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松听后微微一愣!历史上不是说你丫的强征民夫修建大运河,搞得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吗?难道是假的,是后世瞎编出来的?
“陛下,负责主持修建的官员找不到人手就会强征,这一点是有可能发生的,主管官员难道都按陛下的意思办了?同样也会存在克扣民夫工钱之事。再说了,陛下,免费的强劳动力不用,为什么要让辖区内的百姓修建呢?”
皇帝杨广听后一愣!天下还有免费的劳力,开什么玩笑?只是见姜松没有任何一点笑话的意思,这下让皇帝更搞不明白姜松话里的意思,不知道这免费的劳力从何处来。
“姜松,你说有免费的劳力?是怎么回事?”
既然话说开了,姜松只好大胆继续说下去。反正是为百姓好,为国家好。就算是受到皇帝的惩罚也认了。
“皇帝陛下,曾经微臣和先皇说过,战争并非是只有消耗没有收益。其实战争运作得好的话,是能让国家越来越强大。别的就说,只要把俘虏押回来修建大运河、水利设施、战道等一些国家重点工程,是完全可以的。为什么要释放俘虏呢?俘虏释放回去后,不用多少年,这些俘虏同样会再次入侵。”
“姜松,你的这个观点朕在你和先皇的谈话记录中看到过。说实话,朕心中还真有点赞成你的观点。只是这事不容易操作,朕要是这样操作的话,会被天下儒生大骂,朝中官员也都不会同意;带兵的将军也不敢这样做,也担心会被人骂,会受到朝中官员弹劾。”
皇帝杨广的担心确实是真的,此时代儒家盲目讲仁义道德,不分敌我照猫画虎按经典辩论。这是数千年传承下来的观念,不可能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关键是儒家不愿意改变,都觉得自己的儒学都是正确的,没有问题。
儒学是中原民族的宝典,这是任何人不可否认的事实。
“陛下,既然微臣的观点得到陛下认同,微臣感到非常的高兴,就让微臣作为陛下手中的一把钢刀,向前杀出一条血路来。如果陛下信任臣的话,给微臣一万兵马,微臣每年一定为陛下送来大量的免费劳动力。”
“姜松,朕很欣慰。只是战争是需要钱财支撑的,就算你这次赚回来一年的财政收入,却也不够战争长期坚持下去。你想法很好,只是不容易实施。”
“陛下,刚才微臣说了,战争是可能发财的,战争并非只有付出没有收入。战争同样是一门学科,曾经家师给微臣说,有一门学问叫战争经济学,是专门论述战争得失。如果建立一个好的征伐机制,其实花不了多少钱,总体上来说是赚钱的。”
“姜松,这就是朕要让你说的地方,这事朕非常的感兴趣,只是你和先皇谈话的记录太简单,很多地方朕没有明白其中的含义。”
此时的姜松心中迷惑不解,这还是历史上说的昏君、暴君吗?能接受全新的先进观点,能虚心求教的皇帝是昏君,太扯淡。姜松此时真怀疑杨广死后的那个什么谥号炀怕真的是李渊报复所弄出来的。
姜松详细的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后世的战争观点叙说出来。重点当然是战争的机制问题,必须建立朗好的战争机制,对将士要有重奖,还有就是缴获物资的分配方案,土地、矿山等的拍卖等都是可以补充战争消耗的。
皇帝杨广边听边点头,有的进修会插话询问一下,姜松也确实是认真讲解。把心中所知道的都说出来,把一些方式方法也讲出来,甚至把缴获物资的分配比例都提出自己的建议。
杨广是经历赤无数次的战役,更是重要的指挥官,对于战争中的事非常的清楚。只要姜松所说有不同的地方都会提出疑问。姜松同样是懂就说,不懂就老实告诉皇帝真不知道。
“姜松,你说缴获物资对半分配,这样朝廷感觉有点亏了。士兵使用的武器装备、粮草都是由朝廷供给,缴获再对半分配不妥当。再说了,这些缴获有物资真的能全部计算清楚吗?具朕知道,缴获的物资很大一部分都被指挥官给私吞了,上缴的物资非常的少,士兵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真的能提高士兵的战斗热情,朕抱怀疑态度。”
“陛下,就算缴获的物资被有的将军私吞了,那俘虏总不能私吞吧?陛下想一下,如果每年为朝廷送来十万俘虏,每名俘虏不过是十贯到二十贯钱。其中一半是朝廷所得,朝廷真正付费的只有一半,可十万名俘虏都是强劳动力,这些俘虏就是免费的强劳力,只要喂饱就成,死了埋掉,没有任何的负担,这要为朝廷节约多少钱?还有矿山的拍卖,同样是赚钱的事,只要放开一些产业,国家收现成的税不好,为什么要朝廷自己做呢?朝廷自己做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产生**现象。放开有结果是税收比自己干会多,还省了人力,在开支上处下一大笔。”
“好!朕就大胆听你一次,先找个作坊试点一下,如果真的好再全盘放开。”
接下来姜松就提出先把大兴城中朝廷的匠作坊承包给私人作坊,让私人作坊对大兴城跨进中朝廷的匠作坊全盘接手管理,里面的工匠、设备等全划给居租人。匠作坊的工匠的薪水也不在由朝廷发放,秘有原料按市场价格结算,匠作教育局生产的武器装备同样按市场价格执行。
姜松和皇帝杨广二人测算了一翻,发现出租给私人朝廷按市场价格采购武器装备不仅少钱,是整个原匠作坊开支的一半不到,武器装备的性能上有保障。朝廷只要派人进行监管,让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不得流入其他人之手就成,省事多了。
哈哈哈!
“姜松,听说你小子家里有一间打铁作坊,产品质量非常的不错,难得的是价格很低,非常受百姓的喜爱。既然如此,大兴城中朝廷的匠作坊就承租给你的家族管理好了。”
姜松接手大兴城中朝廷的匠作坊,主要是打匠作坊中那些优秀工匠的主意,里面都是全隋朝最优秀的工匠,否则根本就没有什么必要。凭此时姜松手中掌控的资金,兴建再大的作坊都没有问题。
“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交待家中人好好打理,绝来辜负陛下的一片苦心。”
第292章 大家都升官
姜松和皇帝杨广的谈话,一谈就无法停下来。后来皇帝杨广叫传了好几次酒宴。君臣边喝边聊,有时会争论一翻,有时会聆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不时交流一下,最后达到共识。根本没有半点君臣的样子,就象二个朋友间的谈话一样随意。把旁边的黄总管、太监等人看得全傻眼。
姜松心中真的有点兴奋,不是因为能和皇帝聊天高兴,是因为一些先进的理念能被皇帝杨广所赞同。虽然在发展工业、重视商业方面没有得到认可,不过在产业放开方面确实是打开了一道口子。这个口子随着试点的成功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同样能促进工业的发展,能吸引有钱的大户、商家把资金投入到一些重点行业。
姜松为皇帝赚回了大量的金币,让皇帝在修建大型工程建设时手头相对较宽松。虽然是皇宫内库的钱,但对于封建王朝来说都一样,内库、国库都是皇帝的私人财产,都是皇帝说了算。希望有这笔钱后,朝廷不再欠民工钱,国家不要再发生混战。
天亮了,姜松和皇帝杨广从下午就开始聊,一直到次日早晨才罢休。皇帝见天亮了,呵呵一笑道:“姜松,明天早上你得按时上朝,千万别搞忘记了。”
“皇帝陛下,臣记住了。”
“好了,你回去休息一下,随后会有旨意给你的。”
黄总管送姜松出门,连走边道:“姜侯爷,恭喜高升!”
“黄总管,咱俩什么关系,别搞得那么见外,你还是叫永年或姜松好了。”
呵呵!
“永年老弟,奴家真的交了你这个兄弟了。”
丫的!原来这几年都不是真的,是忽悠人啊!死太监真是势利眼。姜松也不在意,反正都是应酬。也清楚世上只有永远的利益,不会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
姜松回到府上后,发现房玄龄、李靖、杜如晦、杜淹、韦福嗣几人还在喝酒聊天,表情比较严肃。是怎么回事,不睡觉喝一夜酒,这不是几人的行事风格,难道是出什么事?姜松瞟了一眼几人,看上去却没有任何一人喝高,喝一夜的酒不醉,姜松有点怀疑。他们几人酒量就李靖稍强一点,其他的都不行,几杯就醉了,况且还是喝‘英雄醉’,怎么会没人醉倒呢?
呵呵!
“诸位,你们不会是喝假酒吧?”
“老大,你终于回来了!”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