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乱世 兰陵将相-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其实萧衍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至少比起齐国的那几位残暴的皇帝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可见他萧氏门户虽大,其实并没有什么样。

    虽然我也承认侯景很厉害,虽然要我我也打不过侯景。

    所以梁朝完了啊。

    辞别兰陵郡,一路向南不远处就到了西楚州,算算脚程其实也用不了一天的时间,西楚州已经很靠南面了,传闻当年南北闻名的钟离之战便是发生在此处。

    而越往南行所见山峦便越少,依稀可以看见广袤的冈丘和被河水冲刷堆积而成的平原,钟离县的水草风貌,大大小小的河流纵横。

    直道两边依稀开始出现零零星星的农舍房屋,山川峦叠间交叉纵横着供人通行的小路,我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想。每天日常生活要住在那么高地势的屋子里,下山打个水都得累个半死吧,那么不方便,住在哪里的多半是穷人,所需物资也一定丰富不到那里去。

    在这种地方肯定是吃不上好吃的饭的!所以要赶紧进城。。。

    其实我觉得今天我的脚程并不算太快,由于昨天差点把逐月跑得累死,今天的行程倒颇像走马观花一般。

    这一路走来特别顺利,相安无事到似乎有些不太正常,想想这乱世中我一路跑马南下竟无半点波澜也是无趣,大概是被战乱虐久了冷不丁地养成了一种自虐倾向。一天没有被人打就皮痒。其实想了一天我大致也想通了,佛牙什么的已经完全被我扔到了一边。有句话咋说的,急于求成往往一事无成啊,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此秀美,何必老是呆在并州那块干得成天掉灰的地方。此次出来我全当公费旅游了,反正高孝琬给的钱除开供佛牙舍利的花销,也够我挥霍一阵的了,何不一路吃吃喝喝往南而行,岂不快哉。

    当今太上皇的做人理念,不就是及时行乐,快乐生活嘛。

    一转眼想到昨天买的一大堆枣子还没有吃完,逐月一脸嫌弃地看了我一眼蹦蹦跳跳开始停下脚步啃草。

    蜿蜒的河流曲折纵横于原野之上,依稀露出河对岸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白色蒹葭弥漫荡漾,有翠鸟折枝而攀。此刻时节已值深秋,微风吹起河水带来的阵阵潮气,驱散了一路跑马的燥热。

    我甚至就想,这般在河岸边上睡上一觉会是何等的惬意。

    可惜我没有时间。

    于是我硬拉着逐月往河边上走。

    “你这家伙不要再吃了!不然我进城不给你买燕麦吃!”

    我扯着逐月往前走,然而后者一点儿都不理我,只顾着吃草。

    气氛顿时有些尴尬,连着周围路过的行人看着我眼光都有些异样。

    我觉得我不能和一匹马过不去。。。

    相传当年陈庆之也是个不怎么会骑马的家伙,此人虽然善于谋划兵法却并不善于习武,萧衍甚至觉得他根本就没什么资质去学武。但是人家陈庆之最后还不是照样七千对了二十万,由此可见不会骑马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说你这匹臭马能不能听点话,你这样显得我很没面子。。。

    我马上去给你买麦子还不行么。。。

    “这位兄台,请问这是什么河?”

    我一路拽着逐月路过河岸,放眼望去有良田几亩,我对着太阳强烈的光芒摸索了半天也没见着城邑的影子,不觉问了一个埋头种地的农夫。

    我觉得如果不是逐月打算啃完他种的水稻,按照我那种温柔的问法他是绝对不会理我的。

    “你们作甚!”那农夫瞪了我一眼,蹭蹭蹭拖泥带水地跑过来,颇有些心疼地扶正方才被逐月踩歪的秧苗,道,“这里便淮河沿岸,你们要进城沿着路走就是。”

    “淮河?”我一脸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对。”那农夫回以我一脸的莫名其妙,大概是没见过有那么神经病的人,踩了人家的秧苗不说,还各种大惊小怪的。

    等一下,那农夫在种水稻,是水稻不是麦子,这里已经是淮河沿岸了。

    我的脚程有那么快吗?

    我记得南梁的都城建康城,也是在淮河沿岸的。

    西楚州,之前西楚州所领土地是归于梁朝的,现在已经属于齐国了。

    “管好你的马!”见我一个人望着秧苗发呆,而逐月又一脸老子饿死了的表情。那农夫瞪了我一眼,一边赶我们走以便继续插秧,一边用吴语小声嘀咕道,“被索虏欺负还不够,现在还要被索虏的马欺负,还有没有天理了。”

    “侬是南方人?”浓浓的乡音回荡在奔流而去的淮河岸边,传入耳蜗的时候似乎唤醒了很久很久以前有些模糊到灰暗的记忆。

    我记得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也是这么光着脚从淮河边上跑过。

    那时小伙伴们用吴语打闹的嬉闹声就这么随着风飘散在淮河的岸边。

    虽然南方话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差异,除了语音语调之外大致的内容我还是听得懂的,和北边的官话完全不一样。

    自我去了北边之后,便再也没有人和我说过一句吴语,所以此刻听起来倍感情切。

    而让我感到意料之外的是,这么多年没有说过的吴语,在听见同乡所言之后,自己依旧能条件反射地对上一口吴语的作答,确实让我有些吃惊。我原本以为那么多年说的都是齐国的官话,即便是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想再说吴语,也变不回以前的样子了吧。

    那种在南边油然而生的归宿感,便越发的明显了。那位农夫放下了手中的秧苗,看着我的眼神有些复杂。

    我看了一眼被河水隔成一线的天际,道,“吾的家乡,也是在江南。”
………………………………

兰陵自承其四

    兰陵自承其四

    “公子可是江南人?”

    那农夫看着我一身齐军的红色绒衣,对着我上下打量了几番。

    虽然常年的风沙早已吹皱了面容的菱角,眉宇间更添几分北方的豪迈到少了许多江南的斯文元气,但是汉人那双黝黑色的眼眸确实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

    老子可是如假包换的汉人好吗,还没有人旨意过老子的血统。

    不过我觉得单从一个人的相貌上其实也看不出太多的东西的吧,更何况人家是一辈子种地的见过的人本来就不多。

    那农夫瞅了瞅我,见我有话要说,便用挂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满是淤泥的手,三步并做两步从稻田里爬上阡陌,挥了挥手示意我跟着他走。

    不远处是奔流而下的淮河水,我侧身牵着马在蒹葭芦苇荡里走过,一直跟着他走到了淮河边上。

    从这里透过白茫茫的芦苇荡,可以望见清湛的淮河水中露出的白色沙跖,还有淮鸟结伴飞舞而去。

    那农夫坐在淮河边上,将方才在稻田里翻腾的双脚置于淮水之中,滚滚河沙随着奔流的河水一路而下,一直通往东海。

    “公子为何要来此处?”那农夫问我。

    “我本是江南人,当年陈霸先进军江南的时候,我也是逃难逃到了齐国,从此便一直居住在齐国。眼下四方战乱平息,而我能于这乱世中侥幸逃过一劫,也是该倦鸟归林回老家看看了,只是时隔多年,很多地方都已经时过境迁,倒有些不认识路了。”

    听闻此话,那农夫仰头叹息曰,“逃难啊,都去逃难了,都走了。”

    “此话怎讲?”听闻此话加上我一路走来所见,其实我确实觉得这里的人并不多,我也是走了好长的一段路才看见那么点人烟。

    可是想来此处,除了山路难走之外,倒是个适合归隐山林的好去处。

    我抬头望向远方山林间的层层翠竹,心中莫名由生了另一种念头,曾几何时,我也是那种向往归隐生活的人。

    然而,眼下毕竟是乱世,在经历了晋阳城的烽火狼烟和颠沛流离之后,如今放眼望去,茫茫山野,翠竹层叠。

    都说乱世出英雄,若这乱世你选择啥也不做,只是和爱人归隐山林,那才是彻头彻尾的懦夫。

    大争之世,人人都有作为有所抱负,机会日新月异的,君子又岂堪袖手?

    “本来陈朝治理的时候,这里还有很多人,百姓安居乐业的,在这里种地的也有好几户人家。可是后来归并给了齐国以后,这日子啊就一天一天不好过了?”

    “可是赋税过重?”我方才路过兰陵郡的时候,那边的百姓说其实他们的赋税并不重,莫非每个州的制度不太一样?

    其实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考评一个国家好坏的最大指标,不就是赋税了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