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商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不,这叫性格的颜色辨析。”
陶应虽然不明白陶商说的是什么,但基于大哥这几年来所干出的成绩,陶应觉得大哥决定做的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于是便应了陶商的吩咐。
稍后,却见陶应突然话锋一转,对陶商道:“大哥,那个太史慈真乃是当世的英杰,他不但箭法超群,武艺也是冠绝群英,长相还那般的儒雅,弟弟原先还真没看出来他的大能耐……这天下间,像他那般俊朗且超群的豪杰,只怕是不会再有第二个了。”
陶商沉吟片刻,方才摇头道:“二弟这话说的有点绝对了,其实在我看来,像太史慈这样才貌双全的人物,这世间应最少还有一个。”
……
陶商和太史慈等一众打败了管亥,救出了太史慈在寿光县中的老母,彻底的解决了北海郡的祸乱。
与此同时,一支约有数百骑的精锐骑兵,正向着北海郡的方向疾速而来。
率领那支骑兵的将领,白马银枪,俊秀挺拔,着实是一位丰神俊秀的人物。
他的主公公孙瓒,前几天得到了孔融的书信,言之徐州刺史陶谦派使者团前往北海,相邀青州刺史田楷和孔融一同前往徐州相助,对抗曹操。
公孙瓒本不想搭理此事,但时值东州令田豫前往北平述职,听说了孔融来信的事后,极力请公孙瓒拨一支偏师相助徐州。
一则,袁绍,曹操,徐州陶氏一直处于联盟状态,三人的势力逐渐变大变强,但在田豫看来,这样的联盟必然不可久持。
若是三人真有一天彻底闹掰了、各自为政,公孙瓒为了对付当前最大的敌人袁绍,势必还是得与另外两家做一些政治外交,引为臂助。
而这天底下有什么事,又有什么事是比在危难时期派兵相助,更有的恩惠呢?
田豫的话颇有几分道理,公孙瓒没有理由拒绝他。
于是乎,他派遣出了去年被常山郡推举,率领义兵加入自己麾下的将领赵云,领数百精骑前往北海郡,与众人合兵,一同前往徐州。
赵云刚刚加入公孙瓒的麾下,虽有本领,但现年不过二十六岁,其地位和声望都不足以与田楷,孔融等人相比。
临去之时,赵云曾问公孙瓒:“此番出兵,当以何人为尊而听其号令?”
公孙瓒已经知道了刘备目下正在北海郡,便随即道:“玄德在彼,汝可听其令而行。”
赵云刚刚加入公孙瓒麾下时,与刘备有过数面之缘,闻听公孙瓒如此吩咐,随即称是。
不过赵虽然年轻,但心思却不毛躁,办事多少讲究点完美主义。
他又问公孙瓒:“若玄德公不去徐州,又该尊何人之令?”
在赵云的认知里,刘备属于公孙瓒的重要附庸,眼下河北战乱不断,而且孔融的信中也没有言明徐州人是否有求救于刘备,他只是知道刘备此番乃是前往北海郡相助孔融对付黄巾的。
公孙瓒听赵云有此一问,心下不由有些好笑。
看来赵子龙还是不太了解我那刘贤弟乐于帮助他人的性子。
不过公孙瓒也没有点破赵云,只是对他玩笑道:“若吾弟玄德果真不去徐州帮忙,那子龙你便该看谁行,便尊何人之令便是了,我给你临机专断之权便是。”
公孙瓒虽然是玩笑,但赵云依然郑重的领命称是。
眼看着即将踏入北海的地界,赵云提着手中银枪的手不由的紧了一紧。
从本郡地界,跨出北境来到这么远的地方,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
天下之大,却也不是离开了北地之后的天下,这世间究竟是何种模样,其他州郡的人,又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自己却是得好好的看一看,瞧一瞧了。
。m。
………………………………
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
就在赵云的兵马将将抵达了青州地界的时候,征讨管亥的兵马则是已经回到了营陵城。
孔融听说黄巾军部非败即降,又有管亥被太史慈生擒活绑,幸福的都要爆炸了。
他本来对陶商的办法还是有些将信将疑的,心中颇感疑惑,毕竟陶商年纪太轻,本领尚不足矣令孔融佩服。
但如今得闻大胜,方知太平公子确有真能。
不过最让孔融感到欣喜的,还是太史慈的本事大大的超乎了他的预料。
能够生擒在青州境内以勇力著称的黄巾渠帅管亥,太史慈的本领着实是让人感到既惊且佩!想不到自己麾下居然有这样的良将而不自知,孔融恨不能重重的扇自己几个响亮的耳光引以为戒。
在众人返回营陵城的当夜,孔融便在城内的郡守府给陶商和太史慈等人庆功,为顺利平定这次青州的祸患,大宴营陵城内的官吏和外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陶商借着尿遁的借口,从筵席中离去,来到院子里放放风,醒醒酒。
当然,他也是想借着这个独自的机会,等一个人来找自己。
不出陶商所料,就在自己放风的时候,却是有一个人跟了出来。
这个人,是伤情稍见好转,也一同过来陪席的刘备。
刘备来院子中见陶商的时候,正好赶上陶商的酒性也是达到了最高点的时候,他两个脸蛋红扑扑的,眼眸中似是也有些迷离。
虽然有一些酒醉的表现,但陶商特意控制着自己,让自己不醉。
看见刘备跟随着自己跟过来之后,陶商装出一脸醉相,笑呵呵的道:“玄德公,怎么不在席中喝酒,跟着陶某来此为何?……你也来撒尿吗?”
刘备的伤情还未见痊愈,脸色多少还是显得有些苍白,道:“备伤情未愈,不能饮酒,在宴席中待着也无甚好干,我二弟三弟皆善饮,让他们与北海郡内诸人相陪便可,备在场内,却也发挥不出什么大用。”
陶商长长的打了个酒嗝,道:“玄德公既然是伤情不善,不妨举兵回平原去吧,何苦在此硬撑?”
刘备沉吟了一下,突然开口道:“前番得蒙陶公子相助,还未曾报答,此时回平原殊不仗义,徐州即将与曹操相拼,备就算是为了报答公子的恩德,也当一同前往。”
陶商的面上微笑着,但心中却是暗暗嘀咕:这老小子果然还是没有断了要去徐州的心。
刘备心中也是在暗自揣度自己眼下的处境。
其实也不是他有多想去徐州帮陶商跟曹操硬碰硬,刘备不傻,也不犯贱,他实在也是有逼不得已的苦衷。
刘备现在属于同窗好友公孙瓒的属下,昔日的公孙瓒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名望有名望,跟着公孙瓒混,却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更何况他们二人还是至交宾朋。
可问题是,眼下的公孙瓒做事多少还是有些下道的。
公孙瓒连续败给袁绍在刘备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天底下没有神人,哪有人会百战百胜?只要知耻而后勇,努力找出自己的不足,刘备相信,公孙瓒在他们一群人的辅佐下,日后一定会战败袁绍,重新取得优势。
问题是,现在的公孙瓒不但不知耻后勇,反而变得是愈发暴戾。
而且,他和他的上司太傅刘虞,关系也是变的愈发的不睦。
通过最近几次跟公孙瓒的交谈,刘备发现公孙瓒对于刘虞已经动了杀心,而且任凭自己怎么劝说也没有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不得不动起了离开公孙瓒,南下另谋出路的心思,这次前往徐州对抗曹操,对他来说就是一次契机。
也不算是刘备心狠,只是公孙瓒若果真出手对付刘虞,那事件对刘备的影响就太过巨大了。
刘备虽然是公孙瓒的下属,但他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特殊的头衔,那就是汉室宗亲。
刘备的祖宗刘胜有一百多个儿子,刘备这一支在其先人刘贞被去爵后则定居的涿县,到了他这一辈,皇室的旁支血液淡薄的已经跟蚊子叮人吸的血量差不了多少……但既然他一直以这个头衔为标榜,那世人自然是将他归纳到了汉室的一方。
刘备宗亲的这个名头到哪都好使,唯独对同类不占优势。
刘虞也是汉室宗亲,而且跟刘备这种底层宗亲不一样,人家是明码标价的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家室赫赫。
刘备身上的刘氏帝王血量若是只有蚊子吸的那么一口,那刘虞最少得有二斤。
同样是汉室宗亲,公孙瓒若真是领着刘备着手对付刘虞,却是让天下人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