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是汉室宗亲,公孙瓒若真是领着刘备着手对付刘虞,却是让天下人该怎么说?
帮着公孙瓒打刘虞,那是背叛了皇亲。
若是不帮公孙瓒,那就是背叛了同窗好友恩人。
怎么弄都是掉声望啊……刷刷掉的那种。
听说最近公孙瓒好像眼瞅着就要对刘虞动手了,若是不趁着陶氏求援的机会赶紧离开,以公孙瓒的性格,必然是啥事都得拉扯上自己。
万一公孙瓒真把屠刀递到自己的手里,那他娘的接还是不接?
公孙这不是毁人么。
刘备想去徐州,问题是陶商不想让他去徐州。
陶公子铁了心要做到的事,一般都能办成。
陶商不在这件事上跟刘备掰扯,随意道:“也罢,既然玄德公如此厚意,待择日陶某杀了管亥祭旗之后,咱们就出师返回彭城。”
一听陶商说起了管亥,刘备随即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胸前的伤口。
这个阻拦了刘备幸运之光的人,眼下在不知不觉间,竟然是成了他胸中的一块石头,沉甸甸的,这几晚总能把刘备从噩梦中惊醒。
刘备眼下毕竟只有三十三岁,相对年轻还不够老辣,很多事情也爱钻牛角尖。
那么多的黄巾贼面对自己的劝说,都肯归降了,为何只有这个管亥不但不降,还射了自己一箭?
姓管的究竟多他娘的一啥?
“陶公子,那个管亥,究竟是何等样人?”刘备试探性的问道。
一听刘备问出了这个问题,陶商低着头,背着刘备露出了一个没有让他察觉的笑容。
大事成矣!是你自己主动犯贱的,不赖陶某。
少时,便见陶商抬起头,依旧是那醉醺醺的样子。
“难得的好汉啊,不但勇武非常,且性格刚烈忠贞,这样的人,要么说服不了,可一旦要是收服了,那日后必然是肯为主子抛头颅洒热血的汉子……感觉上,跟我军中的许褚多少有点像。”
刘备闻言,顿时心下一跳。
“想不到竟然是这等英烈人物……听陶公子言下之意,莫不是打算收其于帐下?”
陶商显得还是有些迷迷糊糊的:“我跟玄德公是好朋友,也不怕跟你说实话,管亥这厮这一段时间虽然不甚服气我,但他被太史慈关押在郊外驻军的囚笼中,几日来多少也磨砺了一些火性,我还特意让我的弟弟陶应代表我,日日前往送吃送喝的照看,多多关切……这人心都是肉长的,想来要收服他,也差不了多久了。”
刘备听到这,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
他眼见陶商喝的有些迷迷糊糊的,随即又与他攀谈了两句,然后就借口有事先行一步。
陶商哼哼哈哈的应付,待刘备走远之后,便一去适才的醉酒状态。
看着刘备消失的背影,陶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天作孽,犹可恕,再见了,兄弟。”
。m。
………………………………
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应装憨
刘备让一名手去跟关张说,直言体乏,要先回去休息,让两个弟弟代表他留在这里代替自己与众人作陪。
他这样做也是怕旁人起疑心,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中途截胡去说服人家的降将,也不是什么光彩事,在事情成定局前,没有必要让每个人都知道。
乘着今夜的空档,刘备仅仅只是带领着几名侍卫,便向着郊外的北海郡的营盘奔了过去。
现在北海郡的官吏和将官们都集中在宴席上,若是要劝服管亥,也唯有在这一时半刻之间行动才不会被别人有所警觉。
刘备如此做的目的,是其麾下真正可堪大用的人才实在是少,此为其一。
陶商酒醉后,向他陈述了管亥的能耐和可塑性乃在其二。
但刘备这次还想再来试试说服管亥的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其三——他在潜意识里还是正在钻牛角尖。
前三个黄巾贼的渠帅都被自己搞定了,虽然都只是一些匹夫之辈,但凭什么这个管亥,我就弄不服他?
能成大业的人,一般心气都比较高,也比一般人要有更为浓烈的强迫症。
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都不是正常人。
非正常人一般不到最后的关头,就不会轻易认输,也不愿意轻易的放弃。这是每一个成大事之人的优点,但同时,也是每一个成大事之人身上的臭毛病。
成也臭毛病,败也臭毛病。
眼看着就要到了营陵城郊外,太史慈奉命驻守的小营盘,刘备的心此刻就越发的急切了。
太史慈刚刚得了官职,孔融让他带领的人不多,也就那么几十来个。
说是给太史慈统领的手下,实则就跟协助他看押管亥差不了多少,所以他的营盘占地不算很大。
正在刘备往里面走的时候,正好却碰上没有参加宴席的陶应从营盘里面走了出来。
一见刘备领人往里进,陶应不由深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大感佩服。
大哥啊……你猜的还是很准的嘛!
刘备竟然真的在第一时间过来找管亥了!
陶应脸色发红,轻轻的咽了一口吐沫……他适才干了坏事,暗中将囚笼中管亥手上的绑绳改打成了活结。
他本以为陶商的话不会应验,但没有想到的是,刘备居然真的按时按点的来管亥的牢中串门了。
真是作死的节奏啊。
陶应站在原地,多少有点不知所措。
刘备来到了营盘前,看见了陶应,先是一愣,但随即一条小计谋便涌上了心头。
“陶二公子!”刘备翻身下马,热情的跟陶应打招呼。
陶应支支吾吾的,先是冲着刘备躬身一礼,然后礼貌的道:“玄德公不是在城内的郡守府参加筵席吗?怎么有空跑到太史慈的驻军处?”
刘备哈哈一笑,随意的挥了挥手道:“备新伤方愈,不能够饮酒,在筵席上也是闲来无事,就出来放放风而已,不想在此巧遇陶二公子,呵呵呵,太巧了。”
陶应咧咧嘴,没好意思搭腔。
你这风倒是放的挺远呢,一下子就放到城外来了,这中间得隔着多大的一段距离?
真汝母的巧。
刘备笑呵呵的看着陶应,反问道:“陶二公子怎地不去城中参加庆功宴?备在筵席上没有看见公子,这心里还是好生纳闷呢。”
陶应谦谨的一点头,道:“应是奉了我兄长之命,在此照顾贼囚管亥,我大哥已经与孔北海说过,在回师彭城之后,用此人用来祭旗,以壮军威,在那之前,应便时不常的来照看此人,以免中间有甚差错。”
刘备恍然的点了点头,感慨道:“太平公子能有陶二公子这样的贤弟,也是着实幸甚,不过听说那管亥乃是被太史慈所擒,目下囚居于其营之内,陶二公子毕竟是外人,如何能随意进出的?”
陶应呆萌呆萌的从袖子中拿出一个令牌,道:“这是太史慈借于我的,用以在营内来回出入用的。”
刘备见状顿时哑然,心中暗笑这孩子果然是如同传言中的一般毫无心机,着实是个蠢物。
陶应见刘备看着自己手中的令牌,两只眼睛都要冒出光来,心下亦是暗叹口气。
这家伙现在心里一定是觉得我贼蠢贼蠢的吧?你看他那副垂涎欲滴的模样……一会你就得中计玩完。
按大哥的话讲,这样的人就是,那个词怎么用来着……大傻嘚!
刘备沉下了心,对着陶应一笑,然后指了指胸口上的伤处,道:“这个管亥,曾在寿光县的城头,一箭把备射翻,此仇不可谓不重,今日碰巧在这遇到陶二公子,备有一件事想要求公子帮忙,还请公子务必答应。”
陶应脸色木然的想了一会,装傻充愣道:“玄德公不是想让我帮你弄死他报仇吧?那可是断断不能的!这人我大哥还得留着祭旗呢。”
刘备哈哈一笑,心中暗道这小子也忒呆了。
他急忙冲着陶应摆手,善言抚慰:“备绝非此意,只是想让陶二公子引我去看一下管亥,并请营内看守的兵将稍远些,备当面有些话要问他。”
陶应明知道刘备撒谎,但还是做出了一副犹豫的表情。
陶应这个人平时就憨萌,所以,也就是使得他无论是在说真话,说假话的时候都显得那么呆,让人看出不个所以然来。
正所谓一呆遮白丑。
“这事不太好吧。”陶应似真非假的道:“要是让我大哥或是太史慈知道了,回头告诉我爹……我爹非踢死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