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战神探-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打起精神,不要丢了,噶尔氏的尊严!”

    “是!”

    很快,寂静的小院被一队稍显蛮横的甲士占据了,众星捧月下,元郎君走了进来。在堂间接受了论赞婆父子的拜见,瞥着满脸朽态,垂垂老矣的吐蕃贼酋,问道:“你,就是论赞婆?”

    论赞婆也稍稍打量着元徽,年轻英武、自信强势,这是论赞婆最直观的感受。不过在元郎君审视的目光下,论赞婆也不禁感到些不自在,然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应道:“正是罪臣。。。。。。”

    “陛下还未出具对尔等的具体处置意见,你还称不得周臣。”嘴角一咧,元徽随意地说道。

    “大帅说的是,在下失言了!”见元徽“挑刺”,论赞婆脸上老皮抽搐了几下,赶紧换了个自称。

    注意这老酋低眉顺眼的表现,元郎君站起身,走到其面前,幽幽然地感慨一句:“过去三十年,你们噶尔氏兄弟,执掌吐蕃军政。钦陵主内,你主外,屡屡领军侵我中国,杀我军民。原以为是怎样一个凶神恶煞,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苍髯老朽,有些让人失望啊!”

    元郎君的语气中有讥讽之意,论赞婆闻之身体微绷,随即便释然,垂下头,语气间满是苦涩,摇着头:“彼时各为其主,在下不敢不尽力。如今,在下已是迟暮之年,又为丧家之犬,只求得一栖身之地,子嗣传迭。若天朝欲治纠前罪,在下愿伏首。。。。。。”

    这论赞婆显然是“汉化”极深的,一口中原官话说得很标准,若不是他那身服饰,绝看不出是个吐蕃人。

    见其神情落寞,姿态放得极低,元徽脑中只恍过“英雄迟暮”这个字眼,于吐蕃而言,论赞婆确实算得上英雄。不过于大周军民而言,彼之英雄我之仇寇,足以诠释。可惜,女帝想要的,便是当初的大敌臣服于脚下,那种成就感,足以满足其虚荣心。

    思及此,再见着老实的论赞婆与其身边惴惴不安的后辈、随从,元徽忽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他虽然时常无聊,此时却也无心对这老酋冷嘲热讽了。

    随意地摆了摆手,元徽淡淡道:“大周海纳百川,陛下更是德被万古,你若诚心来归,我天朝自有收纳的容量与气度。陛下已有意,让你一家,去洛阳觐见!”

    听元徽之言,论赞婆大松一口气,转身面朝东面,感动地疾呼:“皇帝陛下真圣天子!”

    “不过,你出发之前,本帅却有些问题想要问你。”默默观察着其表演,倒是有趣,待其表演结束,元徽方才说道。

    “大帅请说,只要在下知道,无不可言。”有些夸张地拭去眼角的泪水,论赞婆躬身应道。

    屏退旁人,独留论赞婆一夫,元徽向他打听着吐蕃国内的情况,尤其是军政情况。果如其言,论赞婆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

    从其言,这些事情,郭元振也问过。。。。。。

    随着论赞婆的介绍,元徽对吐蕃此时的情况,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果然,论赞婆还是很有用的。

    “在下此番投效大周,带来了一份礼物,原欲献给大周天子,现在想来,对您的用处或许会更大!”在元徽消化所得之时,论赞婆忽然说道。

    闻之,元徽一下子来了兴趣,问道:“什么?”

    在元徽的注视下,论赞婆站了起来,伸手解下外服,又脱下内衬,用力扯开,自其中掏出一份薄丝布,呈给元徽。

    摊开一览,那是一份地图,论赞婆在旁解释着:“这是吐蕃国内的城池、隘口、道路情况,以及各地兵力布防图示。。。。。。也许内乱之后,会有些变化,但想来对大周,还是有用的。”

    岂止是有用,简直是有用,元郎君两眼放光,瞥着这老酋,总觉这桥段极其类似“张松献图”。

    拿起手中地图,元徽语气都柔和了不少,轻笑道:“我原本对尔等来投还心存疑虑,但有此图,可显足下诚意。。。。。。”

    英俊的面庞几乎笑成一朵菊花,元徽起身,指着论赞婆的穿着,温和地提醒道:“既入大周,当为周臣,穿中原服饰。去洛阳面圣,这身衣服,还是趁早换掉。”

    元徽这说法,也是说变就变了。

    “是,多谢大帅提醒!”论赞婆身体则是彻底放松下来,谨慎地应道。

    论赞婆的目光瞥向元徽手中的地图,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之情,然而一思及国内赤都松赞对噶尔氏的血洗,眼神又坚定起来。

    仇恨的力量是强大的,有的时候,足以让一个人放弃心中的底线与坚守。

    元郎君,则没空理会论赞婆的复杂心理了,离开院落,继续研究那张“宝图”去了。


………………………………

第493章 目标:石堡城

    当日,元徽便令蒙令卿派了一队骑士,“护送”论赞婆父子及少许投效的吐蕃贵族前往洛阳,待遇比起初时,可要好许多。

    至于虽论赞婆同来的千余士卒,则暂时被收编了。

    而元郎君则将郭元振、蒙令卿、薛讷三人召至使府,掏出“宝图”,与其分享。初时,只瞄了一眼,郭元振便来了精神,比起昨日完全换了副嘴脸,稍显急躁地探过了头。连薛讷两眼都不禁放光,一向僵硬的面庞线条都柔和了许多。

    这张图,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并不是各处关隘的兵力配备,如论赞婆之言,这些都是可变的。反倒是,那些城池、关隘所在,地势、气候,以及探明的道路、小径。

    于中原而言,吐蕃那大片国土,从来都是神秘而模糊的,虽知其辽阔,但是具体如何,仍旧不为人知,仅凭几十年来偶尔往来与吐蕃的使者,实在难以窥其全貌。

    但有了这幅地图,至少从纸面上,终见其廓。尤其是那些表明的路径,备注的地理情况,实在有些吸引人。

    伐吐蕃,若一路莽过去,绝对会在那高山绝岭间撞个头破血流。但有道路指引,虽然同样困难,但难度仍旧大降,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绝对能从吐蕃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三位,有何感想?”一手撑在铜案上,元徽观察着三人的表情,轻声问道。

    “从来都是吐蕃侵我,我当反攻之!”郭元振直起上身,直接答道,眼神中闪着锐芒:“得通道路,或可趁势进击,一一雪前耻!”

    注意着郭元振的目光,这厮说话时分明在瞄着吐蕃的都城,逻些城。显然,郭元振其志不小,不过想打到吐蕃都城,却是异想天开了。

    “郭都督壮心可嘉,但是切莫将事情想得简单了!”难得地,薛讷主动发表意见:“一张地图,并不能左右战事。大周之外,群山耸峙,险隘甚多,又有吐蕃人层层守备。纵使进攻,亦需一城一寨地去拔,岂是易事?”

    郭元振当然不会将事情看得那么简单,军争大事,他岂会不审慎,只是被薛讷这么一说,面子有些挂不住了,当即驳斥道:“自古以来,就没有徒据险要,便能守国的。但得十万猛士,必可克关夺寨。”

    “吐蕃亦有兵数十万,郭都督何以如此藐视之?”薛讷神情平淡,淡定反问。

    “彼辈部落杂聚,乌合之众,岂能挡我陇上勇士?”郭元振这是有些不讲理了。

    吐蕃军力,当然没有其嘴里所说那么弱,否则此前也不会屡有败北之事。不过那是过去,现在,吐蕃国内可不一定有能替代噶尔氏兄弟的统帅之材。

    “耗费国力,牺牲士卒,去夺穷山恶水,不毛之地,实好大喜功!”

    “以攻为守,卫我国土生民,何过之有?”

    “”

    听二人争论,元郎君在旁兴趣盎然,当着吃瓜群众。至于蒙令卿,一脸懵逼,根本插不上嘴。但见薛讷脸色动容,声音中带着火气了,元徽方才拍了下铜案,止住二者的争执。

    瞥了瞥两人,方才开玩笑似地说道:“我等就不要于此纸上谈兵了,未有朝廷诏制,擅自掀起战端的罪责,我等可担待不起。”

    “从来都是吐蕃厉马秣兵以向东,难道我天朝军民,只能被动挨打应对?”闻言,郭元振顿时表示不屑,有点以偏概全的意思。

    目光微闪,郭元振瞟着元郎君:“不知大帅,有何见解。”

    显然,嘴里说的,不一定是心里想的,郭元振此时应该就是这样的情况。注意到其平静的眼神,元徽嘴角掠起,摸了摸自己下巴上性感的胡茬,淡然道:“其他暂且不提,但此城,却是可以主动出击拿下的。”

    目光顺着元徽的手指移动,发现其点在西南侧的石堡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