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殇乞录-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起话头,询问起刘昉一大早跑来城门的原因:“北面又来犯人了?”

    “嗯!”刘昉不置可否地点了一下头,继续说道:“二十几个人,都准备分到东南边的矿场。”

    “嗯?矿场?”李正眉头一挑,显然对于犯人分去矿场的安排十分诧异。

    “孙将军的小舅子如今在那边管事。”刘昉冷冷抛下一句话,便起身走向城门口,押解犯人的队伍预计很快就会抵达了,按例,刘昉应在城门口处进行相关手续交接。

    李正抬起右手慢慢摩擦着下巴,若有所思地看着刘昉走远,一种难以言明的陌生感涌上心头,东九寨出名的“刺头”刘昉刚才的表现实属反常,徇私舞弊之事刘昉绝对是深恶痛绝,与之不共戴天,哪怕一时强忍怒火,表情也不应如此淡定,莫非。。。“刺头”转正归邪,懂得圆滑世故了?

    (本章完)
………………………………

第11章 北来力役

    “唉,寨子如今防务衰颓至斯,兵不像兵,将不像将,有朝一日北方胡子大军压境,吾等性命皆休矣!”刘昉失落沮丧地杵在城门旁,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说与身后的老友李正听,注视远方的目光中饱涵落寞和凄凉,似乎胡人兵临城下的灭顶之灾不久将至,东九寨城破人亡,血流成河的凄惨命运已是不可避免!

    清晨初升的旭日光芒下,刘昉映在地面的身影显得挺直修长。

    塞北的日升日落独具魅力,壮阔磅礴,宛如梦境,令人陶醉其中难以自拔,深受其“害”的刘昉对此良景是百看不厌,每次看到天际地线那霞光四溢的波澜壮美时,都会宛如初见般那么心潮澎湃,震撼于塞北辽阔之美,感慨于置身其中之幸。

    “北面的胡子都消停好几年了,你小子就别瞎操心了,再者说了,胡子真要打过来了,咱这点人马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再怎么狠劲操练也是白扯!”习惯性“自暴自弃”源于李正极度消极的人生态度,真因如此李正在九寨的人缘仅次于跌入谷底,千年垫底的刘昉,谁都不喜欢身边有个乌鸦嘴的悲观同僚,一张破嘴从早到晚尽是不祥之言。

    李正为人消极悲观,不讨人喜,但是他关于胡人进犯,东九寨难以抵挡的观点倒是在东九寨官兵中极具市场,普遍都认为胡人大军倘若真有一日掩杀过来,自己这群虾兵蟹将的微弱抵抗犹如螳臂当车,自取灭亡而已,及时操练得汗流浃背,日夜不眠,充其量堪堪成为一只凶猛的螳螂,依旧毫无悬念地会被比自身庞大上千倍的车轮轻易碾压,粉身碎骨。

    死亡的最终结局是不可逆转的,何不让自己在死亡降临之前尽情地享受轻松自在呢?!

    刘昉和李正,人生理想和态度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相隔不远地站在东九寨北城门附近,两人默契地同时闭嘴不语,塞北秋风阵阵,吹起各人心事。

    北城门执勤站岗的士卒们也不约而同地陷入沉默,或许醉人的晨辉和寒厉的秋风也唤起了他们深埋于心的某些往事和情怀。

    北城门的沉默寂静直到远方一支规模不大,行进速度好比龟爬的几十人队伍缓缓地出现才被打破,率先回神过来的刘昉看着远方的点点人影,喃喃地轻声道:“终于到了。”

    晋国的徭役主要分为两种,一为兵役,二为力役,《晋法》中明确规定晋国男性年满十六岁后,应无偿响应朝廷的入伍征召,或征召为兵,或征调为力。

    一般情况下,为兵者占征召总人数的十之八九,其他十之一二,因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不稳定因素被分配入力役,从事城塞、水坝、桥梁、道路等设施的修建和维护工作,基本服役时间为两至三年。

    征入力役的人员虽说无须整日操练亦不用上战场拼命,看似乃十足的美差,可说白些,力役归根结底就是干脏活,出力气、挣钱少的苦大力。

    运气稍好些的幸运儿会被派往修缮河提、加固城墙等粗活累活,两、三年下来,没挣多少五铢钱不说,还累得骨瘦嶙峋,返回家乡后,那点微薄的“补助金”还不够治病看大夫的,日子难免四处短陌,但好歹苟延残喘,留有贱命一条。

    运气稍差的倒霉鬼要悲惨许多,一旦被分配到修建陵墓,押运粮草等九死一生的亡命差事,可就得听天由命,求神告佛,全看自身命数造化了。

    朝廷大举征调万千力役修建规模巨大的陵墓必为皇亲贵胄死后安息之所,那皇帝陛下会允许他人泄露出自己叔叔、姑姑、子侄等亲戚们的长眠之地么?

    显然不会,因此修建陵墓的力役苦工们都会陪伴着墓主人长埋地下,继续为贵人们做牛做马。

    押运粮草物资多少还有些活命的概率,近几年来,朝廷军队在疆土内外用兵极少,基本处于弥兵息战,积蓄国力状态,因此力役多在境内十三州的土地上押运粮草物资。

    押运工作倒是安全轻松,但世事无绝对,偶尔还是会发生押粮队伍在途中遭遇匪徒袭击的恶性事件,敢于抢夺朝廷物资的匪徒具是目无法纪的亡命之辈,人人双手沾满鲜血,身背无数血债,杀害起官兵来都毫不犹豫,屠戮小小的力役苦工们更是肆无忌惮,绝无思想包袱。

    除以上两项力役分配遇之九死一生外,其他力役工种也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稍不留神便是小命难保,介于力役的死亡率之高,晋国各州百姓对被征召入力役的苦命人,都痛惜地称为“半命人”,意为,入力役,命失半!

    每年,晋国十三州各郡、县对于力役这种投入小,回报大的苦傜需求量空前巨大,但力役不似兵役,极难征召,况且晋国百姓都知道力役工作的凶险,所以遇见朝廷大规模开展徭役征召工作时,各家各户尽显神通,花钱送礼只为应征的家人能够逃离力役之灾,即便是被分配入力役的倒霉蛋,其家人也会砸锅卖铁,花大价钱将人捞出,送入兵役。

    力役在晋国百姓眼中就是那吃人不吐骨头的黑洞深渊,人人避之不及,只有那些无所依靠,四处流浪的乞丐才会被地方负责征徭役的官员强行抓入力役,才不至于让每年力役人数太过难看。

    各地方的闲散和流浪人员总有抓完的一天,况且闲汉和流浪汉们也不会坐以待毙,痛定思痛之后,闲汉不再闲,流浪汉也不流浪了,全都本本分分地找份工作营生,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工作,不求大富大贵但求花得起钱,逃离力役!

    朝廷能够征到的力役人数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但也有喜人的一面,就是晋国十三州的社会治安呈良好上升势头,秩序焕然一新,人人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各别以往徭役大户的州、郡更是好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古贤圣人口中的太平圣象。

    晋国龙椅之上的皇帝陛下是即骄傲又无奈,骄傲自己完成了历代圣君明主都未完成的劝民勤机杼之伟大壮举,无奈在于国家发展建设的速度严重减缓,矿场荒废,河提破旧,城墙垂危,诺大个天朝上国竟然缺少充足的劳动力,实在让皇帝陛下无可奈何!

    为解决各州、郡、县力役人数严重不足,保证十三州生产建设的正常运转,朝廷辅政权重的几位大臣聚首议事堂商讨对策,片刻之后,几位大人达成了共识,决议将国内半数以上的重犯和外邦俘虏刺配充当力役,成为晋国建设的免费劳力,让囚犯和战俘以工抵罪,从事那些最危险,最繁重的艰苦工作。

    皇帝陛下初听此法时,龙颜大悦,喜得拍案而起,连说了三个好字,诏令尚书省即刻拟定详细章程,待立法后,在全国十三州火速实行!

    晋国的劳力荒实在闹得太久了,尤其在新皇帝登阼以来的十年间已然达到了极点,力役征召不力,守财奴秉性的小皇帝又舍不得花大价钱雇民壮劳动,因此朝廷再不及时寻求变化,恐天下有变!

    新的《力役法》良处颇多,一来,及时有效地满足了晋国各州郡劳动力的庞大需求,尤其是一些超负荷的“高危”工作得到了大量免费劳动力的补充,使得晋国这架庞然大物可以正常运转。

    二来,晋国财政方面的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无论如何严苛地对待囚犯和俘虏,也须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件衣服穿,哪怕一天一个馊馒头,常年一套破囚服。

    即便如此克扣节俭,晋国在囚犯和俘虏衣食供给上支出也是极其巨大的,全国近十万的囚犯和战俘已成为晋国身上难以根除的毒瘤,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毒瘤每年还以极其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