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给微臣封侯已经是天恩浩荡,微臣那敢有其他更高的要求。在微臣的心中,只要能为陛下办好差事比什么都好,能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荣耀,是最好的奖励。”
    马屁要拍,谦虚的话也要说,这样才能获得皇帝的常识,更容易被皇帝重用,这一点在后世的电影电视里看多了。这样的行为和方式在人们的眼中都被划归为奸臣、弄臣一类,不过姜松无所谓,只要达到目的就成,其他人怎么想和姜松无关。
    “很好!你能识大体、顾大局,朕很高兴。”
    丫的!目的就是让皇帝你高兴,你不高兴姜松能捞到好处吗?什么拍马屁、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到多捞好处,否则姜松傻,说那么多的废话做啥。
    “陛下,臣问一下,那琉球什么的岛,微臣这次出海远航西洋时路过,岛上没有什么人口,是荒无人烟的小岛,离陆地有六七百里地呢?还有就是琉球岛是有很多个岛屿组成,不知陛下封给微臣的琉球岛指是那一个岛屿。”
    皇帝杨广那里知道这些事,对于琉球岛都是从刘芳将军的战报中得知。至于琉球岛的位置只知道个大概,知道是远离陆地的岛屿,岛上没有什么人口,其他的根本就不清楚。
    皇帝杨广尴尬的笑了笑,对于姜松的所说的事真的不明白,只想封块飞地,没有想到琉球岛居然是系列岛。姜松也明白,这事只有刘芳将军知道,其他朝中官员都一无所知,皇帝不清楚是正常的。
    “姜松,你看这样,琉球系列岛屿都是做你的封地,由你自己处理。只要是远离陆地的地方,你都可以拿入你的封地范围内。只是官员需要你自己想办法,朕无能为力,朝廷官员无人愿意到那么远的地方任职,毕竟远离陆地,官员们心中没有底。”
    姜松听后差点高兴得跳起来,皇帝杨广话里的意思就是封地内的所有官员由姜松自己任命,这和独立王国有何区别?最让姜松兴奋的是,皇帝居然把陆地外的岛屿都丢给了姜松,这真是爽翻天。
    皇帝、朝廷眼中的边远地区、飞地都是垃圾,是无人之地,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在姜松眼里却不一样,那些都是非常好的地方,是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的地方。
    “陛下,琉球岛屿上没有什么人,如果朝廷要让琉球系列岛屿长久是隋帝国的疆域的话,就得适当的迁移部分百姓过去。如果陛下同意的话,在自愿的原则下,微臣想把一些没有田地的百姓迁移到琉球岛上。”
    迁移百姓上大事,一般情况下任何皇帝都不会同意,幸好姜松所说的是只迁移没有田地的百姓,是在自愿的原则下。这样就问题不大,容易让皇帝答应。
    见皇帝在犹豫不决,姜松接着道:“陛下,没有田地的百姓是根导火绳,如果不妥善安置的话,容易出大问题。如果把这类无田地的百姓迁出一部分,让其有耕地的话,对于国家的稳定有好处,省得受到不法分子的蛊惑走上造反的道路。”
    皇帝最关心的是什么?朝代万古长存,国家的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姜松的话再次打动的皇帝杨广,知道姜松所言有一定的合理性。而目前没有田地的百姓,朝廷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妥善安置。
    “姜松,朕就答应你,不过你不能强迫百姓迁移,必须是自愿的原则下进行。”
    迁移百姓是大事,如果皇帝不同意,姜松也不敢实施,毕竟这是杀头的重罪。有了皇帝的同意,情况就好办。至于自愿是肯定的,姜松永远不会做强迫别人的事。
    “陛下,您放心!微臣绝对不敢乱来,一定遵照旨意行事。”
    “姜松,你给朕说说远航西洋诸国的情况。”
    姜松恭敬的向皇帝叙说一路上的惊险情况,什么海面上风高浪大,巨浪达到数十丈高,船只都被倾覆。不时船只还会触礁,一路上都受到海盗的偷袭等事件。反正一句话就是九死一生,加上旁边的黄总管不时插上一句,更加让姜松所说的事真实的许多。
    “陛下,这次随微臣前往西洋的官员的加封咋办?”
    “姜松,朕也不知道那个先皇封你们的上书房行走是什么意思,既然先皇把你和手下的官员都封为上书房行走,那这个上书房行走还是继续让你和手下用好了。至于你手下官员封官的事,你上一份奏折上来,朕批就行了。”
    “多谢陛下!陛下,上书房行走没有什么品级,其意是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对朝中三省六部负责的官职。微臣因为没有什么后台、更没有什么背景,也不愿意参加什么派系,在臣的心中只为皇帝当差办事,只对皇帝负责,这是微臣的原则。正是这样的原则,先皇才新取用了这个上书房行走。”
    姜松卑鄙无耻,都是什么话?全是屁话、骗人的鬼话。上书房行走在清朝时期是具有宰相之权的官职,是皇帝削弱朝中重臣权力的手段和方法,在姜松的嘴里全变样了。
    “姜松,既然如此,那你和手下继续用这个上书房行走的官职,同样只对朕负责,不需要对其他人或部门负责,有什么事直接向朕报告就行了。”
    “谢陛下隆恩厚爱!”
    丫的!这下有得玩了,又是直管,以后办起事来方便太多,不受朝中重臣和部门的制约和左右,其自由度非常的高。这样更符合姜松的想法,更能让姜松发挥作用。
    “姜松,你和先皇的谈话记录朕翻看过了,观点非常的新颖,有些观点确实是好理念,一些方法也很好。不过有些地方朕没弄明白其中的关键,你得好好的给朕说一下。”
    

第291章 这是昏君吗
    姜松微微一愣!没有想到皇帝杨广居然如此看重姜松和先皇杨坚的谈话内容,这那里是昏花君、暴君,是真正的明智之君的所为。特别是一些后世的观念能让皇帝杨广接受,这是非常好的事,那对于隋帝国的强大、长久是有利的,对于中原的安定更有好处。
    姜松的心里,真的不希望国家再混乱,再起战争,这对于中原民族来说是悲哀。国家混乱发生战争,百姓就会流离失所,会丢掉性命。在姜松的记忆里,隋朝时期国家人口达到近九百万户,而到了唐朝的贞观末年,李治上台时,整个大唐帝国只有三百多万户的人口,那还经过二十年增长的总数。这说明什么?说明在隋末的国家混战中有数千万百姓死于战火之中,这才是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
    “陛下,那时微臣只是一介布衣,说话没大没小,都是些胡说八道之言。”
    “姜松,你小子别谦虚,赞成国家大修农田水利设施、战道。甚至还提到了大运河。这些观点非常的好。只是朝中众臣为什么要反对朕修建大运河呢?你说朕修大运河是利国利民之事不是?”
    姜松摇头苦笑,朝中重臣反对是有道理的,你这不结合实际情况大干快上的,国家那里承受得了,修建大运河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要耗费朝廷大量的钱财。这还不是关键问题,最重要的是你丫的拼命招民工,搞得民不聊生,这才是最麻烦的事。这些话姜松只能在肚子里想想,根本不敢向皇帝杨广说,说了也白搭。
    “陛下,修建大运河是一件功在千秋,利在当今的伟大工程,这一点微臣完全赞同。这一伟大工程绝对会为国家长久发展、民族复兴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会名垂青史。”
    哈哈哈!
    “姜松,还是只有你小子理解朕之良苦用心。”
    别的不说,杨广做的这些事还真的都不是昏君所为,确实对后世的国家发展有极其重大的促进作用。只是杨广心太急,想一下子建成罗马。其后果就是国家大伤元气,百姓受苦。如果杨广不那么急的话,搞出一个长远的修建计划,对百姓的生产生活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陛下,微臣同意修建大运河,觉得必须修建大运河,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只是臣反对强招百姓来修建大运河。就算是征招部分百姓来修建大运河,朝廷必须给百姓发放工钱,这样国家才不会出乱子。”
    这话原本姜松不想说,不过最后还是决定说出来,姜松真的不想让国家混乱,混乱对百姓没有好处。最后受苦受轻浮的还是百姓。
    “姜松,你真以为朕会干那种强征百姓的事吗?百姓来修建运河,当然要支付工钱,难道朕还会克扣百姓的钱不成?”
    姜松听后微微一愣!历史上不是说你丫的强征民夫修建大运河,搞得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吗?难道是假的,是后世瞎编出来的?
    “陛下,负责主持修建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