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战友我的妻-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透过言行举止,真实心理早晚暴露无遗。

    霍瘸子和岳三手很快被邓眼镜锁定为合伙人,老所长需要他帮助敛财,他需要帮手去干那些脏事,各取所需。其他狱警或多或少也有瓜葛,但稍加贿赂即可,不值得花费太多精力。

    接触几回后,邓眼镜摸清两人秉性,开始笼络他俩。首先是吃喝,霍瘸子和岳三手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别小看这张嘴,要让两人吃得高兴喝得开心,除了大笔开支,非花费点心思不可。

    为此邓眼镜和茶花商量了好几回,茶花提议聘请一到两个厨子,到家里做大餐,每月三四次,只请霍瘸子和岳三手来做客。这样既可以满足他俩食欲,又减少外出用餐花销,两全其美。邓眼镜一想,有些道理,于是遵循夫人计策,开始实施。

    西安有名的酒楼不少,但大多以西北菜为主,特色面食为辅,诸如羊肉泡馍、肉夹馍、兰州拉面、岐山臊子面等,都是清真食品,确实好吃,然而日久生厌,吃多了也觉得厌烦。霍瘸子和岳三手是好吃嘴,要想通过美食笼络他们,不拿出点新鲜花样肯定不行。

    邓眼镜夫妇都是陕西人,从没出过省,也算土包子,到哪儿去找大厨给霍、岳二人开洋荤?

    说来也巧,正在犯愁之时,城西新开了一家川菜馆,名为“东坡酒楼”,离邓眼镜宅院不远,举步可达。餐馆系砖木结构,外观古香古色,三国遗风尚存,一根长长的竹竿挑起旗藩,“东坡酒楼”四个金黄大字分外醒目。

    川菜馆遍布全国,陕西、云南、贵州、西康等地由于邻近巴蜀最为密集。陕南民风与四川类似,尤其喜爱川菜,霍瘸子和岳三手祖籍陕南,血脉里便多了一分嗜好。

    邓眼镜抱着试试的心态和茶花专程去过一趟,点了三菜一汤:第一道是酒楼招牌菜“东坡肘子”,第二道是家常菜“蒜泥白肉”,第三道是素菜“炝炒凤尾”,最后一个汤菜是“酸菜粉丝汤”。

    这四个菜看似平淡无常却暗藏玄机,即使是四川人也不一定看得出来。点菜人是茶花,在杏花村吃过无数川菜,曾向川菜大厨请教过做法,渐渐明白一些奥妙,民以食为天,这饮食着实是一件大事啊!

第四百六十一章() 
茶花之所以点这三菜一汤,自有她的考虑,都有典故。“东坡肘子”是一道名菜,诞生于苏轼出生地四川眉州(今眉山市),还有一段动人传说:相传苏轼曾在江西永修为官,为当地农夫孩子治好了疾病,农夫为表示感谢,特地留他吃饭。

    苏轼诗兴大发,随口吟了一句:“禾草珍珠透心香”,正在灶间做饭的农夫听了,以为苏轼教他怎样去煮肉——“和草整煮透心香”,于是赶紧将猪肉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进锅里去煮。煮好后猪肘肥而不腻、粑而不烂,色、香、味、形俱佳,后世称为“东坡肘子”。

    做出一道名菜哪有这么简单?川菜大厨告诉茶花,这“东坡肘子”靠的是火候,拿捏好了肘子粑软可口,拿捏不好则走向两个极端:或半生不熟或煮烂散架,都无法食用。

    “蒜泥白肉”是四川人居家必备的家常菜,和回锅肉、水煮肉片等川菜一样,不会做此菜的就不是家庭主妇。

    一般人认为这道菜所用猪肉为五花肉,其实不然,真正口感上乘的是猪腿肉,前腿肉或后腿肉均可。将猪肉煮熟后切片置放,搁入葱段及各种调料即可。

    这道菜也有两个秘诀:原料考究(必须用新鲜猪腿肉)、调料齐全(蒜泥、老抽、老陈醋、白糖、芝麻油、辣椒油、花椒粉、味精等),每一种佐料都要按比例调配,否则适得其反。

    “炝炒凤尾”的妙处全在于一个“炝”字。从字面上解释,即是把食材原料切成小块,用沸水焯烫或用油滑透,趁热加入各种调味品,调制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

    这道菜好吃与否取决于两点:凤尾(也称莴笋叶)炝炒时间必须把握好,长则变蔫发苦,短则没有炒熟;干辣椒需取自四川出产的二荆条,晾晒数日后方可使用。

    最后一个汤菜“酸菜粉丝汤”也有讲究,主要是对食材的要求。此酸菜非北方酸菜,而是四川人腌制的青菜,以眉州和新繁(今新都区新繁镇)出产最佳,存储时间长,酸味适中。粉丝也要采用以川西红薯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干粉丝,韧劲十足,久煮不断。

    三菜一汤点好后,邓眼镜掏出怀表搁在饭桌上,打开表盖,盯着表盖里的时针。茶花不解问道:“你干嘛呀,一把年纪了还像小孩似的贪玩!”“你不懂,看酒楼老板会不会做生意只要一点:上菜速度够不够快,甭管人多人少,一桌酒菜十分钟之内还不能上齐,就说明厨子手艺不算精湛,跑堂伙计腿脚不够利索,老板不懂生意经,这种馆子开不长。”邓眼镜慢条斯理答道。

    “你的说法有问题!譬如说吧,这猪肘子要煮熟烂透,不要足够时间呐?再者又不是你一个人吃饭,怎么可能保证十分钟把菜上齐?”茶花瘪着嘴接上话,邓眼镜笑而不答,依然盯着怀表。

    蒜泥白肉首先端上桌,接着是炝炒凤尾,然后是东坡肘子,最后是酸菜粉丝汤、四川泡菜和米饭。邓眼镜掐算了一下,每道菜间隔两分钟,刚好十分钟。

    夫妻俩正要开吃,一个人影倏然而至,是个中年男人,身穿深灰色长衫,笑眯眯望着他们。

    “两位是第一次来小店的吧?冒昧打扰了,鄙人是这家酒楼掌柜,姓单名西蜀,四川眉州人,请多多关照!”单西蜀自我介绍道。

    邓眼镜上下把他打量一番,问道:“你是掌柜?好,我正想问一问:为啥上菜时间都定在两分钟?”“先生问得好!这是小店定下的规矩,每道菜间隔不超过两分钟,一桌饭菜最多不超过一刻钟,违者重罚。”单西蜀不假思索,立即回答。

    茶花也来了兴趣,问道:“请掌柜说清楚由来,有何凭据?”单西蜀不敢怠慢,伸手拉过一条板凳坐下,解释道:“就餐的客人都不喜欢久等,巴不得一分钟全部上齐饭菜,肯定做不到。咱们酒楼后厨有厨子八人,三口大锅,轮流煎炒;煤炉十余个,通宵达旦熬制高汤,完全可以保证菜品质量和上菜速度。”

    “就拿夫人所点菜肴来说吧,为什么先上蒜泥白肉和炝炒凤尾,其次才是东坡肘子?东坡肘子不是事先煮好的吗?为啥不先上?”单西蜀有意停顿下来,示意饭菜要凉了,请他俩边吃边听。

第四百六十二章() 
茶花赞不绝口,连一向挑剔的邓眼镜都无话可说,这几道川菜确实做得地道,色香味俱全,厨子手艺堪称完美。

    等他俩吃得差不多了,单西蜀才继续说道:“东坡肘子是咱们酒楼招牌菜,马虎不得,可以说凝结了酒楼全部厨子的心血。红案师傅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添加煤球洗涮猪肘,把水汽晾干后放入锅中,用猛火炖煮,半熟即可捞出。待晌午时分再小火煨炖,具体时间由厨子掌握,一刻不敢歇息,如果火势过大煮烂了要扣罚薪水的。”

    “还是回答刚才的问题吧,为什么先上蒜泥白肉和炝炒凤尾,其次才是东坡肘子?因为这道菜比较厚重,即使喜欢荤腥的食客多吃也会感到腻口。人在饥饿时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否则会引起肠胃不适。相比之下另外两道菜口感清爽一些,作为垫底菜品比较适宜。”单西蜀微笑着说道。

    一番话头头是道,邓眼镜和茶花频频点头,三人又随意聊了些关于川菜的逸闻,单西蜀引经据典,不时插入民间传说,情趣盎然,俨然美食名家。

    结账时单西蜀给了优惠价:8折,算起来比那些小餐馆还便宜,邓眼镜夫妇笑逐颜开,后来又去过几回都满意而归。

    两口子一致决定聘用“东坡酒楼”大厨为家庭聚餐指定厨师,菜品价格按酒楼菜单标价打9折,免人工费,食材原料及佐料由主人提供,每月结算一次。

    单西蜀这么做有充分理由,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外卖客户,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结交更多社会人士,为日后开展地下工作提供便利。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单西蜀可不简单,酒楼掌柜是公开身份,其实他是中共中央特委派驻西安的特派员。东坡酒楼作为秘密联络点,时刻与陕西省委和西安市委保持联系。

    单西蜀毕业于四川大学,原本父母希望他子承父业,接过眉州的东坡酒楼掌柜之位,把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