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脾气?”李志忠抬起头,也是有些疑惑。
苏祖向来会控制自己的训练量,强度很大,向来不用李志忠操心。可要是一旦超过了负荷,他就会振振有词地说,已经肌肉疲劳不练了,这个谁说都没办法,李志忠和他也有这方面的默契。
但像今天这样才跑几趟就撂挑子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
此时赛场上,苏祖在跑摄像机前接连跑了几趟以后,就开始慢悠悠地绕着田径场打转。
刚尝试了一下两种不同的起跑姿势,他感觉自己也有改进的空间。
他的属性数据能够直观衡量现在身体的各个素质状态,只要不出现大的失误,基本成绩都不会下滑。
这就像武侠中说的,内力修炼到了那个阶段,一拳打出去,该是多少力量就是多少力量,不会打折扣。
但如果有招式绝技配合,就完全不一样,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当前已有的实力。
换到他的短跑中来也是,跑动技术、跑动节奏、现场氛围和竞争对手的刺激,也都会成为他现场发挥的一部分。
所以能够优化自己的跑动技术的时候,苏祖从来都不吝于去学习。这就是个学招式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将他的实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不过,今天先“懈怠”一回,看能不能成。
果然,在张平秋回去之后,没过两分钟,余立伟李志忠和袁郭华三个大教练都朝他走了过来。
“苏祖啊,是不是比赛累了,需要放个假了?你现在可不能懈怠,袁教练还指着你来带接力队呢。”余立伟满脸笑容地走了过来说道。
“对啊,小苏,是状态不太好,还是怎么回事?你可是接力队的主力啊。”袁郭华也笑着问道。
几个教练都是看着苏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且现在的苏祖说一句国宝也不为过,几十个人的小组团队都在围着他转。
又是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偶尔翘翘尾巴,谁能说个不是呢?
在场的教练的哪个不是带过一堆运动员的,对于这个年龄的年轻人突然闹出点情绪来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反而是李志忠,有些狐疑地看了眼苏祖,默不作声。
“余指导,我就是觉得一个人跑起来没劲,没动力。”苏祖慢慢说道。
“哦?”这说法倒是有些出乎余立伟的意料,不过想想也正常,他比赛的都是顶尖的短跑选手,能够拿出状态,一个人做测试训练肯定跑着就没意思了。
“那行,我给你找几个人过来,一起陪你做测试。”余立伟笑着挥了挥手,在田径队找个人来一起跑步测试还不容易。
“不是做测试,我就觉得一个人训练很难专心,我想找几个长期的训练搭档。”苏祖认真说道。
很多长跑短跑的运动员,都有着自己的训练搭档,像泰森盖伊和华莱士斯皮尔蒙,像博尔特和约翰布雷克,相互刺激相互督促,很有利于运动员的水平提高。
“训练搭档?”余立伟微微一愣,接着笑了起来,转头看向李志忠,“老李,你徒弟这是在给你找活干啊。”
第二百二十八章 自己的路
“苏祖!”
几天之后,在训练基地健身房苏祖正在由张平秋做保护,进行着大的力量训练。
健身房门外,杨光宗穿着一身白色的运动服,依旧消瘦,但精神似乎明显好了几分,脸上挂着笑容和苏祖打招呼。
“你怎么来了?”苏祖放下器械,起身和杨光宗打招呼道。
这几天已经逐渐开始男子4×100米接力的训练,依旧由接力队主教练袁郭华负责,已经开始进行接力的训练。
因为都是新队员,而且人数比以前要多,主要还是新的接力队员在练习交接棒技术。苏祖除了上午固定过去和大家一起训练接力外,下午还得进行专项的力量训练。
除了第一天杨光宗漏了一下脸,后来也没怎么见到他出现在辛庄训练基地。
“我有点事情和你聊聊。”杨光宗微笑道。
他得了气胸这种事情,虽然没有宣传出去,但是像袁郭华这样的接力队主教练不可能不知道的。运动员的任何伤病,基本上教练员都是了如指掌,这些天待在训练基地的时间也不长,主要还是在家休养。
“好。”苏祖抓起旁边的干毛巾擦拭了一下汗水,直接就和杨光宗出了健身房。
“我听说你和队里提了需要训练搭档?”
两人也没出训练基地,就是在田径场旁边的林荫道转悠,两人走了一阵,杨光宗突然开口道。
“嗯,对。”苏祖点点头,“我去国外比赛看到不少运动员都训练搭档,能够相互促进,我现在感觉自己提升的速度变慢了。”
从苏祖提出需要训练搭档后,余立伟的反应迅速,很快就通过方方面面的关系网络,圈定人选,约谈其他教练。
他现在是苏祖科研课题小组的一员,而本身多年在国家田径队以及田管中心的职位和能力,处理起这种事情来简直不要太顺手。一个上午的会议,事情就自然而然的确定落实了下去。
优秀的运动员搭配训练搭档这种事情一直都有,无论是田径还是游泳跳水等等其他项目,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一起训练,相互砥砺,相互进步,本身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只是国内不像在国外,一直以来主要就是教练主抓。这一回不过是正式确定下来这个名目。
至于有意见的,自然也会有解决方式。
而且,苏祖提训练搭档这事,即便他不提起,其实也是最近余立伟李志忠袁郭华等人经常探讨的议题。
有高水平的运动员来带动队里其他选手进步,这是个很好的训练方式。
“是嘛?!”杨光宗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随即轻轻叹了口气,“我可能做不了你的训练搭档了。”
“怎么了?”苏祖眉头微皱,“刘教练不肯放人吗?”
杨光宗自然是苏祖第一个提的训练搭档,两人是接力赛的队友,从苏祖进入国家队开始就认识,相互之间熟悉,一起训练,一起比赛,为国争光。而且在当前国内的200米上,杨光宗也是除苏祖外,唯一能够跑到20秒60内的运动员。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刘仁家教练已经回地方队了。”杨光宗微微摇了摇头。
“那是为什么?”这话让苏祖更加疑惑。
“教练让我转项跑400米,我也是同意的。”
“你同意的?”苏祖惊讶地看了杨光宗一眼,在他的理解里,转项目跑400米,应该不是杨光宗自己的想法。
“我19岁拿到全国锦标赛200米冠军,当时我也以为我肯定能够一直跑下200米和跑100米的,一定能够跑出成绩。不过,后来先是有了刘阳宇,然后又有了你。我才发现和你们比起来,我还是差得远。”
杨光宗目光看着林荫道上方,六月份的下午阳光正炽,被高大茂盛的枝叶割裂得如同碎金似的洒落下来。
这话说得让苏祖有些无奈,不过大抵是能够理解。杨光宗也是少年成名,1999年他19岁就拿下了全国锦标赛男子200米冠军,是天之骄子一样的人物。当时有不少田径教练直言杨光宗就是今后国内短跑项目的未来。
那时候同样来自魔都的刘阳宇才刚被选中,还未进入国家队。而且比起110米栏,无疑是那男子一二百米受到的关注程度高,只是随着刘阳宇成绩的步步提高。尤其是亚运会,刘阳宇拿下了男子110米栏冠军,而杨光宗只是男子200米季军,渐渐感到了压力。
到了后期苏祖崛起,大家还是同一个项目,就更不用说,对于之前国内短跑选手都是一个冲击。
“这次在美国我想了很多,在我得气胸之前哈特教练就已经和刘教练争执过一次,强度太大,训练方法有问题。哈特教练你知道吗?”
杨光宗向苏祖问了一句,见苏祖摇头,接着又说道,“哈特教练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教练,嗯,也就是迈克尔约翰逊的教练。他和我讨论过,我的身高和体型都很不错,如果一开始就练400米成绩应该会更出色。我在100米和200米方面力量和步频上都有所欠缺,这个是先天限制的,很难弥补。但是速度耐力和比较轻的体重,有利于我在400米上的发挥。”
说到这里杨光宗突然笑了起来,“你不知道吧,我就练了两个月,已经能够到46秒左右了,我的特长适合这个。我也喜欢上跑400米了,他弥补了我的一些弱势。
刘教练什么心思我也知道,而且我自己也想出成绩。当初我十几岁在少体校的时候,还是他第一个把我挖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