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说民国言论自由,那纯属扯淡,不管是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是主张言论控制的。
别的不谈,张君劢的杂志明年就要被查封,他本人甚至会遭到绑架。
咱们前面说过,陈德征是个圣斗士。
此人是如何写文章把胡适骂出国的?他自己写文章骂,又带动国党其他文人一起骂,而胡适的反驳文章却无法正常刊发,只能被动承受国党御用文人的攻击。
徐志摩每到关键时候都很仗义,当时只有徐志摩的《新月》杂志敢刊登胡适的文章,结果是《新月》杂志遭到查封,新月社诗人纷纷退团,这一诗歌团体逐渐走向没落。
嗯,这也是明年的事。
至于把鲁迅逼得躲进日籍书店,那更是动用了武力。陈德征最开始写文章批评鲁迅,将其定性为“反动文人”,不等鲁迅写文章反驳,他就已经调动人手去抓捕。
蒋百里无奈地说:“还是别谈国党了,今天只聊学术话题。”
张君劢道:“我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先成立一个政党。利用政党走向权利中心,再慢慢实行社会主义政策。”
“君劢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啊。”周赫煊提醒道。
张君劢说:“我不是要造反,我是要走政党路线。”
周赫煊笑道:“国党要一党专政,你另组党派,而且还是摄政党,在他们看来就是要造反。”
张君劢没好气道:“明诚在《枪炮》一书中所言,不正是支持一档专政吗?倒符合国党的胃口。”
“我说的一党专政,属于理想状态,前提条件是该党有严格的行政纲领和执行力。”周赫煊摊摊手,“可惜国党根本不符合条件,他们的执行力低得可怕,他们的政党纲领也只是空话。”
“所以说,还是得一步步来。”蒋百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社会主义是终极目标,中国现在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还不够,必须先走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虽然已经走向末路,但其生产发展方式还是有效的,对中国复兴也是有必要的。我认为,先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然后再一步步改良成为社会主义。”
周赫煊额头冒汗,不管是张君劢还是蒋百里,其思想的先进性都极为可怕。两人的政治观点虽然略有不同,但基本与英法等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路线相符合,甚至和中国的未来状况也有些类似。
张君劢的思想一直在衍化,到20年代末,已经逐渐认同蒋百里刚才的观点。他咬牙说道:“百里兄,明诚兄,我们既然志同道合,不如今天就组建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名字我都想好了,就要‘国社党’!”
国社党……貌似希特勒纳粹党,翻译过来就简称国社党吧。
不过张君劢的国社党,显然全称是“国家社会主义党”。
张嘉铸兴冲冲地说:“组党啊,我要加入。”
“小孩子一边玩儿去!”张君劢呵斥道。
张嘉铸低声嘀咕道:“还是把我当小孩,就你是大人。”
蒋百里笑笑摇头:“我不想加入任何政党,也对从政没有兴趣,君劢兄别找上我。”
周赫煊也说:“我跟百里兄一样。”
徐志摩闭口不言,张君劢也没指望徐志摩,他叹息一声道:“社会主义中国,难啊!”
蒋百里见气氛不对,立即转移话题道:“明诚,任公先生身体如何?”
“越来越不行了,上个月还在医院住了几天。”周赫煊说。
蒋百里道:“他都是累出来的。上次创办北平图书馆时,他带病主编大部头,直接累到住院,从此以后每况愈下。”
张君劢、蒋百里和徐志摩,都相当于梁启超的学生。张君劢也不提什么政党了,建议道:“反正大家都闲着没事做,不如等明诚回天津的时候,大家结伴去看望一下先生。”
“这主意好!”徐志摩立即响应。
周赫煊自然是要答应的,梁启超确实时日无多了。
周赫煊当天向张君劢、蒋百里讨要了墨宝,第二日便准备动身去南京。结果火车票都已经买好,却突然听到一个消息——《神女》、《狗官》和《狗官外传》(梦醒后的内容)被国党上海党部查封了。
同时遭到查封的,还有另外十多本书籍,都是揭露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作品。
而主持查禁书籍的发起人,正是那位疯狗圣斗士陈德征。
不得不说陈德征精力旺盛,此人上上个月怼了《新闻报》,接着又怼日本人,上个月又开始怼虞洽卿和上海商会。如今他商会还没怼完,又跑来怼包括周赫煊在内的文人了。
历史上的陈德征,从1927年一直怼到1930年,他四年间怼过的人,可能比别人一辈子交的朋友还多。
至于最后的结局嘛,惹得天怒人怨,虞洽卿甚至在常凯申面前直接说,恨不得把陈德征“食其肉,寝其皮”。结果这人就被常校长软禁三年,并且开除党籍,永不录用。
陈德征后半生穷困潦倒,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嗯,他还是很厉害的,把儿子培养成了新中国的中科院院士。
第二百三十六章 党即是法
这次陈德征玩得很大,不仅封禁十多本书籍,还差点把《小说月报》都整关门了。
《小说月报》是由商务印书馆投资的,最后多亏商务印书馆出面,各种送钱走关系,才把《小说月报》给保留下来。
周赫煊气得不轻,他没有去找陈德征,而是直奔上海市政府官邸。
刚走到大楼门口,就有卫兵将周赫煊堵住,质问道:“干什么的?”
周赫煊掏出自己的名片说:“我要见市长!”
卫兵讥讽道:“你想见就见,你谁啊?”
周赫煊憋了一肚子火,怒道:“少说废话,你把我的名片递进去就是!”
卫兵瞅了周赫煊两眼,才低头看名片,结果名片上没有任何身份职务,只印了一个光秃秃的名字。他有些拿不准,对守门的同事说:“帮忙看着,我去通报一声。”
同事凑过来一瞧,立即笑道:“周赫煊你都不认识,人家是大名人啊。”
“什么名人?”卫兵问。
同事说:“你老婆身上的新式内衣,就是这位周先生发明的。”
卫兵瞬间更加不屑,把名片直接扔地上,呵斥道:“快点滚蛋,一个卖内衣的也想见市长,脑子坏掉了吧。”
“你嘴巴放尊重点!”孙永浩是个暴脾气,立即跳出来护住。
卫兵冷笑着说:“怎么的?你还想找茬啊!”
“永浩,别跟他一般见识。”周赫煊退后几步,突然扯开嗓子大喊,“张群,你给我出来!”
张群正是市长的名字,卫兵大惊,连忙举枪瞄准周赫煊,呵斥道:“不准大声喧哗!”
周赫煊冷笑:“你倒是开枪试试,我上个月见常总司令时,他的侍从武官都没你嚣张。你们上海市政府厉害啊,从门卫到市长一个个都是祖宗,市长比常总司令都难见。”
“你……这位先生,你认识常总司令?”卫兵顿时大惊,说话时声音都在发抖。
“你说呢?”周赫煊死盯着他。
“我我我……我这就去通报!”卫兵弯腰捡起地上的名片,撒丫子就冲入大楼。
他一路狂奔到楼上,拼命的敲开市长办公室房门,语速奇快地说:“张市长,外面来了个周先生,他说想见你一面,还说自己见过总司令。”
张群皱着眉头接过名片,随即笑道:“一个穷酸文人,跑来找我做什么?让他进来吧。”
卫兵立即下楼,态度180度转变,讨好地说:“周先生,市长有请!”
周赫煊懒得理他,踱步走进市政府,这家伙还在后面喊:“您慢点走,当心楼梯。”
张群属于国党元老,常凯申的同学。别看他只做了上海市长,但却是国党重要政治团体“新政学系”的首脑人物。
“新政学系”当中九流混杂,既有旧式官僚、军阀,也有新派学者和政客,他们的团体目标是:拉拢各党各派,增强常凯申政权的实力。
张群见到周赫煊后,笑呵呵地站起来说:“周先生请坐,找鄙人有何要事啊?”
周赫煊开门见山道:“张市长,我的《神女》、《狗官》和《狗官外传》被查禁了。我就想当面问问你,为什么要查禁我的作品?”
“查禁?我不知道啊。”张群讶然道。
“是国党上海党部的人查禁的。”周赫煊挤出难看的笑容说,“张市长,你是上海党部的直接负责人。请问,就算我的作品有违禁内容,国党上海党部又有什么权利查封书籍?你们要查禁书籍,可以,麻烦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