怕太皇玉体有所不适,所以很想来看看你。”
触龙表白自己并不是为劝谏而来,太后的怒气消了三分。太后说:”我现在全靠坐车。”
”每天里饮食没有减少吧”
”靠喝点粥罢了。”
触龙说:”哎呀,我的胃也很差,我勉强散步,每天走三四里,以便增加一点食欲,调和一下筋骨。”
”我可没有这个时间啊”太后说着,满脸的怒气又消了三分。触龙又说:”我有一个孩子,叫舒祺,最小,不成气,但是我老了,心里却疼爱他。
希望能让他补充到黑衣侍卫的行列里,好让他保卫王宫,我是冒着死罪来向你开后门的。”太后会心地笑了,完全解除了戒备。
”好哇,多大了”
触龙说:”15岁了,虽说还小,我总想在自己死去之前来拜托您。”
太后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乐了,禁不住说:”男子大丈夫也心疼小儿子吗”
触龙说:”比妇女们还疼爱”
太后笑了:”不,妇女们爱得特别。”
触龙说:”我觉得太后爱燕后,就超过了长安君。”
太后说:”你错了,哪里比得上长安君。”
触龙款款地说:”父母爱子女,要替他们作长远打算,您老人家送燕后出嫁的时候,哭得多难受呀可是在祭祀的时候,却说:”不要让她回来。这并不是不想她,而是为她的长远利益着想,希望她的子孙永远在燕国为王。””是呀。”说得太后也激动了。
”这才是真正的爱呀”触龙长长叹了一口气,”可是你对长安君呢
您给了他尊贵的地位,肥沃的土地,贵重的宝物,却不让他及时地为国家建立功勋,一旦太后作古,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打算不够长远,所以我说,您对他的爱不如燕后。”太后这时才如梦如醒:”对呀,触龙你真行你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计困孔夫子
阳货是春秋时期鲁国季氏的权臣,也是一个善于拉帮结派的小人。有一次,他想拜见孔子,孔子却避而不见。于是他就送给孔子一只烤熟的小猪。
按照当时的礼节,”士”不应该在家里接受”大夫”的礼品,于是,聪明的孔子瞅着阳货在家的日子去回拜。不料,冤家路窄,他们在路上相遇了。
阳货胸有成竹地向孔子展开了语言攻势:”一个人胸怀仁义道德,却不愿意拯救他迷乱的祖国,这能叫做仁吗”
孔子说:”不能。”
”一个人胸怀救国救民的大志,却又屡次错过时机,这能叫做智吗”
孔子说:”不能”
阳货得意地笑了:”日月在天上不停地转,时间不等人哟”阳货是很会说话的。孔子一贯标谤”仁”、”智”,阳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而且步步为营,迫使孔子在气势上、语言上就范。当然,语言的屈服,不是内心的屈服。于是,阳货又在年龄上大做文章,迫使孔子在心理上也就范。
孔子那年接近50岁,无怪孔子听了,怅然若失,最后,舒出一口长气说:”是啊,我应该出来做官了。”
一个清高的圣人,就这样栽倒在一个龌龊的权臣手里。
孔子终于出仕于鲁了,这不能不说是阳货的胜利。
委婉的表达
1972年5月,尼克松访问苏联,双方就限制战略核武器进行着艰苦的谈判。休息时,勃列日涅夫对尼克松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农民,要徒步走向一座荒僻的村庄。他知道方向,但不知道距离。可巧前边的桦树林里有一位樵夫,他问:”老爹,到前面的村庄还要走多久呀”
樵夫耸耸肩,摆摆手说:”我不知道”
农民倒抽了一口冷气,把褡裢换了个肩,撒腿就走。才走几步,后面的樵夫叫了:”顺着道儿,再走15分钟就到。”
农民感到莫明其妙,转身问樵夫:”那你为什么刚才不说呢”
樵夫徐徐地笑道:”那我先得看看你的步子有多大呀”
这个小故事里的外交信息量很大:1限制战略核武器的方向,我们认为是正确的;2进程还不清楚;3美国必须先有诚意,迈开步子;4我们再根据你们的步子大小速度,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反之,如果你们不先迈开步子,要我们先迈步,那不可能。
尼克松领悟点点头,笑了。
如果直接了当地说:”限制战略核武器,先得看你美国的步子多大,我们再考虑,”势必导致谈判的破裂。
奇特的标准
常辩有常辩的标准,奇辩则往往蕴含奇特的标准,它也是人们进行合理选择的依据。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你与皇帝的区别是什么”
”皇帝是自己**的奴隶;而我是它们的主宰。”他答道。
这是以意志力的强弱为标准。
法律要惩罚坏人,但是,有个被判了罪的被告自不甘心地问:”法官,这个世界上有人没做过坏事吗”
法官:”没有。”
被告:”那为什么只处罚我呢”
法官:”你搞错了,并不是处罚你做坏事,是处罚你做坏事被抓到了。”
这是以已知事实为根据。
清人袁枚,号随园居士,是当时有名的风流才子。袁枚曾用前人的一句诗:”钱糖苏小是乡亲”,刻了一颗印章,有一次,一位尚书大人路过金陵,向袁枚索取诗册,袁枚遵命送给了他,并且不经意地盖上了那颗印章。苏小小是个妓女,引为乡亲,这还了得。于是那尚书便对袁枚大加呵责。袁枚开始倒觉得过意不去,便向他道歉。谁知这位大人竟喋喋不休,弄得袁枚索性板起面孔说:”你以为这印章不伦不类吗在今天看来,自然您是一品官,苏小小是低贱的。只怕百年以后,人们还只知有她,却不知有您了。”在座的客人被他说得眉开眼笑。
这是袁枚以”百年以后”的知名度为标准。
钟毓钟会兄弟
钟毓是钟会的哥哥,兄弟俩自小聪颖。据世说新语载: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言辞之妙,传为佳话,以十余岁小儿,初见皇帝,况魏文帝曹丕又负有文名,所以诚惶诚恐在所难免,但以小小兄弟,于对答之中既见善辩之才,又恰到好处地奉承了皇帝,这就十分难能了。
又记:”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