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合白水阵-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陈秀才这般随和,例如刘扒皮的儿子刘硕。刘扒皮大概是作孽太多,先后生了四个女儿,求神拜佛到了50岁出头,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自然视若珍宝。刘扒皮自己吝啬,对人吝啬,唯独在儿子身上舍得花钱。这刘硕从小娇惯得厉害,优越感极强,自进了书院,刘扒皮对陈秀才的年节孝敬从未断过,还雇了一名护院和两个书童全天看护,别管书读得怎么样,派头已经摆的十足。刘硕交朋友全凭银子,只要看着顺眼,便要打赏,因此,他很快就靠财大气粗变成了学生们的头头,整日在书院里横行,就连陈秀才也让他三分。

    石苇是刘家的下人,只是穷的剩下衣服的牧童,平时即便走在对面,刘硕甚至不会瞧他一眼。如今,这个下人想和自己一样到书院读书,以刘硕的心性自然无法接受,他在得知石苇在廊下偷听后,就撺掇书院的学生一起排挤石苇。少年眼中的是非往往很淡,更多的时候是人云亦云,自从那两个书童开始驱赶石苇,大家便一窝蜂地照做,时间久了,驱赶、追逐、奚落甚至拳脚相向,已经成了书院学生们每日必做的功课,是寒窗苦读之余最好的调料。

    石苇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被学生们追打了。

    “刘硕太胖,跑不动,那两个书童倒是冲在前面”石苇边走边胡思乱想:“他们手里的鞭子一定是新买的,每根大概要十文钱,刘硕还真舍得”想的多了,心头涌出的情绪也多,但石苇的脸上只带着些许落寞,眼神直勾勾地望着身边的黄牛。

    夕阳逐渐偏转,下沉,地上的影子慢慢变得瘦长,继而淡去。

    刘府占地数亩,青砖黛瓦,红漆大门,高墙内亭台隐现,很气派。石苇绕过大门,进入左侧的一条巷子,足足一刻钟才穿过刘府后墙,来到一片低矮简陋的草房前,这里是下人们的住所。

    与其他人相比,石苇住的地方很宽敞,但这宽敞是相对而言的,牛棚和羊圈设在两侧,占据了房子的大部分,中间还有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小门。

    石苇有些疲累,但仍然艰难的将牛背上蒿草拖下来,在牛栏和羊圈的槽子里续上,把牛羊赶进去。然后,他又拿出早晨出门前蒸好的一盆谷糠,随意放在地上,红腿立即扑上去,大吃起来。做完这一切,石苇洗了把脸,径直出门。

    紧邻石苇住处的是刘府后门,这扇门比正门小了许多,整日开着,供下人们进出。石苇走进门,再向左拐,就到了刘府的后厨。

    “小苇来了,今天累不累?”李大婶满脸笑意迎出来。

    石苇心头一暖,积聚了一整天的委屈与落寞也消退了几分。李大婶是刘府的厨娘,丈夫和四个儿子都在这里帮佣,石苇这个牧童的差事就是她介绍的。李大婶长了一张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农妇的脸,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因为鬓角生了几绺白发,看起来倒像四十出头。按照石苇的牧童身份,每日两餐只能领到四个窝头、几块咸菜和两碗清粥,但只要李大婶当值,石苇就能得到一些额外的食物。不仅如此,李大婶见石苇可怜,经常嘘寒问暖,帮他缝补衣服,时间久了,她几乎成了石苇无话不谈的亲人。

    石苇刚要上前打招呼,突然觉得手中一满,一个热乎乎的东西从李大婶袖子里塞过来,低头一看,竟然是一个鸭蛋。

    “这怎么行?你快放回去。”石苇意识到了鸭蛋的珍贵,急忙转头四顾,这要是被厨房的赵管事看见可不得了,那家伙除了米粒和柴火,什么东西都要每天数一遍的。

    “这不是厨房的东西”李大婶一下笑出声来,继续说道:“昨天我家小四跟着王管事到府城采买,帮少爷捎回来不少东西,其中有两副马鞭子最让少爷满意,于是打赏了二两银子。王管事高兴,给了小四十个咸鸭蛋,我和你叔商量了一下,就给你送来一个。”

    石苇心中气苦,脸上的表情也跟着僵硬起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后背,果然,衣服上早已出现了两个长口,背上肿起两条浅痕,微微作痛。

    “酷匠网永久免费看小说t

    “那两个书童真是心狠手黑,这个鸭蛋吃得不易啊”石苇心里不是滋味,又不好拒绝李大婶的好意,一时间怔在了那里。

    “听小四说,少爷夸那两个鞭子做的结实,用来抽狗最好”李大婶又自顾自的说了一句,发现石苇脸色愈发难看,不由愣住了。

    李大婶立即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她仔细打量着石苇,见没什么异常,索性将他整个人翻过来,看见那两条鞭痕,脸上一僵,又将头偏到一边,不一会儿,便传来低低的抽泣声。

    “又是在书院门口?”李大婶哭着,头也不回地问道。

    “是”石苇转过身,心里的尴尬和郁闷已经转化成伤心,但他没哭出来。

    “唉”李大婶止住哭声,长叹了一口气,颓然坐在厨房的台阶上。

    “我想读书,所以”石苇仍在坚持,但明显有些气短。

    “穷人能怎么样,活一天算一天吧,读书是少爷小姐们的事儿”李大婶顿了顿,又道:“看看小四他大哥,一个字也不识,还不是照样娶了媳妇,生了儿子。”

    石苇知道,李大婶这番话完全是安慰自己。小四的大哥的确取了媳妇,生了儿子,不过生下容易起名难,当初李大婶夫妇给孩子起名就是李小大、李小二,一直排到李小四,这个孩子也是老大,总不能和自己的爹重名吧。想了好几天,才起了个名字叫狗娃,还是赵郎中好心帮忙,用另一味草药做了名字,现在叫李八角。李大婶一家都认为这个名字好,以后家里能有四头牛,过上好日子。

    “生了儿子又能怎样?下一辈还不是一样受穷?”石苇这样想,却不能说出口。此时,李大婶已经收了心事,用草灰和水,推在鞭痕上,石苇一边龇牙咧嘴,一边暗下决定,一定要用其他的办法弄到书。
………………………………

第三章:跟踪

    四更天,石苇啃着窝头出门,把牛羊赶出来,直接奔镇外而去。他做好了再挨鞭子的准备。

    事实上,石苇一夜未睡,翻来覆去的梦魇,翻来覆去的想着办法。他曾打算直接去求刘硕,给他做个书童,被骂也好,挨打也好,总之要死皮赖脸的去求。但转念一想,那两个书童都是府里管事的孩子,身份比他这个牧童高得多,刘硕也就是因为身份的差距不让他读书的,这显然是个死局。石苇又想到了陈秀才,这个书生从未驱赶过他,更没有打过他,白天不便,说不定趁夜潜入书院,还能得到陈秀才的一些指点,或者干脆偷看书院里的书,天亮前离开就是了。但这个办法也行不通,松树沟镇只有两条主街,书院又在最显眼的位置,镇上的四个捕快夜里都会出来巡街,再加上打更的越大叔,不被发现都难。夜里出门会被当做贼抓起来,到时候就不是挨鞭子,而是挨板子了,这是李大婶千叮咛万嘱咐的事。

    石苇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又去考虑前一个,但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傲气,让他不愿意去求刘硕,只得作罢。天色微明,石苇实在睡不着了,只得赶着牲畜出门。

    街上已有了零散的行人,大多是樵夫和猎人,此外还有早起上学的孩子们。石苇走到街上,远远的看见越大叔坐在书院门口打盹,两个捕快也散坐在一边,吃着什么。“还好昨晚没出来”石苇暗自庆幸,两手不自觉地抓住牛背,身体微微抖动,仿佛真的做了贼一样。

    绕过刘府,石苇故意走上另一条街,却不想前方一处大门前飘着两个写着“刘”字的灯笼,与刘府大门上挂的一模一样,不用问,一定是起早上学的刘硕。石苇避无可避,只好赶着牛羊从旁走过,还不忘喊了一声“少爷好”。

    对方没有回应石苇,也没有上来打他,两个书童规规矩矩地提着灯笼,映衬着刘硕焦急的脸,那个护院站在一旁,手里提着一个大包裹。

    石苇有些纳闷,刘府与书院在一条街上,没几步路,刘硕为什么舍近求远,走到另一条街上来了?

    有古怪。

    石苇加快了脚步,将牛羊送到镇外,让红腿看护着,然后悄悄回到镇里,找了一处胡同藏好,远远的看着。

    将近五更,天色大亮。

    就在刘府的灯笼即将熄灭时,那扇大门缓缓打开,两名少女一前一后走出。前面的穿着月白色的学袍,一身打扮朴素清爽,后面的穿一身粗布衣服,是下人打扮,手提着一个包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