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
“诸位,你们不会是喝假酒吧?”
“老大,你终于回来了!”
“永年老弟,没什么事吧?”
“老大回来了!”
姜松听后有点昏,这几人是什么意思?好象自己要出事一样,不就是去见皇帝吗?搞得紧紧张张的。
最后还是李靖道:“老弟,大家见你一去就那么长时间没有回来,心里都替你捏了把汗。毕竟你是先皇重用的人,算是先皇的新宠。现新皇上位,担心对你不利,就一直坐在酒桌上等候你。”
呵呵!
“没事!真的没有什么事。进宫后和皇帝一聊就停不下来,聊的时间长了一点点,让诸位挂心了。你们也别把新皇想得那么差,通过交谈后,我觉得并非象世间传闻的那样,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明智,不是昏君。”
“老大,那海关总署的事谈得怎样了呢?”
姜松望了望杜淹,他和韦福嗣最关心的就是这事。海关总署的位子抓在手中,对大家都好,这是共识。
“执礼,这事没谈。咱们不是研究过了,要以退为进,我当然不能主动提起海关总署的事。这事等到上朝时根据情况再决定,不能操之过急。要让皇帝、朝臣中的所有官员都认为咱们不看重海关总署的位子,这样有利于海关总署的掌控和运作。如果让皇帝、朝臣都知道咱们想要重新掌控海关总署,那情况就不会按咱们的计划进行了,咱们会很被动。”
海关总署已经被人抢走了,姜松心中也很气愤,只是不能表现出对海关总署的渴望,甚至是要拒绝再次接手海关总署。必须要利用海关总署目前糟糕情况给对方致命一击,让皇帝、朝中重臣主动请姜松重新接手,这才能达到预先目的,否则就算接手,稍有好转会有人在背后打主意。
“叔叔,咱们要欲擒故纵,老大怎么能主动说海关总署的事。这事要等待机会,不能太急。咱们不仅接海关总署,还要把这段时间新进的人员一次性扫地出门,这就需要按计划行事。”
杜淹岁数大杜如晦好多,在处理问题上还是差不少。其实也不是能力问题,关键是心态问题,杜如晦从大局考虑的多,杜淹从个人角度考虑的多,结果肯定不会一样。
“老弟,皇帝对你今后的工作有什么安排吗?”
“姐夫,工作基本定下来了,这几天就会有旨意下来,大家升官是肯定的,只是和原来一样,全都是上书房行走,只是品级上有提升,没有其他头衔。”
韦福嗣摇头道:“老大,这上书房行走到底是什么意思?都当了近二年多的上书房行走官职,却对这一新官职半点不明白。”
姜松有点昏!这话总不能说是自己向先皇建议。当时姜松也不过是顺口而已,那里会想到先皇犹豫片刻就采用了呢?
“以前就和你们说过了,上书房行走仅仅是官衔,不代表级别,皇帝想委任多少级别都成。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上书房行走只对皇帝负责,不对三省六部负责,算是直通天庭吧!”
姜松也在考虑为什么新皇帝杨广会继续重用,还延续用上书房行走官衔。通过一翻思考后猜测应该是平衡的意思。杨广上位后,杨素、宇文述二重臣是立下大功的,所以二人的权力越来越大,二人间又各自拉一帮嫡系,加上朝中的清廉派、儒林派,算得上是派系林立、鱼龙混杂。不过实力最强的还是杨素和宇文述二派,算是基本掌控了朝廷和地方官员。
姜松没有任何的背景、后台,没有加入任何一派系,这才是杨广愿意重用的原因,想扶持一派来对其他派系进行制约。姜松只能对皇帝负责,没有任何选择。更不会倒向其他派,就算姜松倒向其他派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这一点皇帝、姜松心里都清楚。
还有一点皇帝确实需要姜松,有些事只有姜松这种胆大妄为之辈才敢做,其他人顾虑重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说白了,就象姜松向皇帝杨广表忠说的那样,姜松就是皇帝手中的一把锋利的尖刀,随时听从皇帝的旨意,杀向任何地方。当然,皇帝手中并非只有姜松一把尖刀,会有好多把,这一点姜松心里也明白。只是每把刀的用处稍不一样,有各自重点使用的地方。
继续延用上书房行走官衔,没有其他官衔,其结果就是让心中还有一点点犹豫不决的杜淹、韦福嗣二人彻底断了后退之路。上书房行走这官衔只有姜松身边的官员使用,现在升官了,官衔名称没变。就意味着今后只能继续跟随姜松,没有其他路可走。就算主动向其他派系投靠,人家也不敢重用,搞不好还以为是姜松派来的内奸呢?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姜松肯定要为自己的集团考虑,努力增强集团内的实力才是王道。再说了,就算姜松向皇帝、朝中重臣推荐人才,别的不说,杨素、宇文述二大权臣会同意、会重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其他派系也不敢重用姜松所推荐的人,加上姜松本身在朝中名声不好,在儒林界更是臭不可闻,所推荐的人鬼才会重用。
“老弟,皇帝安排你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房玄龄的话刚说完,下人跑进来道:“少爷,那个黄总管带着人又来了。”
姜松知道如果是私事黄总管不会带随从来,带着随从来估计不错的话,应该是来传旨的。只是这速度也太快了点,看来皇帝杨广并非是忽悠姜松,确实是想重用。
“大家一起到客厅,估计黄总管来向咱们传旨。”
刚一走进客厅,黄总管就道:“永年老弟,赶紧摆香炉接旨吧!”
香炉摆上后,姜松带着手下的人跪下听旨,旨意没有什么就是封赏和升官。李靖、房玄龄二人升为正四品上书房行走,杜如晦、魏征、虞世南三人升为正五品上书房行走,杜淹、韦福嗣二人升为正六品上书房行走,刘宏基、程咬金、陆霸、朱玉强等都升为七品、八品不等,反正是一大串,姜松手下的人基本都升了官,全都是一个职位上书房行走。
黄总管呵呵一笑道:“诸位大人,恭喜你们升官发财!”
大家兴奋之余还是纷纷向姜松祝贺,封侯爵,虽然封地是边远贫穷的垃圾地方,毕竟也是侯爵,在隋朝都不多的爵位。
“老大,你的爵位还是低了点,凭赚回来那么多的金币,总额是隋朝一年的财政总额,应该封公才公道。”
“克明,能封侯爵我已经很满足了,没有更高的想法。”
黄总管道:“永年老弟,皇帝让奴家带话给你,说另外的旨意随后几天再下达,让你做好各种准备,旨意一到立刻运作。”
“黄总管,请上奏皇帝,臣尽全力为陛下分忧,一定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永年老弟,话一定帮你带到,你就安心休息几天,有什么消息奴家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姜松点头称谢,原本这种传旨的事根本不用黄舍人亲自跑,毕竟现在黄舍人是内宫总管,身份太高。估计是涉及到姜松,才会亲自跑一趟,毕竟二人三年来确实是建起了友谊。
第293章 没人能干啥
从姜松和黄舍人的对话中,大家听出不仅仅是加官进爵。皇帝应该还另外任命姜松主办其他事务,否则有必要另行下旨吗?
看着大家炽热的眼神,姜松呵呵一笑道:“正要和大家研究一下工作上的事,不过还是先把大书法家叫来一起商量。现大书法家和咱们也是一根线上的蚂蚱,没法分开了。”
事实确实如此,自从虞世南主动到姜松手下后,就意味着彻底进入姜松集团,断绝了退路,加上二年多时间的相处,感情还是深厚的。就算此时虞世南的亲哥哥虞世基重新为其安排,到新的部门也不会好过,更不会顺心,毕竟贴上了姜松的标签。不过历史上的虞世南也没有因为兄长虞世基任高位而有大的改变,没有得到重用。这里面是什么情况不知,只知道二兄弟性格不一,观点不同。
返回酒桌边坐下,杜如晦苦笑道:“老大,皇帝表面上是封侯爵,也有封地,其实皇帝、朝廷心里都明白,琉球岛屿没有什么人口,封地上不会有什么收入。”
姜松心里清楚,在皇帝朝廷重臣的眼中琉球岛是无人岛屿,虽然被刘芳将军征伐下来,皇帝、朝廷对琉球岛屿不感兴趣。都准备放弃琉球岛的控制,突然姜松返回来,立下天大的功劳,就顺水推舟把琉球岛屿封给姜松。至于以后琉球岛怎样皇帝、朝廷根本不在乎,更不会过问。
呵呵!
“克明,放心吧!三年,只需要三年时间,我就能让琉球岛变成最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