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中用。而所谓“出乎其外”

    ,也必然是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之下,从现实出发,而又高于现实,用他的崇高伟大的理想来推动社会前进,永远走在生活的最前面。假如世界观是反动的,它只能把前进的社会拉到后面,纵然“出乎其外”

    ,也没有什么“高致”可言。

    当然,王国维没有也不可能像我们今人那样理解生活和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他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同艺术静观的思想相联系的。目的在于既能体会,又能超脱。就文

    1人间词话。六十,第220页。

    55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35

    艺批评来说,“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

    1但是,引出诗人与宇宙人生的关系,还是“阅世”这一论题。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看到,作者的“阅世”对于他的作品风格的影响。如他说: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2。

    而且,诗人又有忧心与忧世之别: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诗人之忧世也。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3。

    又如,他从转引的材料中,承认了作品反映作者“阅世”的内容,虽然未展开论述,但肯定了这方面的资料价值:

    案北梦琐言,蜀相韦庄应举时,遇黄寇犯阙,著秦妇吟一篇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尔后公卿颇多垂讶。庄乃讳之,时人号为秦妇吟秀才。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障子,以

    1俞平伯:重印〈人间词话〉序,人间词话,朴社1926年版。

    2人间词话。五二,第217页。

    3人间词话。五二,第217页。

    554

    83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此止谤亦无及也1。

    黄巢起义后,韦庄“自后而吴而越而赣而楚”

    ,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浣花集四中有江上逢史馆李学士诗云:“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声”。自注云:时巢寇未平2。而秦妇吟写成障子垂挂,曾风行一时。王国维征引以上的资料,表明了文学作品同社会生活的关系,带有启发性的。不过,由于韦庄和北梦琐言作者阶级性的局限,他们对于历史上的农民运动采取了反对的态度,污之为“寇”

    ,应予严正的批判。

    对于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王国维认为,他是关心时世的。他说屈原的性质,正如他自赞的“廉贞”两字,足以概括无遗了。屈原的意志,只是詹尹一人才明白,而女媭之詈,巫咸之占,渔夫之歌,都是代表着出世的思想。然而,这并不能动摇屈原的政治信念,“因为屈子之于楚,亲则肺腑,尊则大夫,又尝埂谡饨簧现笫乱悠溆诠遥蛲凼乐萜荩溆诨惩酰钟幸蝗罩觯皇柙俜牛詹荒芤灼渲荆谑瞧湫愿裼刖秤鱿啻怪梢恢种纺卵羌春陕硪咦ⅰ薄

    3类似以上艺术与阅世的联系思想,在文学小言和宋元戏曲考中亦有论述。当然,以上这些论述和例证,不一定都很精当。毕竟还是说,“阅世”再浅,不是等于不要“阅世”。

    1人间词话。二五,第202页。

    2唐写本韦庄〈秦妇吟〉跋,观堂集林卷二十一,第1019页。

    3屈子文学之精神,静安文集续编,遗书,第15册。

    55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35

    王国维关于“命意”的论述,与“阅世”的论述相比较,更为希罕。因为这受他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所制约的。在人间词话删稿中,只发现了一则说到“命意”

    ,但还是持否定态度:

    固哉,皋文之内为词也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子,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阮亭花草蒙拾谓:“坡公命宫磨蝎,生前为王珪亶辈所苦,身后又硬受此差排。”由今观之,受差排者,独一坡公耶1

    然而,“兴到之作”的“兴”

    ,毕竟还有内在的因素,并不能统统说成疯言臆语罢。因而,又得承认有个“寄兴深微”的问题。他说:

    宋直方原作“尚木”

    ,误。案“徵舆”字“直方”

    ,“尚木”

    ,乃“徵璧”字,因据改

    蝶恋花:“新样罗衣浑弃郃,犹寻旧日春衫著”。谭复堂蝶恋花:“连理枝头侬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可谓寄兴深微2。

    他在此君轩记一文中,说道:“爱竹者之胸可以知画竹者之胸;知画竹者之胸,则爱画竹者之胸,亦可知也。”因为“古之工画竹者,亦高致直节之士为多。”

    3

    总之,“阅世”和“命意”

    ,在王国维的“境界”说中,占

    1人间词话删稿。二五,人间词话,第233页。

    2人间词话删稿。二三,人间词话,第232页。

    3此君轩记,观堂集林,遗书,第10册。

    556

    045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有特定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说明,生活、思想、技巧三者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过程中,都必须触及到的根本问题。不管王国维是怎样触及到的,但总是回避不了的。因此,要认识王国维的“境界”说,不可忽视“阅世”和“命意”的问题。

    三 “不隔”隐含着文艺形象性的审美特征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

    1“作家不是在发议论,而是在描绘”

    ,是“用形象、事实来教导人。”

    2因此,文艺反映生活的具体可感性,成为艺术形象的特征之一。王国维“论词重在境界,已注意到文学艺术的形象特点。”

    3如,人间词话中关于“隔”与“不隔”的论述,包含了文艺的形象性的意思。

    他说: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

    “池塘生春草”

    ,“空梁落燕泥”

    ,妙处在不隔。词亦如是。

    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槛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日,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

    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

    ,则隔矣4。

    作为“隔”的最大要素,是用代字。王国维最反对这样做法。

    1同进入文学界青年突击队员谈话,高尔基选集。文学论文选,第13页。

    2给大剧院剧目组,文学书简下卷,第1112页。

    3辞海文学艺术分册

    ,第50页。

    4人间词话。四十,第210211页。

    55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45

    他的道理是“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

    1。我们从欧阳修少年游上半阕来看,具有视觉的可感性,一个凭栏的女子,眺望连天的碧草,怀念远离的亲夫,春愁万端。

    “千里万里,二月三日”

    ,既将镜头摇近又摇远,又要画面淡入又淡出。这样,把栏外春草的空间、时间都形象性地描绘出来了。有形象,生活的真实才能以即目可见、具体可感的形态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这当然不能叫“隔”了,而是“语语都在目前”。然而,这首少年游的下半阕“谢家池上,江淹浦畔”

    ;前者是从谢灵运写的“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这句话来的,后者的出处是江淹文通的别赋“送君南浦,伤之如何”

    2。照王国维的看法,是用了“代字”

    ,以概念、逻辑替代了形象,很难感人,如“雾中观花”了。

    南唐中主山花之忧思俳偶,传唱不绝。当时冯延巳已有“未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之叹,王介甫亦激赏“细雨”

    “小楼”两句。王国维指出: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大有群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塞。”故知解人正不易得3。

    为什么这首词受到推崇而又感到知能难得呢因为这首词贵在有个完整而感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