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滇味文化-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火塘左侧靠房壁,有一方形大木柜,柜内装零碎杂物,柜面则是家里最尊贵老人的床,一般是外婆住。火塘右角还设置神龛,底下置放有一个神柜,神柜中摆放着香炉和敬茶敬酒的盅子、神箩、香箩等。火塘下方立有两根柱子,其中右边的是女柱,左边的是男柱,这两棵柱子是用一棵树做成的,树的上部分被做成了男柱,下部分被做成了女柱。摩梭人在举行成丁礼的时候,就要在柱子旁举行仪式。

第三章 独特民居(5)
六、土掌房
  在云南的彝族和藏族地区,常见一种平顶的土掌房。土掌房为土木结构,以块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以土筑墙,墙体刷白。楼层一般为三层,也有四五层的。每层间都架有大梁,然后搭楼楞,架一些细圆木或木条,铺上茅草或稻草,在草上覆盖一层稀泥,再放上细土夯土掌,再钉地板,顶层用粘土夯实抹平为土掌就成了,因此被称为土掌房。
  风格独特的土掌房
  土掌房的最底层,一般被用作畜厩;第二层楼房作伙房和寝室,是一家人食宿的主要场所,这层的房子以中柱为中心,上面设有佛龛,佛龛下为宽约5尺、长10尺的火塘。火塘的四周用方木相围,木框内镶有长知石,火塘内架有一只铁三脚。火塘右边为男主人或男宾席位,左边为女主人或女宾席位,女席一侧放有做工很精致的橱柜和水橱。饮茶用餐时,一家人就围在火塘边,在晚上就围着火塘铺开垫子席地而睡。
  第三层楼一般被分为很多间,其中较大的一间是经堂,其余的作为客房。经堂是民居内装饰最好的地方,室内有很多油漆彩画,并且放置有雕刻华丽的神龛。三楼平顶一角设有香灶,插有经幡,三楼的平台可晒粮食。有的地方的土掌房,三楼中的一半是平台,另一半三面筑墙,正面为板壁和门窗,这样可以增大室内的采光面,室内分为若干小间。
  土掌房不但结构简单,而且经济实惠,它比建盖土木结构的瓦房要节省原料和金钱,比草顶房要牢固结实。土掌房还具有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的优点,只要注意保养屋面,一般可住几十年,就是进行翻修和更新,也很方便。因此,在彝族和藏族居住的地区,人们都喜欢建盖土掌房。
  七、土库房
  土库房的建筑结构为全土结构,它的三面都是土墙,南北两侧土墙与围墙相连,围墙内是一个大天井。过去的土库房普遍为三间,很少有四间的,现在建盖的四间土库房增多了,而且天井也变得更大了。土库房的正前方,留有一空间作为走廊通道,它的前檐为双层斗拱式,并且绘有双层吉祥图案,在房屋的大插头上,还雕刻有龙头。在一个二楹柱旁设有楼梯,楼底砌有一个石阶,石阶上架有六尺宽的多级木梯。在楼梯口的右侧就是二门,二门的左侧有一个到楼顶去的木梯,从二门右侧的侧门能进到佛堂,它的正面就是进屋的重门。
  从重门走进正房,其右侧是一个雕有龙凤图案的水橱。正屋显得十分宽敞,进行丧葬婚嫁摆宴席时,一般都放在这里。正房柱头由黑白篾皮相间的竹编套了一截,上面插有纸花、麦穗、箭旗、松枝等东西。火塘就设在水橱的对面,与其他建筑中的火塘有所不同,它没有和灶台、神龛相连,并在火塘内支起三脚架,上面用铁丝捆绑着桶式的土锅和吊锅。
  火塘上方是贵客席,一般供家里的长辈或者客人就坐;它的左面是主妇的座席,这里还是家庭中固定的打酥油茶的地方。主妇的座席后面一般都设有一个橱柜和佛堂,佛堂的正面和右面的墙壁上打有一些顺墙板,上面画着一些八瑞相和其他象征吉祥的图案。土库房大多都是两层,楼下一层是畜厩,二楼是仓库、佛堂、客厅和卧室,楼顶都是以小圆木铺垫,筑有土掌。这种土库房大多是藏族人和彝族人居住,其中藏族人的土库房主要分布于中甸县高原地带。

第三章 独特民居(6)
在房屋的色彩方面,彝族人的土库房很少进行装饰,而藏族人比较喜欢使用白色和红色,这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藏族人生活、居住的土库房,全都使用白色,表示吉祥、温和、善良的意思。只有在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的外墙,才能使用红色的涂料进行装饰。
  八、吊脚楼
  云南不少民族居住的是一种极富特色的干栏式住宅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外廊式的二至三层楼房,大多为三屋以上的木楼。住宅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在的前半部分光线充足,而且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了很多的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的地方供人休息。传统的吊脚楼结构谨严,全部用卯榫嵌合而成,很少用到铁钉等东西。
  二层楼是一家休息、手工劳动和居住的地方。楼内设有取暖做饭的火塘和祖宗的神位。在吊脚楼内,大多家庭都习惯使用矮脚桌子,坐比较原始的木凳,在这里很难找到高脚的桌椅。三层楼一般被分成很多间,部分作为家人的卧房,部分作为客房。少数民族都很爱美,他们喜欢把居住的环境装饰得十分漂亮,很多吊脚楼房的柱头被雕成竹子的形式,或者雕刻出很多花纹。木楼上一般都配上走廊和雕花栏干。在一些村寨里,人们还在水井上用雕花的青石板砌一个小屋,在井内放一些红、白、黑相间的花鱼。就连寨里的道路,人们也要以青石或卵石铺砌,并构成各种图案。
  吊脚楼一般都是一家一栋,有的村寨是聚族而居,同一个家族就把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人们可以互通。欢庆佳节时,人们就聚集在长廊上设宴接待宾客。还有一些地方的吊脚楼都是两层楼房,楼下是用来住人的,堂屋中设有神龛和天地君亲师的神位。它的两侧是卧室和厨房,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楼上则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九、白 族 民 居
  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坐西向东,大多是封闭式的住宅,其建筑布局主要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三房一照壁”是白族民居的主要布局形式。“三房”是指坐西朝东的正房和两侧的配楼,一照壁是指正房对面的一堵墙,这四部分就组合成一个正方形的院落。白族民居一个独特的建筑风格就是用石头建房子。在白族民居中可以看到各种石头,它们有的被用来砌墙基和墙角,有的被垒砌成整座墙,有的被用于门头窗头的横梁。
  白族民居的门楼
  白族最看重房屋的门楼、照壁和门窗的装饰。门楼可以说是一个建筑的精华部分,从它的建筑水平、精致程度、用料情况就能看出这家人的经济状况。他们一般选用海东青山石作为大门座,然后在上面精凿出小花点,再砌出有棱有角的基座。在基座上面,架起雕刻精细、结构严谨的斗拱和出挑,以及有飞檐翘角的木门楼。整个门楼的屋脊、墙脊、屋檐制作都很精细,用大理石、花砖、青砖、木雕等材料,组成的斗拱重檐十分漂亮。
  白族民居中的门窗,都是经过能工巧匠精心雕刻而成的。正房中间的门叫隔扇门,一般由六扇门组成,每扇门上都雕刻着精美的镂空图案,内容主要是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这样制作出来的门既美观,又便于通风和采光。白族木雕巧匠们在制造窗户时,多使用他们所擅长的漏雕,这样雕刻出来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不但栩栩如生,而且层层相连,显示出多层次的玲珑美感。

第三章 独特民居(7)
照壁被白族人称为“风水壁”,是白族民居中很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白族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最先在院子朝东的地方建一堵墙壁,以便早上的阳光能照在墙上,给全家人带来好运和幸福,人们把这堵墙称“照壁”或者“风水壁”。照壁是由对称的高低两台滴水墙组成的,它的上面铺盖有青瓦或琉璃瓦,瓦面四角翘起。照壁正中刷白后,或书以四眼题字,或嵌入大理石;然后在它的四周镶勾一些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间绘出山水花鸟画,有的则书写一些增添欢乐喜庆气氛的“福”、“寿”等字。
  白族民居不仅讲究建筑的精美和谐,而且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温馨。很多人家都会在天井里砌出一个花坛,种上几株山茶、丹桂、石榴、香椽、竹子等,并且在花坛边沿,或者在屋檐口,还要放一些兰花等盆栽。这样不但使院落花香四溢,也增加了恬静和幽雅的气氛。
  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