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拯救人类。说到这一点,我对稻盛先生和京瓷的先见之明深感敬佩。
在这里,想请教稻盛先生,京瓷从何时开始研究太阳能,动机是什么?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三十多年前着手的太阳能发电
|稻盛|
36年前发生的第一次石油冲击(1973年) 是一个契机。面对世界范围内能源的即将枯竭,全世界都发出了“应该开发新的可替代能源”的呼声。首先是太阳能发电,然后是风力发电、海洋温差发电等等,大家从技术的可能性上议论探讨。当时我想,如果开发太阳能电池,凭京瓷的技术应该可以做到。
于是我向当时松下电器和夏普的领导人提出:“我们是否可以成立一个合资企业,共同进行研究与开发。”他们立即表示同意,合资企业很快成立了,但研究工作进展得却很不顺利。石油冲击的阴影已过去很久了,当时石油已能充足供应,但大家的热情却减弱了,松下和夏普退出了。但我觉得事业好不容易开了头,到了这一步,就是京瓷单干也要把研究继续下去。
这是一项很花钱的研究,研究持续了30年,太阳能发电才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这项事业很符合大义名分,全世界都满怀期待,都希望见到开发成功,太阳能发电的商业价值也开始体现出来。
看到这里有利可图,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企业都开始做太阳能电池,甚至有点一哄而上的味道。
我们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后进者反倒似乎得了便宜。但是从积极的角度讲,由于我们长期艰苦的努力,全世界才开始觉醒:“大家都来重视于地球有益的自然能源的开发”,大家都来保护地球环境。这种转变应该值得我们高兴和自豪。
汽车行业加重了地球环境的负担,但现在他们也站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丰田开发了减少污染的混合动力车。制造这种汽车的丰田爱知县工厂的屋顶上铺设了我们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这家汽车装配厂一半的电力通过太阳能发电来提供。在环保的工厂里生产环保的汽车,我们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人造太阳”与“重归太阳的恩惠”
|梅原|
我父亲是一位技术员,可以说是他奠定了丰田的技术基础。30年前,我们俩进行过一场“父子对谈”。当时他就断言:“将来的能源一定是太阳能。”听到这话时我很吃惊,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太阳能发电,当时的丰田并不热心,关心是从最近才开始的。像丰田这样的大企业能够参与进来,我想是一件大好事。
太阳能发电,不单纯是一个能源问题,它背后一定包含“重归太阳的恩惠”这样一种思想,这个思想非常重要。
很久以前,有一位研究核聚变的朋友同我关系很亲密,当初我不得志,他也不走运,但我们俩意气风发,组建了a会,信心十足地要创立日本的新学问。当时他满腔热情地向我介绍核聚变:“这个事业一旦成功,能源问题将全盘解决。”“再过十年,核聚变就能完成。”我这位朋友后来成了日本核聚变研究的中心人物,但可惜核聚变至今没有完成。
核聚变就是“人造太阳”,这种思想同“蒙受太阳的恩惠”正好相反,而且根本上就是错的。真正伟大的是太阳,农业文明的发展全靠太阳的恩泽。在这里,我们要再次回到“万物靠太阳”这个思想上来,将这一思想同技术论融合,创立一种新的哲学。稻盛先生身上就体现出了这种哲学,所以当别人都从太阳能发电的研究领域撤退时,他仍能单枪匹马,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希腊式悲剧都是描绘人们因傲慢而灭亡的过程;《平家物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我创作的超级歌舞伎《日本武尊》中也有这样的台词:“日本武尊最终患了大病,这病毁灭了这位高傲的王子。”总之,无论古今东西,使人走向毁灭的无非就是傲慢。
现在人类的智能还在发展,科技已经进步到可以用人工手段克隆出人的生命,我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不管科技多么进步,人类应该始终保持谦虚之心,因为还有许多事情人类尚不清楚。
在我家的院子里,森青蛙年年产卵,所谓森青蛙就是在树上产卵的青蛙,卵呈泡状。这树的正下方必有水塘,孵化出来的蝌蚪一定落进水塘,产卵的位置极为精准。而且树下哪怕只是很小的水坑,森青蛙也是必在其正上方产卵。为什么能进行如此准确的测量?我们人类是无法解释的。
鳗鱼产卵,一定要去关岛附近的洋面,从日本游到关岛,然后再回到日本。如此漫长的旅行它们为什么必须这么做?
自然界千奇百怪,人类不懂的事不胜枚举,有人凭着一知半解的生物学知识,就妄想制造出新的人类。
生物学发现了DNA的存在,这DNA在人类和猩猩之间几乎没有区别,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员,在DNA层面上,所有生物差别都不大,差别的程度只相当于聪明人和傻瓜之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DNA教给了我们“生物平等性”的道理。
然而,人类却在利用DNA赚钱谋利。生物学教给我们人类要反省自己的傲慢,我们却置之不理,这是十分可悲的。
所谓保护“国益”助长了傲慢之心
|稻盛|
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长,都靠太阳的恩惠,靠太阳的恩惠才形成了地球这个生命圈。在这个舞台上,生物才能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包含太阳在内的伟大的自然怀着虔敬的态度,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古埃及人把太阳当做神来崇拜。
我们现代人,也应该对自然的伟大力量抱着虔敬的态度,这样才能稍稍节制人类的傲慢。
人类的傲慢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了以地球暖化为象征的、深刻的环境危机。地球已处于危险状态,2008年参加洞爷湖西方八国会议的首脑们都承认了这个事实,但谁也不肯承诺“自己率先垂范,为改善环境做出牺牲”。对危机的认识不断加深,但具体对策却向后拖延,会议就这样草草收场。
我以为,“国家”存在的本身就带来了人类的傲慢。不论大国还是小国,不论先进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家都在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国益”。所谓“国益”,实质上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私利”,各国为争夺自己国家的私利而陷入傲慢。
各国只主张自己的“国益”,当然会发生冲突。极小、极小的领土归属问题,往往引发了国际性纷争。由开始时小小的火种最终导致了大动干戈,而且在核扩散难以遏制的今天,还可能诱发核战争。为了防止此类悲剧的发生,我们都必须回归谦虚的态度。
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如果各国一味强调自己国家的利益,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以“利他之心”考虑人类全体的利益,国际社会必须建立起能够持续和平繁荣的邻居式的友好关系。
在自然界,在这个狭小的地球上,动植物都在友好地共生共存,只有人类制造出国家,决定了国境,主张自己的“国益”,计较自己的得失。人类要向自然界学习,回归谦虚的美德,感谢自然的恩惠:不是我们在自然中“活着”,而是自然“让我们活着”。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重新回归谦虚和虔敬的态度。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进步史观”将人类变为欲望的奴隶
|梅原|
在学生时代,我就产生了对近代文明的怀疑。在大学时,我喜欢阅读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的著作。尼采说:“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陷入了巨大的虚无之中。”所谓“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当时,无论对西方还是全世界来说,都是所谓“光速时代”,然而尼采却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预言。别忘了那是19世纪中叶,尼采的见解是非常了不起的。受这种哲学的影响,我也有了同样的预感,所以在毕业论文中,我提出了“进步思想是否会走到尽头”这样的问题。
当时社会上流行所谓“进步史观”。“进步史观”分两种类型,一种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行将崩溃,社会主义即将到来。”这种观点在知识阶层中非常流行,但我却有一种直觉,觉得这个观点在某个地方存在一定的错误。因为比我预料得更快,以苏联为首的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崩离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种“进步史观“的错误。
另一种“进步史观”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就能建立又富裕又便利的理想国家。”这种思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