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跑出我人生-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说什么瞎话呢,我又不是没去过。”
  苏祖看着杨光宗目光似乎有些闪烁,他又不是没去过美国训练,那边的训练模式,如果是普通的时间训练确实强度不会太大,但是在备战期间,或者是个人成绩提升的时间,那个强度绝对不会比国内的训练量少到哪里去。
  苏祖刚去IMG学院的时候,那边的训练要求就是要他把原来两个小时完成的训练,缩短到1个半小时,甚至是1个小时,这样的训练量谁敢说不大?
  “唉,不说这个了。”杨光宗打断了苏祖继续追问下去的意思,“我看你今年内状态越来越好了。我刚一回国就听到你在尤金破纪录,这不尤金站的新闻热度还没下去,你纽约的消息又传回来了。”
  苏祖摇了摇头,这些国内的各种新闻报道消息他都几乎不看。
  看着杨光宗有些不太正常的状态,苏祖心里有些狐疑。又瞟了一眼田径场边上,杨光宗的主管教练刘仁家此时腆着个肚子,满面红光,正和李志忠袁郭华几人谈笑风生。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需要训练搭档
  砰砰砰的敲门声响起。
  “陆威,陆威,你快点出来!有人找你!”
  辛庄训练基地的一间男运动员宿舍内,突然一个声音嚷了起来。
  “谁啊?”
  正在卫生间冲澡的陆威听到了室友喊声后,裹了条浴巾急匆匆地走了出来。
  刚一出卫生间,陆威看到自己的室友正带着人进了门,看清来人后,顿时就愣住了。
  “你是陆威吧?”
  苏祖看着面前有些愣神的年轻运动员,开口问道。
  陆威个头不低,差不多有一米九几,长得挺壮实,此时稍稍愣过神之后,顿时有些激动了起来。
  “啊,我是,苏祖,不……祖哥,找我是有事?”
  陆威是去年刚刚进入国家青年队的新人,主项是男子400米,年龄上比苏祖还小上一岁。但再是新人,现在也没几个不认识苏祖的。
  “你也是刚美国封闭训练回来吧?”苏祖左右看了看宿舍,和他住的也差不多,不过他现在是单人间,而这边是双人间。
  “对啊,贝勒大学,见着迈克尔约翰逊了。”陆威笑着说道,对于练400米的运动员,迈克尔约翰逊的地位就像是篮球界的乔丹。
  ……
  “气胸?”
  这是苏祖从陆威嘴里了解到的情况,他和杨光宗都去贝勒大学进行封闭式训练。
  在白天的短暂集训时,苏祖觉得杨光宗有些异常,但对方始终没说什么,只好稍微招人问了一下。
  情况果然比苏祖想得要糟糕,杨光宗这是生病了。
  气胸是什么病苏祖不太清楚,还是后来找了他的队医徐志奎了解了一番,才算是有了点明白。
  简单的说,这是个心肺功能障碍类的病,会复发,很麻烦。诱发的因素是剧烈运动,咳嗽,提举重物等等。
  杨光宗之所以会得气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教练让他从200米改练400米,训练强度太大和身体不适应导致的。
  具体内中因素陆威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换个角度想想苏祖也能猜到几分。
  刘仁家这个教练怎么说呢,水平是有,但功利心太重,这也是一些教练员的常态,把运动员当成实现个人抱负的工具。
  当初的男子4×100米教练员名单他被排除在了外边,杨光宗200米国内第一人的头衔又被苏祖给夺了。
  于杨光宗个人而言,他是跑到奥运会男子200米跑进半决赛的选手,男子4×100米接力队冠军,依旧出彩。
  但于刘仁家而言,这是一下子冠军教头丢了,在队里的排名也往后挪了好几个位置。
  这次美国之行,贝勒大学那边邀请的指点的是传奇运动员是“阿甘”迈克尔约翰逊,人家随口分析了下杨光宗的跑步技术没有问题,只是步频动作相对于一二百米的运动员来说稍微偏慢了,如果跑400米,或许成绩能更进一步。
  那还有什么好说,刘仁家直接就让杨光宗开始跑400米,而且这个训练强度几乎是照着最顶尖400米运动员训练去的,然后出问题了。
  运动员都是好强好胜的,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和其他人开口,以苏祖对杨光宗的了解,虽然平日里也是笑嘻嘻的,但骨子里绝对不会把自己脆弱一面示人。
  杨光宗的气胸现在应该还是刚刚出现,苏祖不太清楚到底严不严重,但可以肯定的是,再继续这样下去,恐怕杨光宗就真的废了。
  “这事情得想个办法解决!”
  ……
  田径场,6月份的骄阳炎炎。
  噗噗噗噗快速的脚步声掠过跑道,苏祖猛然在起跑器上一蹬,开始快速的起步加速。
  5台高速摄像机设置在跑道两旁的不同角落,正对着跑道上的苏祖,将他从起跑时双脚离开起跑器瞬间的动作进行捕捉。
  “看到了吗?视频再慢放一下。”
  赛场边,余立伟李志忠袁郭华几人都探着脑袋,凑在一台小小的笔记本电脑前面。
  电脑上,正一帧一帧慢放着苏祖起跑的动作。从左右两侧和后方拍摄的都录像都有,精细到每一个肌肉膨胀的瞬间,都清晰可见。
  这是田管中心在今年各种商业赞助阔气后,才开始给各个队里配备的研究设备。要是在以前,这些东西也就那么一两台,哪里能像现在这么财大气粗整上个五台使用。
  “是有些不一样啊。”袁郭华摸着下巴微微冒起的胡茬子,一脸思索之色。
  “起步的瞬间,脚掌着地和脚尖着地的差距比我想得要大得多。”李志忠看录像的慢镜头也是若有所思。
  三位都是田径队的教练,也有做运动员出身的,对于这些东西都不陌生,而且分析其细节来,里面还有很多门门道道。
  短跑选手的起跑动作看着相同,但其实内里细节上都是有差别的。
  此时苏祖尝试的就是两种典型的起跑动作,然后录制录像,分析优劣。
  第一种是在起跑的瞬间,双脚是左右钟摆似的,只有前脚掌内侧着地,是斜蹬,这种动作能够减少脚和地面接触的时间。(泰森盖伊)
  第二种是折叠笔直向前摆动,脚着地的位置有着大半个脚,接触的地面时间要比上一种久。(阿萨法鲍威尔)
  在前面六步里,第一种花费的时间是0。86秒,而第二种是0。99秒,这在以百分之一秒决胜负的短跑项目里,第二种跑动方式是十分不利的。
  但是以十米为终点线,却是第二种跑法率先到达。第二种起跑看似需要更多的触地时间,但得到的地面推动力更强,步伐更大更有力。但是和地面接触过久,就需要更好的在短时间内向前摆腿的技术。而且这样跑需要非常好的肌肉力量。
  短跑水平到了苏祖这个程度,已经是进入世界最顶级的那一个序列,每一点技术的优化和改进,都是能够给运动员在赛场带来更好的发挥。
  “小张,等会让苏祖多跑几组,我们多录制一些素材。”
  余立伟朝一旁的张平秋说道,对于几台高速摄像机一来就建功,还是有些兴奋,“这个是能够普及到其他运动员身上的,根据各人的习惯水平,都有优化的空间。”
  这种起跑技术的分析,还是要顶尖运动员跑出来才比较直观,如果水平不够的短跑运动员很可能跑不出这样的差距,要么就两种起跑方式差距太大,没有可比性。当然也和苏祖个人的短跑习惯也有关系,但多少都是有参考价值。
  “是这样说没错,以前我那个年代要有这东西分析,我自己的起跑技术起码能提升个0。1秒。”袁郭华教练点头颔首道,他是七八十年代的短跑运动员,那时候训练和比赛都是埋头跑,很多小技巧都是自己慢慢琢磨出来的,哪有这么多的技术细节分析。
  “余指导,李教练。”
  就在几人说话间,张平秋有些神色尴尬地走了回来。
  “怎么了?”
  张平秋跟余立伟有过些日子,一看他的脸色,余立伟就猜到有事,登时开口问道。
  “那个……苏祖说没意思,他不想跑了。”张平秋低声回答道。
  “呵!我们的红色闪电这是闹脾气了?!”
  余立伟笑了起来,看了眼正坐在电脑前的李志忠,他虽然不是苏祖的主管教练,但是苏祖是他带进国家队的,也算是相对了解的一个,向来都是最省心的。
  就是雅典奥运会之后,也没见着怎么膨胀,依旧是最专注刻苦的那个,今天这是什么情况?
  “闹脾气?”李志忠抬起头,也是有些疑惑。
  苏祖向来会控制自己的训练量,强度很大,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