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的周的概念含苏秦的周的概念,对于国际小人,请自主连接前面的“四十术”。
好久没有发布人民公社名言了,现来一个:――工作是才能的实践;思想是意识的实践。――工作成器、思想成人。――工作遵循道、思想孔见道。
(本章完)
………………………………
第68章 祭祀与见义勇为
第十六章祭祀与见义勇为
5―30正青智者问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步石答:(1)非其鬼而祭祀,是在谄媚人家,这种行为将使本人、本族都蒙受耻辱。但话说回来,对那些为捍卫公平和正义而献身的义士表达敬意也是完全应该的。(2)我笃信此。(3)见义勇为可能就出于此处。问题是谁“见义”?应该是自见义啊!(4)对于那些去祭拜加害我族的恶鬼的人,不但是谄媚了,将要引起政治、外交风波了。人人可讨伐之。(5)暗含无神论,也是节俭,也是对本族亡灵的尊重。
根据本章的思想,完全可以推论而知,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态度要慎重,牢记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通过历史来弘扬人类的正义和正义事业。务必重视对为民族大义而献身的人的祭祀工作,不能弄错,不能遗漏。比如,在抗日战争中战死的人,应该不问党派、个人信仰一律得到公祭,我看到新华网上就有公祭网,知国家就是这么做的。通过这样实际行动,追忆而牢记历史、弘扬正义。关键的,它能触及人的心灵,提升社会道德。
本章两句话放一起应该是有意思的,那就是不能绝对,具体的就是虽然不是本族的亡灵,但它做出公义的英雄之举,那么人们就应该祭祀这个公灵。延伸:看见有意义的事情就要行动,否则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这种人是永远成不了事的。但现在人们口中的“见义勇为”完全是道德论的,狭义的,它成为做好人好事的义举的代名词。
(本章完)
………………………………
第69章 孔子对学生教学的类别
第十七章孔子对学生教学的类别
5―31正青智者问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步石答:
(1)这是论语认可的孔子的所谓“设教”项类别。所以论语中所记载的其他内容都是他回答不同人的提问,反映当时老百姓对文化元素的思考,在思考中有不懂、不通、疑问,就来问孔子,孔子就在答疑解难中名气逐渐扩大,以至朝廷也知道了,甚至聘请他做官,但他的官运不行,也没有官瘾。
(2)孔子的唯一乐趣他说了――好古――收集、整理、研究、修订。
(3)孔子主要的来讲是一个语文老师。
(4)文有四文――文字、文理、文章和文艺。
(5)行,始终鼓励饯行,但又适时嘱咐辨证地对待行动。比如子路卤莽,所以他对其常有泼冷水,而对另一柔弱者则是鼓励。
(6)忠――第一强调要做忠信的主人,忠于真理为忠的基则,然后展开。
(7)信――就是现在讲的诚信、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等。忠信在不时代有不同内涵,必须“经义”分析。
(8)四项目是人的社会生活的必须,但极端容易蠢动、愚忠、愚信,所以孔子分析、开导学生,使他们把握真谛而避免之。
这两天石一直在想,在现代科技文明的今天,还有人自封天下第一,这是什么状况呢?按梦论,这是什么梦呢?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自封天下第一,自己全知道,但保密,还不许别人自我分析理解、不许别人讲话相互讨论,这不是大白天装神弄鬼吗?从本章可以看出,孔子是无神论者,他信仰无神论,忠实于自己的信仰即笃信,并按自己的信仰去行动,绝不搞鬼神啊,宗教啊,个人崇拜啊,一个平实的语文老师。教育的四个项目,其实都是孩子的“刚性需求”,其中的忠信,其实是社会道德伦理的起点,我们现在要求孩子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以后走到社会上顾全大局、服从分工、有一个合作精神。其中的文艺,我看过一个资料,说有七艺,比如算术和弹奏乐器。综合论语,可以看出,孔子的言论的归类:
(1)对未成年人或文盲的教育教学(天下第一的“设教”)――四个项目。
(2)回答统治者的提问或咨询――相当智库的作用。不是设教。
(3)与友朋相会――是平等交流,不是设教。
(4)回答社会人士或老百姓的问题――释疑。不应该理解为设教,好比有人问一个有分析能力的人一个问题,不应该理解为设教,因为孔子在论语中自己讲过其实自己也是“空空如也”,他起到的更多是启发和诱导而不是教导。
(5)与重新回来的以前的学生的交谈,是相互启发,往往具有临时性而没有设教。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子是小学语文老师兼任研究生导师。那时并无师道尊严之说。有人说你又瞎说了,小学语文老师怎么与研究生导师联系起来了呢?第一、三千年前,可以。第二,你落入俗套了,即便在今天,完全可以发生小学老师有资格当研究生导师的事情。按分类学的科类来分,孔子的教育教学内容分三科类――理论、品德和技术。又可以认为是文科、品德科和技术科。以前已经有总结知识分子基本责任之一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技术如算术、演奏、文书、管理(如管理一小国)等。也就说孔子并不是单一教学,更不是人们理解的一味的道德教育,这不是明摆的吗?学以至用,十条干肉送了,回来写个字、记个帐都不会,望后还有谁将自己的孩子送来呢?成年人就更不会来了。
可以认为,仁义礼智忠信孝等是孔子的研究生班的科研项目,论语主要记载孔子的思考。有人可能从孔子的成长成名经历中得到启发,心里悄悄地想了,孔子自学都能这样子,我可是国学都看了个遍的,一定是天下第一了。孔子说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知新实在是创新的意思啊,实在是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的意思啊,而且要见义勇为、更加重要的是是好骡子好马拉出来遛遛。好好唠唠1网友:研究传统文化研究根。步石回礼:谢谢!
孔子的成名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首创,比如首创平民教育。
下面列举一些首创的例子。有一个人第一次吃爱情果,成为英雄,你天天吃西红柿都成不了。黄金分割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引起他们的广泛兴趣,但他们归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华罗根在70年代在中国推广优选法,引起积极响应与轰动,你现在提0。618,估计引不起什么动静。陈景润破解歌德拔河猜想,他走路撞树了,却成为美谈,最近有一老人说破解了猜想,但他再也不敢头撞树了,因为那样人会笑话的。
5―31步石回复有网友重复的阻止“经义分析”言论:
刨根问底拦不住,
梳根正本健中华,
凡是国民有义务,
经义分析非竟猜,
逻辑推理绝瞎蒙。
要把推理的过程摆出来供读者检查,也是请教读者共同研究。作者务必要有读者为师的理念,才可能与读者心心相应。
(本章完)
………………………………
第70章 交谈与成熟
第十八章交谈与成熟
5―32正青智者问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步石答:中人是指智力吗?是指道德吗?石说不是。中文的中含义很多,那么中人是中等道德的人的意思吗?至少这样的理解是牵强的,因为论语没有提供孔子有道德这个概念的证据,中人是指中等智力吗?有理由说不是,因为在论语中,孔子明确地使用了“上智”与“下智”这两个词,那么他完全应该知道“中智”这个词,对不对?有准确的词不用,反而故意模糊,这样的想法是孔子不对还是我们不对呢?
考虑到孔子的老师身份,可以认为这里的中人是处于智力、心理和道德的综合考量,人是泛化的人,中人是泛化的人的分类,――老人、壮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等。大体分为成年人、中人和未成年人。大家都知道幼儿园、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材和自然科学教材的内容、程度与学校的管理制度;大学的思想品德、自然科学教材的内容、程度与学校管理制度;成人社会是怎么回事情,孔子在那个时候就能考虑到这些,真的不简单。那么,这个“上”是指什么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