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有人把此事讲给秀才徐文长,徐文长大为不平。他找到了这个戏班子,自告奋勇要求担任演秦桧的角色。知县本以为一顿棍棒,给戏班子一个”下马威”后,银子会马上送上府来,不料事与愿违,非但银子分文不见,反倒又有人在演秦桧了。知县大为恼怒,又吩咐差役把演秦桧的人带到堂上。
此时,戏班里慌成一团,徐文长却坦然自若。他向大伙如此这般一说,便不脱戏装,头戴秦桧的相帽,身穿秦桧宰相袍,大摇大摆进了衙门。县官已等候多时,徐文长一进大堂,他就大喝一声:”大胆奸贼,众人快给我拿下。”徐文长也大喝,一声:”我乃当朝宰相,大胆知县,还不下来参拜。”
众衙役见了这一帮人,都呆住了。县官无奈,只好让位给徐文长,自己真去参拜。徐文长一拍惊堂木:”大胆知县,早有通知,竟然怠慢本官,来人,给我重责50大板。”他手下扮演衙役的立即走上前去,把知县打了50大板,为戏班子的人出了一口气。
奇妙的类比
墨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其政治上主张和平、友好。当他听说楚惠王要攻打宋国就前去说服他。墨子就采用启示型提问的方法。墨子问楚惠王:”听说有这样一个人,自己有华美的车子不坐,却要偷人家的破车子坐;自己有绫罗绸缎不穿,却穿着偷来的破衣烂衫;自己有鸡鸭鱼肉不吃,却偷吃邻居的糟糠烂菜,你说这算什么人呢”楚惠王觉得好笑,脱口道:”这个人必定有鼓吹偷窃的毛病。”墨子即而大讲楚国地大物博,宋国地狭物贫,并推出一个结论:”你要攻打宋国,岂不也和偷盗者有相同的毛病。”致使楚惠王理屈词穷,听从了墨子的劝阻,放弃了对宋国进攻的打算。
不烦寸铁谈笑解围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叫晏婴,尊称晏子,他个子长得矮小,足智多谋,机智而幽默。
一次,齐国一个人得罪了国君齐景公,齐景公勃然大怒,命令武士将那人绑在殿下将其肢解,谁敢替那人求情的定斩不饶。这时晏子前去左手抓住那人的头,右手磨刀,并仰面问齐景公:”大王,古代贤明的君主要肢解人,大王知道从哪里开刀吗”齐景公一听,急忙离开座位,挥手说道:”算了吧,把他放了,过错在朕。”
当时齐景公经常动用酷刑处置人。因而市场上出现了卖刖刑一种砍掉脚的酷刑人穿的踊,一天,齐景公问晏子:”爱卿,你府上离市场很近,你知道市场上卖的货物中,哪一种贵,哪一种贱吗”晏子回答说:”大王,依微臣看砍了脚的人穿的鞋贱。”齐景公一听,马上意识到晏子是指责他使用刑法残酷而频繁,自此以后,齐景公便很少使用酷刑。
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国君主知道晏子要来,事前便与近臣商议借机戏弄和侮辱晏子。晏子进宫后楚王故意站着同晏子谈话,并安排武士押了一捆绑着的人从楚王身边走过。于是,楚王便问晏子:”请问晏大夫,你知道他是什么人吗”晏子回答说:”回大王,他是齐国人。”楚王又问:”他犯了什么罪”晏子回答说:”他犯了偷盗罪”楚王又问:”齐国人是否本来就是盗贼”晏子回答说:”大王想必听说过,江南有一种桔子树,但把它移栽在江北,却变成了枳也叫枸橘,黄绿色,味酸苦。因为土壤不一样,所以发生了变化。而今齐国人在齐国并不偷盗,是因为来到楚国后才偷盗的,大概是楚国本来就是如此吧”后来,楚王深有感触的对下臣说:”凡是圣明贤能的人说话,不要口出戏言,否则,反遭羞辱。”
晏子离开楚国后,又到了吴国。吴王夫差叮嘱传令官:”朕听说晏子能说善辩,精通礼仪,尔等陪同时,必须当着晏子的面,称朕为天子。”第二天,晏子去拜见吴王,传令官便高声喊到:”天子请见。”晏子感慨地说:”本人受命于我的国君出使吴国,万没有想
………………………………
第52节
到走进了天子的述宫,请问吴王还在吗”吴王一听,急忙出来说:”该死的传令官胡说些什么晏大夫别理他。夫差请见,夫差请见。”说罢,吴王只好向晏子行诸候礼。
后来晏子出使楚国。楚人见晏子长得矮小,便想侮辱他,故意在大门开了一道低矮的小门,请晏子由此进入。晏子知道是在戏弄他,不但不从小门进去,反说道:”这门是出使狗国的人进出的,我是出使楚,岂能从这小门进去”楚人没法,只好让晏子从大门进去。晏子见到楚王后,楚王问:”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回答说:”大王,齐国地广人多,张开衣袖即可组成帷障,每人挥一把汗就如同下雨一样,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又说:”既然那么多的人,为何派你这样的矮人作使者”晏子回答说:”大王,凡是齐国受命出使的人都各有其使主,使者中的贤者,出使贤明的国家;使者中不肖者,出使不尚的国家。鄙人是最不肖的,因此出使贵国。”楚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机智的小男孩
英国有一个小男孩到一家面包店买了一块两便士的面包。他觉得这块面包比往常买的小得多,便对老板说:”你不认为这块面包比往常的要小一些吗”
”哦,没关系。”老板回答道:”小一些,你拿起来就轻便些。”
”我懂了。”
男孩说着,就把一便士的钱放在柜台上。正当他要走出店门时,老板叫住他:”喂,你还没付足面包钱””哦,没关系。”小孩有礼貌地说:”少一些,你数起来就容易些。”
苏代一语破天机
战国后期,秦国强大,六国弱小,纵横家非常活跃,主张联合六国,共同抗秦的,叫合纵派;主张交好秦国,保境安民,叫连横派。有一次,赵燕两国发生边界纠纷。赵惠文王自恃兵力强大,准备攻打燕国,燕昭王也不甘示弱,积极备战。这时候,合纵派的代表人物苏代匆忙地赶到了赵国。他说:”我刚刚从易水经过,看见一只河蚌,张开蚌壳晒太阳。”苏代漫不经心,缓缓地说。
”突然,飞来一只鹬鸟,伸嘴就啄开了河蚌的肉。河蚌赶忙闭壳,又牢牢地夹住了鹬鸟的嘴巴。”
”后来呢”惠文王已经被吸引住了。
”后来,鹬鸟骂道:”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叫你变成个死蚌。””河蚌也反唇相讥,忿忿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叫你变成个死鹬。””它们相持不下。恰巧来了一个渔夫,毫不费力,就把它们一块捉走了。”
苏代词锋一转,对惠文王说:”我听说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国也在准备迎战,燕赵久久地相持不下,我恐怕强大的秦国就要变成坐收其利的渔夫了啊”
赵王如梦方醒地说:”我不再打燕国了。”
一个巧妙的比喻,就化干戈为玉帛。在这段寓意深刻的小故事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纵横家言词的风采。
三罪、三便到三约
在我国,下台梯架得最漂亮的,数三国演义中的张辽。那时候,刘备大败,存亡未知;关羽被困在一座土山上,进退无路。但是,要叫耿介,傲岸,以忠义自诩的关羽投降,谈何如易张辽一到,关羽就先发制人:”文运欲来相敌么”张辽说:”不是”
”来作说客么”
”不是。”
”那么,是来帮我的了。”
”也不是。”
关羽奇怪了:”都不是,到我这里来干什么”
张辽说:”我只想告诉你,刘备不知存亡,翼德不知生死,昨夜下邳已破,刘备的家眷都已落入曹操之手。”
”呸你去告诉曹操,我虽处绝地,视死如归。”
张辽知道,关羽是个很讲面子的人,对这样的节烈之士,与其用虚言蒙哄,倒不如用大义相责,给他一个冠冕堂皇的阶梯。
”死有什么了不起,你就是死了,也犯了三条大罪。”张辽说,”当年刘备与你结义,发誓同生共死,现在,刘备刚败,你就要战死,倘使刘备复出,想要你帮忙而不可得,你岂不是负了当年的誓言这是一;刘备把家眷托付给你,你一死,二位夫人依靠谁人你辜负刘备之托,这是二;你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想与刘备共同匡扶汉室,却总想用死来成就匹夫之勇,这是第三条罪状。”
按照张辽的逻辑:死了,既不能帮刘备,也不能救二嫂,算不得”义”;还不能扶汉室,也算不得”忠”不忠不义,死又何益这为关羽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