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艘帆船是原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阿姆斯特丹’号,自从退役之后,就一直陈列于此,至今已经100多年了。1697年,‘亲政’不久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率领着一支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使团遍访西洋诸国,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在荷兰期间,他曾经化名为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在原荷兰东印度公司做了四个多月的学徒,学习造船技术和驾驶技能,这艘‘阿姆斯特丹’号商船,就是他参与建造完成并下水试航的。可以说,这座荷兰航海博物馆和这艘‘阿姆斯特丹’号商船是彼得大帝在俄国推行‘新政’见证者和记录者。”

    张继点点头,郑重地对乔特・布里恩和安吉・费列罗说道:“彼得大帝身先士卒,励精图治,终其一生地推动着俄国的变法图强,为此甚至不惜废除并杀死了自己的太子,他影响了叶卡特琳娜女皇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政策取向,更奠定了俄国今日强盛的基础,堪称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伟人。”

    说着,张继转身对联合使团的成员们说道:“阿姆斯特丹是彼得大帝在俄国推行‘新政’的,我相信,它也会成为我们在中国推行‘新政’的重要转折点。明天,我们就来参观荷兰航海博物馆和‘阿姆斯特丹’号商船,相信我们一定会满载而归。”

    ……

    当天深夜,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政厅。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小国大业(下)

    从外观上看,市政厅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两层的主体,再加上居中而立的一座钟楼,几何作图般对称而保守。灰色的墙体,绿色的穹顶,规整的格局,密集的窗户,显得低调而内敛,甚至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不过,市政厅内设的宴会厅则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气氛,宴会厅由白、金两色装饰而成,四周的墙壁顶端涂画着描绘荷兰的先民们围海造田场景的壁画。大厅里铺设着豪华的地毯,陈列着精致的餐具,大厅的穹顶上还悬挂着一盏巨型水晶吊灯,整个大厅内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此时,阿姆斯特丹市政委员会主席乔特・布里恩、市议会议长安吉・费列罗以及行会、商会领袖们正在与联合使团的成员们共进晚餐。

    ……

    张继笑着对安吉・费列罗说道:“安吉・费列罗议长,这一路上我一直在回味您刚才提出的关于地理环境影响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理论,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感觉它能够解释很多一直以来横更在我心头的困惑。但是,我还有一点疑问,希望您能为我解答。众所周知,有着地方自治传统的北海沿岸低地地区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是若干诸侯领地和商业城市的自由联盟。这些地区初始条件大同小异,发展成果却大相径庭。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荷兰能够脱颖而出,走上了开展海外贸易的道路。或者说,荷兰掌握了怎样的崛起要旨,从而走向了强盛与辉煌。” ”“

    张继话音刚落,恰巧侍者为每一位进餐者端上一份荷兰的传统菜肴鱼肉刺身。

    安吉・费列罗略一沉思,指着盘中几条并不起眼的银白色小鱼,笑着说道:“张先生,荷兰有这样一句谚语,是那些从事海外贸易的历代船长们口口相传下来的,叫做‘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其实,历史也像是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荷兰走向强盛与辉煌崛起的故事,就是从您眼前这些并不起眼的鲱鱼开始的。”

    看到张继疑惑的表情,安吉・费列罗笑着说道:“张先生,如您所知,荷兰濒临北海,而北海正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之处,因而鱼产丰富,种类繁多。每年夏季,都会有大批的鲱鱼洄游到北海渔场。于是,荷兰的先民们组织了鲱鱼捕捞船队,依靠捕捞、加工和贩卖鲱鱼为生。14世纪时,荷兰的人口还不到100万,就有大约20万人从事鲱鱼捕捞业。也就是说,这些并不起眼的鲱鱼为几乎1/5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由此可见,鲱鱼对于当时的荷兰经济何其重要。但是,鲱鱼毕竟是一种自然资源,荷兰的先民们不可能垄断鲱鱼的捕捞,而北海沿岸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有各自的鲱鱼捕捞船队。事实上,为了争夺北海渔场,荷兰的先民们还曾经与北海沿岸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过数次战争。但是,这一切都随着1358年的一件并不起眼的发明而改变了。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同样并不起眼的小渔村里,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用一刀就可以除去鲱鱼内脏的方法。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鲱鱼的加工效率,由此,荷兰加工的鲱鱼行销西欧。”

    安吉・费列罗顿了顿,接着说道:“您看,荷兰的先民们就是这样,通过一件并不起眼的发明、一柄并不起眼的小刀,将一种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资源转化为了荷兰所独有的资本。此后,随着鲱鱼捕获量的增加和加工效率的提高,荷兰加工的鲱鱼逐渐走出西欧。与之相伴随,荷兰的先民们也开始与西欧之外的南欧、东欧、北非甚至西非进行贸易。”…;

    一旁的乔特・布里恩也接过话头,笑着说道:“我知道贵国有一句成语,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是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事实上,荷兰走向强盛与辉煌的故事就很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一旦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作为谋生手段,原本属于自身劣势的自然条件就会开始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荷兰濒临北海,背靠欧陆,欧洲的两条主要水道莱茵河和马斯河由此入海,又因为荷兰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低地国家,荷兰民众自古以来就有着围海造田的传统,因此,荷兰的水上交通网极其发达。这些优势使得荷兰具备了成为欧洲商品集散地的可能。如您所知,正是发端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事实上,地理大发现也为荷兰提供了成为商业帝国的历史性机遇。当时,牢牢掌握海上霸权的是最早开展海外掠夺和殖民扩张的葡萄牙与西班牙,荷兰还只是世界舞台上配角。作为葡萄牙与西班牙的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经销商,荷兰的先民们先从葡萄牙与西班牙买进香料、丝绸和黄金,贩运到欧洲各地,等到返航时,又将买进的俄国小麦、瑞典铁器、芬兰木材和自己生产的海军补给品卖给他们。通过这种被称为‘三角贸易’的贸易方式,荷兰的先民们赚得盆满钵满。也可以说,荷兰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就是这样进行的。”

    乔特・布里恩接过话头,补充道:“不过,正因为这种贸易方式是如此的利润丰厚,荷兰的先民们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北海沿岸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英国的强有力的挑战。英国的面积是荷兰的4倍,人口是荷兰的5倍。而且,作为一个位于新航路中心位置的岛国,英国有着荷兰比更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张先生,您是否知道,这一次荷兰的先民们又是依靠什么样的手段,从而击败了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呢?说起来很有意思,荷兰的先民们击败英国依靠的还是一种并不起眼的方法,那就是从设计、制造出了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商船。”
………………………………

第二百八十九章 纵横四海(上)

    乔特・布里恩顿了顿,接着说道:“在当时,欧洲商船上都建造有可以架设火炮的平台,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盗袭击。// 欢迎来到阅读//而英国商船的防护措施更加全面,不仅船体是使用材质特别坚硬的木头建造而成,水手还都携带有武器。荷兰的先民们则反其道而行之,设计、制造出了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商船。这种商船仅能运送货物,而无法架设火炮,荷兰商船上的水手也从来不携带武器。不仅如此,这种商船的设计还很独特,船舱很大,而甲板却很小。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在北欧,船所需要缴纳的赋税税率取决于其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也就越少。因此,所以,荷兰的先民们设计、制造出这种船舱很大,而甲板却很小的商船,就可以谋取更高的利润。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荷兰的商船造价很便宜,运费也很低廉。”

    安吉・费列罗接过话头,补充道:“当然了,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依靠这种造价更加低廉的商船是不够的,最终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还是那些驾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