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文龙更是大怒,袁崇焕却认为这是小事,大家都在为明朝皇帝打工,你的人自然就是我的人。便写信跟他解释,可毛文龙却把信撕了。袁崇焕知道后,恨得咬牙切齿。
当袁崇焕平息了宁远、锦州的兵变后,准备对毛文龙下手前,派了一名使者去皮岛视察工作,实际上是探一下虚实。
此使者大概是个对饮食很讲究的人,到了毛文龙部后,发现毛文龙请他吃的不是咸菜就是土豆。事实上,在宁远城,他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但总归是有点肉丝的。况且,来者是客,你毛文龙就是在屁股上割下一块肉来,也是回事啊。吃了几天后,他觉得毛文龙是故意的。当然,毛文龙的脾气他早有耳闻,对任何人都不放在心上,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傲慢无礼。
当他一确定这种傲慢无礼真的就是指向他的时候,他大怒。我们说,小人的怒气是很凶,但他自己永远也不能为自己出气。于是,他就把袁崇焕搬了出来。毛文龙自然不理会这套,在毛大帅看来,皇帝老儿来了也是这个,皮岛就是这么穷。这个使者跑回了宁远,把自己所受到的羞辱嫁接给了袁崇焕,说毛文龙无礼藐视督师。
袁崇焕几乎气疯,换作任何人,自己的狗被人欺负了,自己如果不做点什么,还叫人吗?袁崇焕自然也不例外。毛文龙的厄运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我们说,私人的成见和狭隘的报复心态使得袁崇焕做出了一件对他对大明极为不利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个人的力量往往影响甚至偶尔可能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袁崇焕,曾经被英雄的光环笼罩了几百年。这种光环太耀眼了,把他后来做的一件事几乎遮盖得一丝光亮都没有透出来。
袁崇焕毕竟是一书生,但也正因为读过数年书,所以对阴谋之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觉得如果把毛文龙招来宁远杀掉,皮岛的那群士兵很可能会造反。所以,他决定亲自到毛文龙家门口把他干掉。他并非是想证明自己勇敢,而是想让毛文龙的士兵知道,他们的主帅该杀。
袁崇焕在崇祯二年(1629年)五月二十九日抵达毛文龙的管辖区之双岛,但他并没有上岸,而是在舟中住了下来。离此岛只有半天路程的毛文龙第二天赶到迎接袁崇焕,并呈上一些好吃的,以表欢迎之意。两人像多年未见的好朋友,来到陆地毛文龙的军帐中开始讲话。
袁崇焕吹牛的本性在第一句话就暴露出来,他说,当今天下,辽东一地,陆路在我,水路有你,可谓珠联璧合。
毛文龙惶恐得直哆嗦,他虽然平时骄横跋扈,但绝对不妄自尊大。他立即回道:“我在海外已经八年,以海水为牛奶乃家常便饭。虽然也想为朝廷出力,无奈粮草兵器难以供应,所以,很是惭愧。”
袁崇焕见毛文龙的话语倒是很恭敬,就站了起来,说:“明天我准备请你吃饭,但我在船上吃饭就晕,希望能借你帐房一用。”
毛文龙回答:“没有问题。”
六月三日,袁崇焕在毛文龙率领的皮岛官兵列队欢迎中走上岸来,进了毛文龙的帐房。两个人开始一面吃,一面谈心,谈着谈着,袁崇焕就把目的说出来了:“杭州那个地方很不错,适合养老。不知你有兴趣否?”
毛文龙真想跳起来给袁崇焕一刀,你他妈的这是想让我滚蛋啊,这不可能啊,“杭州地方是不错,可在这个地方也只有我能牵制住东夷”。
袁崇焕忽然发现面前这位也是大话王,“朝廷自会派人来接替你。”
毛文龙冷冷一笑,很自负地说道:“是吗?谁?”
袁崇焕接不上来了,他本想说是自己,但太直接了,反应灵敏的他立即说道:“我准备给你的士兵每人一两银子,你把花名册给我。”
毛文龙道:“还用什么花名册,在双岛的只有三千五百名。明天我就先替他们领了。”
擅杀毛文龙(3)
两个人的谈话并不顺利,六月五日,袁崇焕犒赏完官兵,就让毛文龙把将领们叫进了帐篷。袁崇焕一一问其姓名,这些人虽名不同,但都姓毛。
毛文龙解释说:“这都是我的子孙们的亲戚。”
袁崇焕立即说道:“我宁远的官有许多薪水,兵有许多粮,还天天吵着饿。你们在海外,每月却只得这么一点东西,真是让我很难过。请受我一拜。”
毛文龙正要说点什么,大概是想替兄弟们谢谢这位督师,想不到袁督师突然一声喝:“拿下!”
毛文龙还没有回过神来,袁崇焕的几名手下已经将其拿下,袁崇焕请出尚方宝剑,面向京城方向(在这个时候,他还能辨别东南西北,可见其聪明)道:“绑了,脱掉官服!”
然后就是宣布毛文龙的十二大罪状,欲通敌谋反、贪污、不遵守朝廷纪律这些肯定是在其中的了,为了凑足十二条,连毛文龙娶下属的小妾这一事都成了罪状。这些罪状毛文龙一条都不承认。有的纯粹是袁崇焕胡说出来的,有的则是当时辽东将领的普遍现象。毛文龙为什么要认?他不认不要紧,要紧的是,他和他的手下已经被袁崇焕制服。
袁崇焕又开始说大话,“你以为我是个书生就好欺负吗?我告诉你,我乃朝廷一个首将。今日我杀了你,如果我不能在五年之内恢复全辽以还朝廷,我就用砍你的这把尚方宝剑砍了自己!”
这个时候的毛文龙对袁崇焕的大话早就不感兴趣了,他想知道的是,袁崇焕杀他到底是袁崇焕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可袁崇焕就是不告诉他,跪在地上向着京城方向请旨:“我今天诛毛文龙,只因他独霸一方,不听朝廷命,以肃军政,各镇守将中如果再有如毛文龙者,照杀!”又吹牛:“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毛文龙者诛臣。”
说完这些,就命令旗牌官将毛文龙推出帐外,像杀猪一样杀掉了。
几天后,毛文龙被杀的消息传到京城,崇祯皇帝听了这个消息后,下巴差点没掉了。其实,崇祯开始时对毛文龙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因为毛文龙的发迹是天启年间的事情。崇祯刚登基时还听到了对毛文龙不利的消息,比如此人是魏忠贤一伙的,曾经给魏忠贤建过生祠。但两年后,他对这位海外大将就不这样看了。这位年轻的皇帝在这个时候看重的不是个人品德问题,而是这个人对他的希望所付出的多少的问题。不用任何人讲给他听,当他知道毛文龙所控制的皮岛和看了地形图后,他就明白,大明帝国可以没有任何一员大将,但绝对不能没有毛文龙。
毛文龙没有死之前,后金在与明朝的对峙中,尤其是占据辽东后,面临的是两线作战的局面。西线是宁远、锦州的明军,南线就是皮岛统帅毛文龙和明属国朝鲜。天启四年(1624年)五月到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毛文龙曾五次兵袭后金,给满洲人造成了一定的军事压力。也就是说,有毛文龙在,后金方面就不得不随时提防他的偷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有毛文龙的士兵钻出来,给清军来一下子。毛文龙在暗处,而满洲人却在明处;毛文龙可以随时主动地挑选骚扰攻击满洲人的地点时间,而满洲人是明知毛文龙就在那个皮岛上,却因为没有水军而无可奈何。
另外,毛文龙还起着联络朝鲜共同抗击清军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只要毛文龙在,朝鲜就敢于抗击后金。毛文龙一死,朝鲜立即投降了后金,后金没有了后顾之忧。
崇祯终于忍下了,这种忍完全是因为袁崇焕说的那句“五年复辽”的大话。如果不是这句话,袁崇焕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崇祯砍。
他原谅了袁崇焕,但是,原谅并不代表理解。这原本就是一件让人根本不可能理解的事情,如何能叫人理解呢?
直到三个月后,才有人理解了袁崇焕,这个人就是崇祯,可惜的是,他理解错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己巳之变(1)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下旬,毛文龙已经死了三个月。皇太极率领军队与蒙古兵约十万之众,避开袁崇焕在宁远、锦州一线的重兵,绕道辽西,经由喜峰口以西的长城边隘,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就来到了离北京不到三百里的遵化城下。崇祯得到消息时,嘴巴半天没有合上,十一月初一日,他下令京城戒严。
没有了毛文龙牵制的皇太极简直就像是一个赌徒一样把家底全都压在了这场骚扰大明京师的行动上。他再也不必担心皮岛的毛文龙趁他倾巢出洞时骚扰他了。而让这一切变得这么完美的就是大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