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敌,后果很严重。杨崇明白,鱼俱罗也明白,要不然鱼俱罗不会上书请罪,把责任全揽到自己一个人身上。
元家不在乎五姓七望,但是鱼俱罗连克数郡,风头太旺,尤其是数万胡骑在手,元威有些不放心,所以赞成压压鱼俱罗的锐气。为鱼俱罗说话的是虞绰和房彦藻,理由同样简单,争夺天下,对手无所不用其极;陇西李氏站在敌对的立场,就应该给个教训,鱼俱罗不是留了长川县吗,没有赶尽杀绝。
苏定方送进来西河郡战报,杨崇面对众人目光,迅速看完后,斟酌着说道:“把长川县给安定郡,让鱼俱罗带着党项羌、沙陀族的骑兵和白毦营来上县。以狄道、枹罕、陇西、临洮四郡为陇州,杜淹担任刺史,史大千、谢映登为正副司马统率军队,宇文儒童接任张掖郡守,梁建方为伊吾郡守。”
这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与李渊开战在即,鱼俱罗到上县,起的作用更大;为了应付大战,西域的猛将已经开始往中原回调,胡骑东来的时候,韦圆照、宇文成都都已经动身,长孙无乃被任命为且末郡守。杜淹是士族出身,担任陇州刺史,可以缓解杨崇和李氏的矛盾,给关中士族一个善意的信号。
姜夺是目前上县的第一大将,碍着和杨崇的关系,刚才没参加争论,问道:“是不是西河郡出事了?”
“开战了。”杨崇把战报递给姜夺,轻描淡写地说:“毋端儿那个胆大的东西绝不会等我的许可,现在肯定出兵了。你通知房玄龄,把李秀宁禁锢,李渊在河西的暗桩全部拔掉;大伙看看战报,说说,怎么办?”
(本章完)
………………………………
第393章 韦家密谋
毋端儿到贺兰山的时候,去了一趟张掖,找姜菲非要恢复杨府的奴籍,哪怕杨崇威胁把他和韩世谔的位置掉个个,毋端儿都不松口;最后是姜菲弄清楚毋端儿的小心思,原来毋端儿看自己和杨崇一样是没有家人,想以后改姓杨,入弘农杨氏。杨崇看在毋端儿出生入死,不敢打击积极性,无奈同意;所以现在杨崇对毋端儿的称呼极为随意。
但在元威等人眼里,这就是自家人的亲近;房彦藻笑着说道:“大人还是教训他几句,此例不可开。至于战事,不如等毋端儿将军打上一阵再说,有韩世谔在左国城的人马,唐军不能拿他们怎样。”
姜夺赞同说:“不如趁机打下雕阴郡,上县离南面的敌人这么近,总有些如鲠在喉的感觉,张世隆目前与李渊走得很近,我们的人拿到了交往的证据,包括段德操在雕阴、冯翊、韩城一带活动的情报,对了段德操和史大奈准备过河,就在等张世隆的回话。”
杨崇点头说:“那就来一个大动作,让那枚棋子动起来。”
众人大喜,有了姜夺说的这些情报,就师出有名了;杨崇还埋伏着先手,张世隆估计是桌上的一碟菜了。五天以后,杨崇的大军突然南下袭击了雕阴郡,同时占领了绥德县和城平县,随后杨崇宣布张世隆阴谋造反,夏州接管雕阴郡;姜夺、刘鹞子继续攻下延川县,追击张世隆。
张世隆逃到了汾川县,正式宣布投靠李渊,通知唐军过河;让剧情反转的是,李渊的部将孙华率军来援,冲进汾川县抓捕了张世隆投降。另一路从韩城渡河来援的唐军被击败,金紫光禄大夫史大奈负伤被擒,只有段德操见机得快,硬是在对岸韩城等消息,没过河。
杨崇将雕阴郡四县俘虏的五千隋军全部配上盔甲武器,加上一千匹战马送到了冯翊,交给桑显和,雕阴郡守张世隆、离石郡守王俭、金紫光禄大夫史大奈三人被囚车押送长安,和先前抓到的萧造等人一起关在狱中。杨崇上书说明经过,承诺只要长安派出郡守,立即归还雕阴郡四县;另外要求把西域总管府改为河西总管府,请礼部派官员主持明年在河西的科举。
长安已经乱成一团,现在谁还有这心思出仕做地方官,尤其听说军队都被派到了冯翊,雕阴四县全是杨崇的军队。以往炙手可热的官位现在无人问津,尴尬地过了五六天,观王杨雄的老三杨续主动请缨,代王杨侑立即准了;杨续哪怕孤身上任,杨崇也会把雕阴郡的一切交出来。
韦节倒是准备在礼部挂个名,趁机回河西,但是家族不让,因为韦总长子郧国公韦圆成已经出面和李渊联系好了,韦圆成把女儿韦珪嫁给李世民,和李渊成了儿女亲家。李渊的要求就是韦家要全力以赴地支持自己,把代王杨侑留在长安城;韦节要是这时候去河西,不就表示韦家脚踩两只船。
滑国公韦保峦、尚方令韦逊、太常少卿韦霁一起和韦节谈了一次,双方都有些不快,韦节苦笑道:“你们这是把宝全押在李渊的注上。现在河西军和唐军正式开战,本应该是左右讨价还价的机会,韦家却要主动放弃。圆照、韦裔在杨崇手下虽然受重视,但是很难进杨崇核心的圈子,不像杜淹,是杨崇真正的心腹之臣。”
夏州刺史元威,陇州刺史杜淹,这是河西军中耀眼的两颗政治明星,韦霁叹了口气说:“我们和杜家说好了,同意杨崇改名河西总管府,长广郡公杜整将出任礼部侍郎,前往河西主持科举;另外以雕阴、延安、弘化、安定等郡设雍州,让保峦出任雍州刺史。杨侑相信你,你最好留在长安;我们明白,如果将来杨崇笑到最后,你会失去出相的机会,但是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也不是我们一家的事。”
韦节凄凉地笑笑,自己被家族出卖了,连和杜家谈判的事都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说的,除非自己以后不再顾及家族。韦逊温和地说道:“韦节,毕竟唐公打下长安的可能性大些,你看刘炫带着山南别院去了上县,就说明杨崇不愿意,或不敢进长安。”
在边上伺候的韦诚插话道:“二爷爷,不能这么看形势,要是杨崇打下太原,唐军就是困守关中。”
“不错。”韦逊竟然颔首赞同,韦保峦不慌不忙地说:“所以我们要为唐公占据雍州,让杨崇不能尽取陇右、河套之地;有了雍州的牵制,纵然太原丢失,依旧可以夺回。韦诚,我知道你佩服杨崇做生意的本事,你明天收拾一下,护送杨静徽去上县,韦家在西域的玉矿就交给你了,圆照毕竟是做官的人,有时候照应不过来。你抓紧时间回去准备吧。”
丰宁邑公主杨静徽是杨勇的女儿、韦圆照的妻子,一直被韦家和卫玄阻扰,不能去和韦圆照团圆;韦诚听韦保峦这么一说,便晓得韦家与卫玄达成了协议,答应一声,向屋内的人施了一遍礼,回家准备去了。
一切都在幕后交易好了,代王杨侑拒绝了骨仪建议他退往延安郡的奏章,任命韦保峦为雍州刺史,独狐篡和韦节负责转移物资,安排相关的部门退往陇右、河套,只有礼部侍郎的位置被崔处直拿走了。张瑾听说都松了一口气,杨崇占据汾川,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时增援冯翊,让关中的人马有了一条退路,当然杨崇也为自己打通了进军关中的道路。
杨崇对杨续表示了欢迎,逐城交接,一点不拖泥带水;杨续在长安听过阴世师、元无竭的局势分析,晓得自己到雕阴只是一个缓冲,四县没钱没人没军队,不论拦住杨崇,还是抵御李渊都没有可能。杨续去丰林郡和杨纲商量后,要求把雕阴郡划到夏州,被杨崇拒绝了,杨崇只问了一个问题:“李渊要是打到长安,代王杨侑怎么办?”
代王杨侑怎么办?杨续郁闷地无话可说,杨侑已经决定与城共存亡,杨崇的眼线那么多,不可能不知道。杨崇没管他,留杨续在会客室苦思冥想,自己去议事厅和元威等人继续商量事情;到了晚上,虞绰奉命来招待杨续,两人原本旧识,杨续准备从虞绰那里证实一下杨崇的想法,欣然赴宴。
(本章完)
………………………………
第394章 要科举
上县的丰乐酒肆延续了张掖店的风格,和长安的丰乐楼比还是有些不一样,装饰简洁,材料用的多是杨木和皮毛;虞绰也不客气,点了牛肉、驴肉和上县自产的小米酒。两人追忆往事,开怀痛饮;两人喝到深处,谈论起雕阴郡的事,虞绰不客气地说道:“张世隆是为了一家之利,杨总管其实已经答应把造纸坊和陶坊建在雕阴,张世隆感觉钱不如官好。”
杨续咪着酒说:“张世隆是怕杨崇骗他。”
“骗他。”虞绰不屑地说:“杨总管要有那个时间,还不如想想生意。告诉你为什么把工坊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