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下在位于莱茵河中游的一座罗马时代修建的石桥遗址上重新修建一座木桥,然而这座木桥完工后又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这种状况持续了近几个世纪。
  人们面对自然界设置的屏障,大多数情况下显得束手无策。人们从来没有想过办法去克服莱茵河的重重天然屏障,为促进中欧的贸易大开方便之门。莱茵河上的宾根峡谷(Binger Loch)构成了一道很难跨越的屏障,莱茵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五米高的瀑布,只有水位较高的时候才能安全通过。平时渡过宾根峡谷必须借助大量人力,才能把船拉到对岸。据记载,公元755年,人们航行到宾根峡谷时必须要下船,船上只能留舵手。
  由此可见,中世纪和近代初期的交通何等缓慢,有时甚至会停滞,更别说追求速度了。
  本章小结
  中世纪和近代初期的农业社会并不要求提高速度。在农业社会中,时间由大自然决定,日、月、星辰是指示时间的向导,生活与工作完全被纳入自然界的循环中。自然界,天气炎热或寒冷、庄稼干枯或发芽、环境明亮或黑暗,完全不可预测,人类的生活规律也因此变化无常:天亮标志着忙碌的一天即将开始。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比如过于炎热、大雨或其他情况,人们就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当时,人类的这种行为并非落后的表现,而是根据当时的经济和科技条件限制,人类结合自身的情况所做出的最好选择。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当时的人不加快耕地或剪羊毛的速度,从而节省时间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农业社会中人们压根不会思考如何去提高生产速度,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悠然地寻找着自己的发展之路。
   。 想看书来

第2章  城市时代:加速的开始(1)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的时间观念完全来自于自然;到了城市时代,人们的时间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14世纪末到16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种新的时间观念酝酿而生。人们逐渐开始把时间量化,这种新观念比农业社会中的时间观念更加合理。此外,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后来,机械表开始出现。1937年,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Pitirim A Sorokin)写道:“14世纪时人们开始借助机械手段衡量时间。钟表的发明并非偶然,而是人们追求速度的本性开始发挥作用。”
  钟表的发明
  中世纪晚期人类发明了摆钟,将钟摆每次加速平均分成相对静止的小时间段,以此来标记时间。在此之前,人们使用日晷计时,不会发出任何声音。恩斯特·容格(Ernst Jünger)曾形容说:“钟表创造了自然界中新的节奏。此后人类彻底告别了时间由自然决定的时代,摆脱了自然界的束缚,开创了自主划分时间的新纪元。”由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速度越来越快,时间单位也变得更加精确,例如分钟、秒甚至毫秒。从钟表问世的那一刻起,自然界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控制权,时间也不再与自然现象有任何联系了。
  摆钟仅仅是新时间观念诞生的标志,它本身并不是新时间观念产生的原因和动力,然而人们可以利用机械钟表,更加合理地利用、控制和管理时间。此外,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虽然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初期生活节奏已经开始加快,但人们对此却并未重视过。
  机械钟表开启了人类计时史上的新纪元,它使人们对时间的把握更加准确。14世纪至15世纪由于城市间相互攀比,机械钟表盛行一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当然,机械钟表仅仅把时间展示给人们,其本身并没有加快工作速度。
  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城市中虽然出现了加速现象,机械钟表并不能控制它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人们比较两个相同行为或过程产生的结果。钟表不能使商人比竞争对手更早到达目的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商人们需要经验丰富的水手、行驶迅速的船只、便利的天气条件和健壮的牲畜。钟表并没有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人们可以用它来计划、协调和控制日常生活中的加速现象。随着钟表的诞生,一种实用的时间观念也应运而生。
  中世纪晚期,商人是社会中最关心技术创新的群体。中世纪的工匠们一直沿袭传统的“求稳”做法,商人要不断与合作伙伴谈生意,因此他们需要把时间安排得更合理,在这一点上钟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时钟表在商界的意义为:宝贵的时间、红火的生意以及支付能力。因此商人率先采用了这种新的时间划分和度量方法,为自己节省时间,以便更合理地利用时间。商人们首先让时间动了起来。
  民众的压力
  经过上一节的叙述,人们不禁要问,今天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加速现象开始于何时何地?生活中名目繁多的“速度竞赛”源于何处?人们是如何想到通过提高速度来改善生活条件的?今天很难追溯到上述问题的起源。纵观历史人们可以确信,由古至今人们为加速经济发展做了种种努力。虽然今天很难再找到这些印记,但是它们随着时间的更迭融入到了人类社会之中。上一章曾提到,在中世纪和近代初期的农业社会中,人们崇尚自然的缓慢,不去追求速度。与此相反,中世纪晚期某些城市出现了加速的萌芽,其他具有革新精神的城市纷纷效仿。随着时间的发展,加速原则开始适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

第2章  城市时代:加速的开始(2)
15世纪和16世纪时,大城市中的人口数量迅速上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促使人们的社交圈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对速度的追求。据估计,15世纪中期,人口由最初的5 000多万上涨到8 100多万,到16世纪中期人口数量又增加了1 500万,达到105亿。人们的交流变得空前频繁,这与农业社会中自给自足的生活大相径庭。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程度不断提高,生活中需要相互协调的领域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城市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新的贸易﹑记账和信贷形式。商人经常需要把商品和信息输送到其他国家,国家之间的商业网络也因此应运而生。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国际商业网络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各国间的交流。远途商人大多会使用国际商业网络,跨国贸易领域也因此充满竞争。当时的交通状况很差,信息传递速度很慢,导致了商人们的运输和信息成本不断提高。为了降低成本,商人们都竞相采用先进技术,并开始尝试通过提高速度来降低运输和信息成本。虽然提高运输速度会增加成本,但是其带来的利润更大。因此用最快的速度,尽量缩短在路上的时间,成为远途商人努力达到的目标。
  劳动分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随着劳动分工程度不断提高,时间的作用日益显现。人们更加合理地利用了生产技术和劳动时间,原先不相干的劳动过程变得整齐划一,生产商品使用的劳动时间逐渐转化为商品的价值。有些领域的生产复杂程度较高,生产步骤联系紧密,为了协调整个生产过程,人们必须得同时干几件事情,这样就催生了速度。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空闲时间会延长整个生产过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充分发挥劳动分工的优势,人们越来越重视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时间。
  远途商人的时间危机
  城市就像一块磁铁,吸引了大量人和商品来这里聚集。城市里汇集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包括商人﹑手工工匠﹑艺术家和科学家。为了在城市里立足,他们纷纷成立了商埠﹑行会﹑艺术展室和学校。他们的所作所为证明社会文明进步归功于职业的分工。城市是社会中加速现象和快速生活节奏的发源地。城市里的时间脱离了自然和宗教的桎梏,人们一改乡村里以自然为主的作息习惯,用时间和日历来安排作息,这种做法更加合理。所以说是城里人改变了以前万事由天定的局面,其中功劳最大的还属大商人。为了取得生意上的成功,击败竞争对手,大商人们发现了时间的重要意义,虽然这与当时教会所宣传的美德大相径庭。14世纪中期,威廉·冯·奥卡姆(Wilhelm von Ockham)发表了关于时间的重要性的研究成果后,人们才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时间观念。然而商人们早就形成了新的时间观念,并用它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商人们还不顾教会阻挠,认为时间就是金钱。这种做法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