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游外传-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佛祖摇头道:“无事,无事。你随我到东土大唐走一遭吧!” 话说如来扮做一个游方的老和尚,手里拿着钵盂。舍利佛扮做一年轻徒弟,服侍如来左右。长安街上人海如潮,人头攒动之间,如来个高,看见前面有辆囚车押赴过来。囚车上捆着个大头和尚,后面插一标牌,上写着:‘求雨无能,欺君害民’字样。

    街头百姓见了囚车里的和尚,不分老小,更不分男女,都脱鞋脱帽,捡砖拾瓦的打那和尚。把和尚打的满头的包疙瘩,和尚哭的泪流不止。舍利佛要去救,如来道:“不必,他官法比我佛法厉害,不要白去送死。”于是绕开囚车,来到一佛寺,信徒极少,对面有一老子庙,男女老幼都去上香礼拜,十分鼎盛。如来穿梭在人流之中,要到庙里看望老子。不料却被守庙的小道士拦住!,见进庙的是两个和尚,心里很是蔑视道:“什么人啊?”如来道:“贫僧乃远游的和尚,专程到贵国参拜老子庙,还望通融。”小道士道:“你这和尚好怪,道有道祖,佛有佛祖,你不参拜佛祖,却来参拜道祖,是何道理呀?”

    佛祖笑道:“佛道本无门派之分,同样讲的是修行,贫僧参拜一下又能如何呢?”小道士还是不放,道:“可以,只是怕你不做,伤了面子。”如来道:“做什么?”小道士道:“我主下旨,道居僧于上。僧若见道,须的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方可拜见。”舍利佛大怒,要出手伤人,如来抬手示意,道:“贫僧是来切磋道法的,又不是来计较小事的。”说着果然行了三跪九叩大礼,来到老子庙。参观游览一番,连声赞叹。庙里道士见来的是和尚,也不献茶,也不看坐,更不管饭。如来携舍利佛离了老子庙,又穿梭在长安街中,三街六市应有尽有。但见每户人家门上都张贴老子画像,焚香进贡。如来佛祖绕开繁华之地,来到一座城隍庙,见供桌上摆着杨桃菠萝,蒸卷发糕等贡品。如来饥了,叫徒弟道:“徒儿,我饿了,你把那供桌上的吃的拿两样来我充充饥。”

    舍利佛道:“世尊,不问自取是为盗,弟子不敢。”如来道:“不怕,我已经买下了,你只管拿来吃便是。”舍利佛道:“弟子并未见世尊出钱?怎么就说买下的话呢?”如来道:“当初佛教盛行,供奉极多。道教衰退,无人进贡。玉皇大帝下凡尘云游之时,腹中饥饿去三清观享受贡品,可是观里什么也没有。他离了道观,来到我佛门处,吃了我三个点记馒头,两块贴花月饼。此事一直被我所记,从未示人。今逢困饿,忽思往事,所谓有借有还是也,何为偷盗,快去取来吃了,好赶路。”舍利佛见如此说,也不多疑,真个把贡品拿来,师徒二人你一口他一口吃的干干净净。吃罢,走到山野之地,看到一群小孩玩过家家,孩子们看到和尚来了就把好吃的东西放到钵里,纷纷离去。只有一个小女孩在地上捧了一把沙子走到和尚面前笑着道:“送给大和尚师父。”

    说完就把沙子放在和尚的钵里。佛祖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小女孩道:“我叫武梦明,今年十一岁了。”佛祖笑道:“十一岁还玩沙子?”梦璇道:“一粒沙含一世界,我非玩沙,我玩天下也。”佛祖点头,从怀中拿出一根如意,道:“梦明,你我有缘,你送我世界,我送你如意。”说着便把如意送到武梦明手中。

    舍利佛正要生气,却被如来佛祖使眼色喝退。武梦明走了以后,舍利佛问:“世尊刚才为何要让那小女孩把沙子放在钵里?她这不是在轻蔑世尊吗?”如来佛祖笑道:“非也,我观此女有帝王之气,又有些佛性,日后必成主宰,今日之辱是为日后之荣。”舍利佛听了连称:“世尊果有未卜先知之法也!” 这正是:莫道人生无好运,原来前世有因缘。

    未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

第十一回 劝雨初设禁屠令 取经重逢梦中人

    话说武梦明在家守孝三年,之后见宫里执鞭之士来宣旨,让梦明入宫。家里人很是焦急担忧,梦明引《塞翁》一典安慰道:“此何遽不为福乎?”于是坦然入宫。一日唐王退了早朝,回到后宫午休。有专人将秀女花名册呈上,唐王浏览一番,就要合上。猛见得尾处有武梦明三字,乃问专人道:“武梦明何许人也?”回曰:“陛下忘乎?乃罪将武士彟之女也。因满孝期,故而选秀入宫,替父赎罪。”

    唐王顿悟,喃喃道:“袁天罡说她命运不凡,有颠倒乾坤的本事,朕倒想见见。”于是令召武梦明来见,须臾,武梦明到。一阵繁文褥节过后,唐王见梦明美貌不能目动,只见她:肤白貌美,长发低胸,红唇蠕动,秋波荡漾。清纯率性玉美人,不比熟房贵妃温。唐王乃风月之徒,好色之辈。当下吩咐:“今夜不去别宫,只于此歇息。”有贴身宦官传令而去,天还未晚,唐王不敢乱来。只问:“你就是武士彟的女儿武梦明?”梦明低头说是,唐王道:“芳龄几何?”梦明细语低声道:“贱年十四。”唐王笑道:“朕看你明眸善睐,妩媚妖娆,不如就叫媚娘吧!”梦明跪谢道:“谢陛下赐名。”

    寒暄一气,日落终下西山,床帏弥漫,香炉冷淡。唐王将媚娘抱到床上,褪去衣物,欲行jiao媾之事。忽听宫外乎乎作响,人声急急道:“着火了,快救火。”唐王听说着火了,急出观看,至出门,火已灭。唐王复回宫里行事,又听宫外“咔嚓”一声,唐王出门观看,见雷电劈了房顶。唐王暗思:“莫非上天警示,武媚娘乃不祥之人。”可又舍不得这尤物流落别处,于是封武媚娘为才人,留在唐王身边做誊文笔吏,之后李世民再也没有临幸过武媚娘,情不自禁时只是摸摸抱抱而已。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王李世民病重,太医无能为力,只道唐王去日无多。众臣一排排跪在唐王榻下,唐王立李治为新帝后,又问道:“太卜袁天罡在吗?”长孙无忌等找到袁天罡,伏于唐王枕下听训。唐王道:“朕梦见一怪梦,朕走马上山,见一佛寺,绕佛寺左四右五,但见一片松柏,而不知门于何处,迷于此间,不得出也。你给朕算算,是吉是凶?”袁天罡道:“马属离 ,离为火。火者祸也,人上山为凶。但见松柏,墓门象也,不知门处,为无门也。四五周,四十五也,后四十五年必有大祸。 ”

    唐王急问:“何大祸?”袁天罡道:“唐三代而亡,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王道:“你……你为何老……武媚娘她不是。”说完去世,高宗继位,众臣迷信袁天罡之言,要求诛杀武媚娘。高宗道:“先帝都说武媚娘不是,你们想造反吗?”于是又拉出一个垫背的,把李君羡给杀了。为逃迫害,武媚娘申请落发为尼,于感业寺出家。公元651年,高宗迎回武媚娘,封为昭仪。武昭仪不甘居下,谋害皇后王氏,封其为皇后,凡有不服大臣皆遭残害。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 高宗皇帝体弱多病难理朝政,于是让其代理,有时二人同时坐殿,称二圣临朝。武媚娘由此大权独揽,群臣忌惮。

    一日,详刑寺丞入宫禀告道:“启禀天后娘娘,近日有件人命官司,难以决定,特启圣裁。”武媚娘道:“什么人命官司,且说说看。”寺丞道:“龙泉寺的和尚因看中了一块宝地,出价要买,可是那块地早被老子庙的道士相中,只是还没有出钱买下。和尚要买,道士不让。和尚说:你没给钱不算买,我给钱了正好买。道士说:是我先看下此地,任你多少钱没用。他两个一言一语冒火星,又禁不住两家人的添油加醋。最后和尚道士干了起来,和尚不禁打,被道士干死了。和尚们不依,告到官府,官府说先皇有旨,道居僧首,故不予决断。和尚含冤,告到详刑寺。臣也难决断,特来叨扰娘娘。”武媚娘素来信奉佛法,有意庇护和尚,只是碍于众面,不好明言。

    只把话头一转,道:“道居僧首可是历代规矩?”寺丞道:“不是,乃先帝所立。”媚娘道:“先帝因何而立?”寺丞道:“因城外干旱已久,百姓秋收无望。值于此际,先帝张榜求贤,有和尚道士自荐求雨。结果和尚求雨未成,被游街示众。道士求雨成功,封司天鉴,名位在和尚之上,以后和尚见道士必须行三跪九叩大礼。”媚娘道:“城外可有干旱无雨之地?”寺丞道:“城外五十里处,有处梅堡村,听说那里自耕种以来便极少下雨,村民们也请了法师求雨,总不见效,正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