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文学艺术作品自身的艺术性如“文采”有相对**性,同衡量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标准,不甚相同。更何况一个作家的作品面广数量大,时间跨度长,要进行历史地、全面地分析研究,怎么能把“言以人废”作为一个正确的批评标准呢怎么能因为同光体的主要代表作家在政治上拥护清王朝,就对他们的作品一概抹煞呢此后的南社社友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中稍有匡正,说:
自来大奸慝必有文才。
严介溪之诗,阮圆海之曲,不以人废言,可谓三百年一作手矣3。
全面地、历史地看待作家作品,就不能“言以人废”
,倒是应
1磨剑室拉杂话,民国日报,1917年8月18日。
2青箱集序,南社第二十集。
3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162页。
636
02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该“知人论世”。柳亚子在燕子龛遗诗序中指出:君按指苏曼殊引者注工愁善病,颇健饮啖、日食摩尔登糖三袋,谓是茶花女酷嗜之物。余尝以芋头饼二十枚饷之,一夕都尽,明日腹痛弗能起。又嗜吕宋雪茄烟,偶囊中金尽,无所得资,则碎所饰义齿金质者,持以易烟。其他行事都类此。人目为痴,然谈言微中,君实不痴也1。
君好为小诗,多绮语,有如昔人所谓“却扇一顾,倾城无色”者。
又善画,萧疏淡远,似不食人间烟火物。
往还书问,好以粉红笺作蝇头细楷,造语亦绝俊,恒多悲感及过情之谈;盖苏长公一肚皮不合时宜,藉此发泄耳2。
其实,苏曼殊这种饮食无节,是一种“任情”
、“率真”的表现,并不痴傻。他的诗画绮丽、疏淡,也属时代使然。对于苏曼殊及其诗画作的如此精当分析和评价,绝不像出自“言以人废”偏激主张的同一人之手。我们今天总结柳亚子对南社内外文学批评和鉴赏,必须看到相互矛盾的双方,给予正确的历史评价。
1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57458页。
2同上,第458页。
63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26
第十九章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年
,字鹤卿,号民友,后改号孑民。
浙江绍兴人。他的祖、父辈都经营商业。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自幼入私塾,青少年时参加秀才、举人考试,于二十五岁1892年进士及第,为翰林院编修。但是,他所作的八股被视为“怪八股”
,多少显示出时代赋予的“异样”。
所谓“怪八股”
,无非是文章超出了四书五经的范围,引进了先秦诸子的东西。其实,这点“异样”
,还未根本改变他是个“恂恂儒者”
1。他为母病,曾刲臂佐药。母死后侧卧棺木边守灵,以尽孝道。
1898年,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与友人发起成立东文学社,学习日文,并从事翻译,大量接触西学;同情康梁的维新运动。
1901年,他倾向于反对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担任了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活动。
1907年,他赴德国留学,美育的问题“受有极深的印象”。
2他第一年在柏林学习德语,后三年在莱比锡大学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和心理学。并在世界文明史研究所研究比较文明史。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先后担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和中
1蔡孑民先生纪念集,新潮社编印,第42页。
2蔡孑民先生言行录。传略都昌黄世晖记
,新潮社编印,北大出版部1920年版,第21页。
638
2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始终关心美学学科的建设,亲自授课,演讲,著文,推广美育,扶助艺术教育事业,尽毕生精力从事“科学救国”
、美育救国“等事业。
第一节 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一美学学科的由来和发展的介绍。
蔡元培在美学的进化中指出:在美学尚未成为**学科以前,美学思想理论“都附属在哲学或美术的著作中”
,这一点,西方“与中国一样”。
“直到1750年,德国鲍格登alexander
bauarten
著爱斯推替克aestheticd
一书,专论美感。
爱斯推替克一字,在希腊文本义是感觉的意义,经鲍氏著书后,就成美学专名,各国学者都沿用了。
这是美学的第一纪元。“
从鲍氏到十九世纪后期的哈脱门hartfn出版美的哲学187年
,中间经过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许多美学大家,都是哲学的美学,都是演绎法的。“
也就是说,都是一种抽象的思辩的美学。而哈氏出版美的哲学前十七年1871年
,费希纳gvstar
theadar
fechfner发表了实验美学,后来又发表了美学的预科,主张用归纳法治美学,即用科学实证的方法研究美学,建立了科学的美学,因而他认为这是“美学上第二新纪元”。其后这两种研究美学的方法并存,但他认为“科学的美学,至今还没有完全的成立”。
他对当时德国实验心理学美学家摩曼抱有很大的希望,对于他的现代美学绪论这本小册子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对美学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贡献。如果按照他
63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26
设想的计划进行,“科学的美学当然可以成立了。”
1
像如此系统地介绍美学学科的由来和发展的,蔡元培为第一人。严格说来,王国维系统地介绍了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德国美学,但没有蔡元培完整,详尽。但是,蔡元培研究美学的方法为什么独推崇摩曼呢
这可能与他本人在1908年秋至1911年留学德国,师承摩曼有关。
摩曼教授应用心理学的实验法于教育学及美学。蔡元培按照摩曼教授的方法,“在美学上做一点实验工作”
2。
1920年秋,蔡元培在湖南几次演讲中推崇摩曼和他的研究方法,这是顺乎自然之事。
然而,美学研究脱离不了哲学基础,审美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前者受后者的支配和影响。要建立真正科学的美学,首先要从哲学基础上解决世界观问题,方法倒可多样、灵活,这一点,蔡元培无法揭示和回答了。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按照鲍姆嘉通、康德等人的观点,从近代心理学出发,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三大方面:一是知见,二是意志,三是感情。这三者就是人的精神作用的根源:论理产生于知见,道德产生于意志,美产生于感情。美学、哲学包括一切科
1以上均见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7172页。
2蔡元培美学美育活动简表19081938年
,蔡元培美学文选,北大出版社1983年版,第225页。
640
426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学和伦理学就是由这种不同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不同观念形态。蔡元培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前提下,提出了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美学观念者,基本于快与不快之感。与科学之属于知见,道德之发于意志者,相为对待。
科学在乎探究,故论理之判断,所以别真伪。道德在乎执行,故伦理学之判断,所以别善恶。美感在于鉴赏,故美学之判断,所以别美丑。
是吾人意识发展之各方面也。
人类开化之始,常以美术品为巫祝之器具,或以供激情导欲之用。文化渐近,则择其雅训者,以为教育。
如我国唐虞之典章、希腊之美育,是也。其紬绎纯粹美感之真相,发挥美学判断之关系者,始于近世哲学家,而尤以康德为最著1。
在以上这段话中,蔡元培把美和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王国维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已提出美学研究对象和范围,就是“定美之标准与文学上之原理”
2,以为文学批评决不能寄托经学和考据学篱下而处附庸地位,要有**的地位和价值。王国维还建议在大学的哲学经学
、中文,外文等系科开设美学课。与蔡元培和王国维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相比较,意见大体相近。
所不同的是王国维的意见不如蔡元培表达得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