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这年头的闺阁妇女等闲干涉不了外事;想多少妻子明明知道自己的丈夫成天在外头鬼混;有几人真的敢管
第三;假如是沈嘉猷夫妇默许的怎么办就算不知情;这么多人知道人家儿子的丑事;心里能舒服吗一个不好;反而会怨恨她们多管闲事。
总之气氛瞬间冷却下来;彼此面面相觑;三女体会到了沈侃的两难处境;不说呢纵然不妥;然而说了也不妥。
看着沈沛文秀眉紧锁;四太太孙氏和沈沛薇几乎同时在心里松了口气;她们是真的不想牵涉在这趟浑水里。
孙氏叹道:“木已成舟;我想老爷子得知后又能如何呢也不过是大发雷霆一场;狠狠杖责于他;然后派人去把那位接进家来;还得一把年纪的亲自去叶家进行解释;难道堂堂沈家还能把一介弱女子撵出去吗”
“就怕把祖父气出个好歹来;再说岂能让他老人家去叶家请罪”沈沛薇也叹道。
沈沛文一脸忧愁;不知不觉;七八粒泪珠悄然滚到了胸襟上;幽幽说道:“万没想到大弟竟然如此不争气。罢了;这件事先放着吧;没的连累了你们;总之纸包不住火。其实咱们也就罢了;最可怜的是叶家妹妹;还没过门呢。”
孙氏劝道:“你也别失望;早晚的事而已;难道叶家小姐会反对丈夫纳妾与其终日让老大在外头胡闹;不如有这么一个人帮持。唉!就是不该这么小的年纪纳妾;事先也不知会家里一声;不该偷偷摸摸的。”
摇着头的沈侃看着这一幕;搁在后世的家庭;那得多大事啊而在古代纳妾本身不叫事;连女人都视为理所当然;唯独不能瞒着父母。
见沈沛文哭了;孙氏皱眉对沈侃说道:“全是老五的错;惹出来的麻烦;惹得你大姐伤心。”
“行行;是我的错。”沈侃一脸委屈;“这一场大祸;反正是跑不了了。”
沈沛文抬手抹了抹眼泪;说道:“不能怪他;他就是不说;迟早也会被旁人说出来。从事婶婶和沛薇就当不知情;等过几天;我寻个由头悄悄告诉娘亲;派人把沈仕找回来;当面把此事说个清楚。”
说完;沈沛文叹着气走了;沈沛薇急忙追了上去。
看着她俩的背影;孙氏摇摇头;明知不应该;免不了多多少少的幸灾乐祸。也是沈仕自小到大太优秀了;对比自己的儿子;做母亲的忍不住妒忌。
一个上进的学子公然未成婚先纳妾;固然家里不会把他怎么着;但是其风评也必不可免的会被贬低。一般而言;正常的读书人都会在三十岁之后;才会谈论纳妾与否。
名声受损非同小可;往小了说被人轻视;往大了说甚至可能影响到举业;因为瞒着父母长辈;一个不孝是铁板钉钉了;而孝道又是士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核心因素。
想大老爷不就是因为当年没能及时赶回来照顾老太爷;因而几次会试没能过关。反倒是三老爷;学问不及大哥;反倒凭借孝义二字被朝廷选拔做了官。
想到这儿;孙氏感到沈仕的作为实在不可理喻;叹道:“老大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世上匪夷所思的糊涂事多了。”沈侃也摇摇头;他何尝不是至今也没能想明白莫非沈仕对金凤是真爱
“木哥儿啊。”
“是。”
孙氏缓缓转过头来;深有感触的道:“你或许不清楚各房长辈之间的那些恶心事;今后你则不妨睁大眼睛好生瞧着;你几个哥哥屋里的妻妾争宠。婶婶先告诉你;贪恋美色是要遭到报应的;女人不是花花草草;不是你们想象中的可任意摆布;不信咱们走着瞧好了。如果你聪明;最好只娶一个媳妇。”
“侄儿记住了。”
话虽如此说;沈侃挠了挠头;心想甭说现代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饱受其苦的古代人又何尝不明白问题是当面对唾手可得的女人时;那得需要多大的自制力
孙氏看着他;叹道:“看来我是白说了。”
“没白说。”沈侃忙郑重其事;“侄儿承认也有好色的毛病;但是会尽力把持住;一辈子一夫一妻挺好的。再说我又没有功名;没资格纳妾。”
“哼!”孙氏顿时嗤笑;“没功名的纳妾还少吗罢了罢了;我对你一个晚辈说这些做什么;总之今夜良言相劝;你将来好自为之吧。”
“是;侄儿谨记在心。”
“好了;时辰不早了;你快点去应付完雨琴;尽快回去吧。”
“是。”
小书室里;沈雨琴得意洋洋的道:“我的戏演的不错吧答应我的礼物可别忘了。”
“多谢了;我明日就去给你买礼物。”沈侃轻笑道。
沈雨琴盯着他看来看去;好半响;说道:“五哥你真狡猾;今后我得小心你了。”
“至于嘛”沈侃苦笑连连;随即一声长叹;“我也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大哥的事隐瞒越久;一旦爆发;他贵为长房长孙无非被训斥;不然还能怎么样最倒霉的反倒是我这个帮凶!你几时见过主人挨打;爪牙无过的”
………………………………
第0026章 不欢而别
清晨;沈侃蹲在院子外的空地上;手里捏着泥土。
身处靠天吃饭的古代;最应该防备的就是灾荒;别小看了没有饭吃;人在饥饿的驱使下;什么恶事都做得出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沈侃喃喃自语的松开手;泥土瑟瑟掉落。
他对农业近乎无知;不会改良物种也不会研制化肥;也没兴趣发明所谓的高度酒、玻璃、香水等;更不会造枪造炮;不过他有他自己的办法;种南瓜。
南瓜很好伺候;无需占用耕地;就在眼前这一大片的空地就成;最好的地方是屋顶。种个几年;等深秋成熟;大的应该足有三四十斤一个;小的也不下十来斤。
沈家自是有一套储存粮食的法子;但沈侃还是想尝试一下。
其实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种了南瓜;不过在鱼米之乡的江南;但凡收成差不多的人家也不会拿南瓜当饭吃;当蔬菜或做点心;也吃不了多少;所以每年种的都不多。
根据以前看过的古书;沈侃打算将成熟的南瓜削了皮;切成块;用大锅煮个稀烂;然后拿去糊在竹篱笆上;犹如给墙刷灰一样。
今后年年如此;南瓜糊厚了硬了;便一片片的扒下来;堆放在仓里。等万一哪年遇上了灾荒;拿出来只要稍微加上点米;就能煮成粥吃。
当然这只是沈侃有备无患的一个想法;也没指望过能救多少人;成不成功的更没把握;但是不做做总觉得这心里不舒服。
这件事他谁也不打算告诉;权当闲暇时的消遣。因为村民们迷信;假如说真的成功了;不仅仅能够收买人心;还可以借菩萨显灵为名;来安稳住那时人心惶惶的灾民们。
做了善事;又同时保全了沈家安危;并提升自己的名声;这就是沈侃这些日子以来的盘算之一。
“过了正月就让金大娘来折腾吧。”沈侃拍了拍手;转身往回走去。
沈仕的事对他来说已然告一段落;就像大姐说的纸包不住火;帮着隐瞒绝对不行;时日越久麻烦就越大。
现在好了;透过与雨琴的一出戏;各房都知道了;也就是说全家人都被拉下了水。不管沈嘉猷夫妇会怎么办;哪怕有人跑出来揭发;反正沈侃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份子;罪责最小化;并且又能不得罪沈仕和金凤。
毕竟锦衣卫可不是沈侃胡诌的;原来前日孙家的孙文畊到底不放心;派人送来了一封信。
沉甸甸的人情;沈侃记在心里;近几日遂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不给王老三以可乘之机。
走着走着;忽见大房的小厮水生儿笑嘻嘻的跑过来;隔着老远叫道:“老太太请哥儿呢。”
“胡说;头前我才去问了安。是不是老大吩咐的你;诳我过去”
“大少爷为何要诳哥儿你呢”
沈侃观察他的表情;似乎不像有诈;又问道:“那什么事”
水生儿兴冲冲的道:“是县太爷来了;咱太爷不愿出面;这不老太太想叫哥儿去书房走走;看看县太爷为何而来。”
“县太爷来咱家了”沈侃非常吃惊;在这松陵的一亩三分地;七品知县不亚于土皇帝;他至今连县太爷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当然以自家老爷子的身份无需在乎后进;可以以年老力衰为借口避不见面;并不显得无礼。问题这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堂堂知县没事跑到沈家干啥
“大老爷在前面”沈侃拔脚就走。
水生儿追在后面;回道:“是二老爷。”
“二老爷!大老爷呢”
“也在家;不过县太爷指名道姓要见的是二老爷。”
“难怪了。”沈侃点点头;不怪派了大房的小厮来唤自己。
沈家前厅。
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