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的黄昏-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回到京城,就对别人大声喊道:“给我足够的钱粮,我一个人都能守得住。”
  这话后来被证明是吹牛,但当时被吓破了胆子的明廷上下听到了已经多年未听到的话,几乎是欣喜若狂。名将孙承宗也认为,袁崇焕此言虽然有吹牛的嫌疑,但据他对此人的了解和对明朝火器的认知,袁崇焕说得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有些人巴不得塞着耳朵不愿意听到关外的消息,而袁崇焕却敢去关外,无论如何,这个人都是这个时期的一个人才。孙承宗立即向天启皇帝议升此人。天启帝答应了,袁崇焕便以监军的身份来到了宁远。
  该年六月,孙承宗到山海关外视察,袁崇焕跟这位兵部尚书说道:“有些人想要退进关内,把关外放弃。如果这样,我们就要修山海关,得不偿失。如果我们连关外这几个军事据点都守不住,还守什么山海关?”
  三个月后,孙承宗出任辽东经略,重用了他。两人通力合作,积极整治宁锦防务。袁崇焕被派到宁远修建宁远城,驻守宁远。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四年后,宁远城已经成为防守最坚固的城池。倘若防守者略正常一点,宁远城根本就不可能被攻破。这除了它上面有十一门红夷大炮外,还有易于防守的城墙结构。
  就在这样的城里,天启六年(1626年),袁崇焕打赢了努尔哈赤的六万攻城兵马。代替孙承宗的辽东经略高第退到了山海关,这个辽东最高统帅简直不相信,一个小小的宁远城居然打退了六万八旗兵。
  消息传到京城后,整个朝廷疯了。这是他们已经八年不曾听到过的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了,袁崇焕一举成名。他被任命为辽东巡抚,长驻宁远。在这个时候,他说了一句很正确的话:“我军不善与满洲人正面交锋,只有凭坚城,用大炮轰他。”
  一年后,在与皇太极和谈破裂的情况下,皇太极再攻宁远,依旧失败。我们疑心,满洲军队的两个统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不是脑袋有问题。他们是不是不认识大炮,还是认为那种东西根本就不重要,让自己的军队迎着炮弹冲到宁远城下送死,自己还气急败坏地大骂袁崇焕。
   txt小说上传分享

毕竟是书生(3)
他们的弓箭大刀在这两场战役中根本就是炮灰,而他们依旧不明白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袁崇焕的能力,而是大炮的威力。
  皇太极在宁远受挫后,立即去攻打锦州。又被火器打败,他有点胆怯了,退回了沈阳。而这个时候,袁崇焕也被魏忠贤陷害,辞官而去。
  崇祯上台后,袁崇焕走了还不到两年。朝廷上下对这位大英雄依旧怀着“嗷嗷待哺”之心。当崇祯杀掉了魏忠贤,并把目光望向山海关外的时候,无数大臣立即想到了袁崇焕。
  在这些人眼中,袁崇焕说的每一句话在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是天下无敌的。特别是当崇祯得知了袁崇焕的言行后,说了一句“复辽东还要南蛮子”的时候,大臣们就更认为救大明非袁崇焕莫属了。
  事实上,袁崇焕说的豪言壮语不仅仅是上面那些,他对自己的评价之语多如牛毛,比如:不怕死,不爱钱;有勇有谋;老子打过宁远保卫战之类的话。这些话在崇祯耳朵里几乎就是天籁之音,好听,也希望听到。
  特别是宁远大捷,在辽东战事屡屡受挫的情况下,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崇祯刚上台,在这个并没有受到过一天太子教育的人看来,一个人只要打一场胜仗,就代表他将来打的每一场都是胜仗。
  在众大臣的吹捧下,崇祯高估了袁崇焕,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袁崇焕自己也高估了自己。他在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份说的那句“五年复辽”的话并不可能全是他所谓的安慰皇上,也许,宁远大捷真的让他脑袋有些发热。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发热,正是因为他只不过是一个骨子里有了得意便忘形的书生,他做出了一个几乎是愚蠢的举动——杀了毛文龙。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擅杀毛文龙(1)
平台召对后,袁崇焕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的身份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移驻关门,崇祯皇帝又赐他尚方宝剑,这把剑从质量上来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可以先杀人后报告。在离开京城前,当时的内阁首辅东林党人钱龙锡和袁崇焕长谈一夜。在那个黑漆漆的夜里,一个密谋诞生了。
  该密谋指向的就是名震朝野、也有一把尚方宝剑的平辽将军、左都督毛文龙。此人曾在辽东巡抚王化贞手下担任过都司。天启元年(1621年)五月,他率领二百名士兵,涉海三千里,直入虎穴,于镇江活捉了叛将佟养真,一举收复了辽东半岛数百里。
  这件事在明帝国的影响力并不次于袁崇焕后来的宁远大捷,因为在毛文龙收复辽东半岛之前,明军无一胜,后金无一负,而毛文龙却只用了二百人就改变了这种局面。自此,毛文龙开始了他的皮岛复兴事业。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十月到崇祯元年(1628年)十月,毛文龙用了八年时间与满洲人进行了无数次不同程度的交锋,并胜多败少。明帝国大喜,令其驻镇皮岛,任务很简单,牵制满洲。
  袁崇焕出关后,宁远、锦州立刻发生兵变。他赶紧抽出两个月时间来,才把兵变平息,收拾停当完关宁兵马后,满洲人又没有来进攻,他开始实施他的阴谋。
  他当时大概并没有想杀毛文龙,因为当初,他和朝中大臣讲过,他会慢慢收拾毛文龙的。朝中大臣们很高兴。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毛文龙这个家伙很不会为人处世,有关他的记述中,也的确能证明这一点,此人是个很可爱的武夫,让他杀人放火可以,但让他对朝中那些只凭嘴巴工作的人礼貌有加,他绝对办不到。而且,让朝臣们最不能容忍的是,毛文龙总刻意地给他们一种感觉:我独霸一方,我只听皇上的。
  这种感觉当然是毛文龙刻意做出来的,这就让许多大臣,尤其是在辽东的大将们很不舒服。钱龙锡后来问袁崇焕:“一旦这个家伙不听你的,你该怎么办。”袁崇焕说:“他的地盘在我管辖之内,如果他不老实,就干了他。”
  这话出自一个书生之口,很让人惊讶。但一想想袁崇焕正以书生的身份在跟满洲人拼命,我们暂且原谅他。袁崇焕之所以想要干掉毛文龙,主要还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因素在里面。袁崇焕督师五镇,每一镇的总指挥虽然打仗不怎么样,但不受同僚管束的本事可不小,毛文龙正是这几个人中最棘手的一个,袁崇焕肯定要先对他下手。
  另外,毛文龙抢了他一个风头,此恨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消除的。当初,说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狼狈逃走,并没有死。过不久,一条消息传进北京城,说努尔哈赤死了。京城一片叫好声,他们把这个满洲人的死归功于袁崇焕,即使不是大炮震死的,也是被大炮吓死的。可又过了不久,毛文龙上报朝廷,说努尔哈赤在宁远大败后就跑到了威宁堡狗儿岭泡汤泉了。在这个时候,他之所以有此闲情,是因为背后恶疮发作。毛文龙说,是自己派了一些士兵拿着火枪在山顶上放枪,努尔哈赤本来打了败仗就生气,又加上他们骚扰,以为明军大部队来了,心慌意乱,就在回沈阳的路上归西了。
  毛文龙的意思是说,是我把他吓死的。这种意思谁都能明白,袁崇焕自然也明白。那么,在这之前传言的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用大炮轰死或吓死的话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实,功劳并不分大小,要看在什么时候建的功劳。如果大家都在建功,你建的功劳再大,自然也不能脱颖而出。但是,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建功的时候,此功劳无论大小,都是大功一件。
  袁崇焕所面对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所以,他很恨毛文龙。这种恨又加上毛文龙不给他面子,就造成了他把“慢慢收拾”变成了“杀之”了。
  毛文龙不给他面子的事发生在天启年间。当时,袁崇焕镇守宁远。毛文龙手下一员将领,因过不惯岛上的日子,就领着一群同样过不惯的士兵跑去宁远。毛文龙知道后大怒,频频上疏请求皇上严处叛将。
  

擅杀毛文龙(2)
当时,这些人正在宁远城下,朝廷让袁崇焕把这些人收押起来的圣旨也到了宁远城。袁崇焕却做了个决定,以守城之名收下了这些人。
  毛文龙更是大怒,袁崇焕却认为这是小事,大家都在为明朝皇帝打工,你的人自然就是我的人。便写信跟他解释,可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