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王良璟终于确定儿子的战术是成功的,面对辽国骑兵,骑墙战术是有效的。

  刹那间,老王几乎泪流满面。

  去他娘的骑射无双,老子不怕你们了!

  王良璟挥动手里的马槊,将一个个辽兵穿透,他的骑兵就像是一堵墙,一座山,一股洪流……硬生生把辽兵撞开了一个大口子。

  不论铁林军,还是皮室军,他们都是崇尚个人勇武,习惯用弓箭对付敌人,可是面对着王家军的铁骑,弓箭作用不大,反而由于队伍过于稀疏,对撞的时候,非常吃亏,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大部分都被撞死,碾碎。

  即便是幸运的漏网之鱼,也会被后面的骑兵给干掉。

  辽兵非常愤怒,他们努力集结,集中所有弓箭手,向王家军猛烈射击。

  箭雨落下,又有十几个士兵倒下去,但是更多的士兵却冲到了眼前,他们将长长的骑枪刺进了弓箭手的身体里。

  这些人可都是辽国的宝贝儿,其中不乏射雕儿,就这么稀里糊涂死了,其余的辽兵都惊得目瞪口呆。

  原本就心生恐惧,此时更加不堪,恐惧快蔓延,辽兵纷纷掉头逃跑。

  堂堂大辽铁骑,竟然被宋军追杀打,如此滑稽荒唐的一幕,居然出现在了耶律洪基的面前。

  太子殿下被气疯了,他大声叫着,疯狂嘶吼,让更多的辽兵冲上去,他派出了精悍的铁林重骑。

  两支同样装备重甲的骑兵怒吼着撞在一起,许多王家军的士兵手里的长枪刺入对方的身体,结果却因为战马冲击的力道太大,长枪折断,有人被反弹的力道掀到了马下,有人放弃长枪,抽出马刀继续战斗。

  12o人的队伍出现了空缺,辽兵趁机想要冲开王家军,只是他们打错了算盘,后面一排一排的骑兵已经涌上来,士兵们毫不犹豫填补空缺,哪怕迎着对方的兵器,也毫无畏惧!

  这就是纪律,这就是训练!

  王家军的刀锋时刻锐利,冲击力道一点不减。

  视死如归的猛士,无视淋漓的鲜血!

  反观辽军,他们一股热血,在提到了铁板之后,就裹足不前,不论是铁林军,还是皮室军,全都纷纷向两旁撤退,把中间宽阔的通道留给了王家军。

  而王良璟呢,他的战旗就像是巨大的灯塔,指引着所有王家军,向着辽兵奋力冲锋。

  “保持队形,不要乱!”

  每一队的都头不断提醒着手下,大家始终肩并肩,没有人能打到我们!

  墙一样的骑士仿佛锐利的菜刀,切开了豆腐,王良璟面前的辽兵越来越稀疏,越来越少。他的身体很疲惫,每抬起胳膊,都会感到酸痛无力,可是在他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面明黄色的大旗,在旗下是耶律洪基,还有保卫他的宫分军。

  王良璟的眼睛冒火,斗志昂扬。

  他用马槊指着耶律洪基,出惊天的怒吼!

  “杀!”

  王家军的铁骑不顾一切,扑向了辽国太子。

  直到此刻,耶律洪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大辽骑兵竟然被宋军给打了一个对穿!简直是见鬼了!

  他不愿意相信,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王家军越来越近,辽兵惶恐地哀嚎,有人冲了上去,就像是浪花,瞬间淹没。两旁的亲卫,只能拼命保护着太子殿下往后撤退。

  当看到太子旗号往后转的时候,辽兵最后的一点信心也崩溃了。

  他们尖叫着,扔了武器,掉头就跑。

  漫山遍野,都是辽兵疯狂逃窜的场景,来的时候,他们是趾高气扬的狼群,退的时候,却连鸡鸭都不如,被人随意追赶,脸面丢得干干净净。

  这还是辽国的铁骑吗?

  根本就是豆腐渣!

  当然,辽军也有聪明人,比如老将萧惠,他就看得出来,宋军战术改变,辽国铁骑适应不过来,惨败并不意外。

  不过他们还有人数优势,只要能稳住,就不至于溃败。

  萧惠立刻招呼皮室军,让他们下马结阵,用密集的队形,却抗衡王家军的铁骑。

  不得不说,战场上出现了一百多年来,都没有见过的滑稽场面。

  以骑射闻名的辽国要靠步战取胜,靠着战阵为生的宋军居然以铁骑冲锋!

  剧本不是这样写的,你们在搞什么鬼?

  幸好,老王脑筋很清楚,他没有继续冲下去,而是选择绕过辽军的步兵,继续追击其他溃军,正面硬撼皮室军的任务留给了王宁安。

  “床子弩准备!”

  “射!”

  数百架床子弩一起威,粗大的箭支射入辽军的队伍,一支箭甚至能穿透三个辽军的身体,很快辽兵出现了缺口,数以百计的士兵死去。缺少远程攻击手段,和大宋拼战阵,简直是找死一样。

  王宁安还没有玩够呢,王良璟率领着骑兵居然掉头杀了回来,他们从背后猛扑辽兵的战阵,野蛮冲撞,疯狂杀戮,辽兵被战马撞死,被马刀砍死,很快就一片狼藉,萧惠的努力失败了,辽兵再也组织不起来反抗,剩下的只是掉头狂奔。

  他们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跑!

  王良璟很想去追杀辽兵,奈何他虽然还撑得住,可是战马已经垮了……这一战,共出动了1ooo重甲骑兵,2ooo轻骑兵,还有7ooo名步兵,总计一万人马。

  以一万破四万,王家军赢得漂亮!

  虽然远不如当年静塞军一万破八万的壮举,可是在武力衰微的今天,还是要给王家军一个大拇指:壮哉!8



第364章 捷报频传


  从大战开始,赵祯就处在高度的紧张之

  他有很多的抱负和设想,要兴利除弊,要留给子孙一个盛世太平。可是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河北军团,经过整顿,能拿出来使用的人马不到7万,素来以人马众多著称的大宋,对比起辽国,居然形不成兵力优势,赵祯能不汗颜吗?

  “狄爱卿,我大宋的军制真的遭到了这个地步?”

  狄青不敢隐瞒,“回禀圣人,空饷缺额,这是历代以来的痼疾,而且这几十年来,朝廷缺少选拔将领的规程,致使将领昏聩不堪用,除了捞钱贿赂上司,就没有别的本事了。”

  狄青隐瞒了真正的原因,作为一个厚道人,狄青是不会随便告黑状的,哪怕是证据确凿!

  大宋的武举同样分成三级,取解试,会试,殿试,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试,也就是兵部主持的,如果说历来科举难以避免黑幕,那么武举从里到外,全都是黑的。由于宋代对武将的要求很高,希望文武全才,弓马骑射合格,还要能写文章,才能通过科举。

  看似很有道理的设计,根本是玩人的!

  先弓马骑射的难度降下来,稍微练几下子就能通过,反而有真功夫的人占不到便宜。

  至于考文章,这就更扯淡了,能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人家为什么不去考文举,何必浪费精力!

  而且文章取士,真的难分优劣。

  说白了,从武举出来的人,都是半吊子,功夫不怎么样,文章本事也稀松平常,典型的废物点心。遍观整个大宋朝,就没有哪个名臣名将是从武举出来的。

  当然武举的衰败谁都看在眼里,归根到底是缺乏人才,在庆历新政的时候,范仲淹就提议仿效各地的官学,设立武学,培养将才。

  想法很好,可惜武学只维持了1oo天,就惨淡收场,原因很简单,根本没有人报名!

  长期的重文轻武,大宋朝欠的债太多了。

  赵祯环顾左右,除了狄青能参赞军机之外,其他人都不行,在地方上,领兵的大将更是匮乏,这几年勉强冒出来的只有王良璟,其余杨怀玉等人还太嫩。

  到了打仗的时候,不得不用古稀之年的王德用,不得不把王宁安拉来充数!

  面对如此凄凉的局面,赵祯真是想哭,却又欲哭无泪!

  “无论如何,这一场大战结束,朕都要复兴武学,真正培养能领兵打仗的大将。”

  听到赵祯的话,狄青止不住泪水涌动,十分感慨,“诚如是,我大宋有福了!”

  赵祯满脸苦笑,“补救而已,但愿为时不晚!”

  君臣刚刚商量完,突然有急递送来,赵祯已经下令,凡是河北来的,全都直接送到御前,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许耽搁,迟延片刻,就以贻误军机论处。

  赵祯拿起了王德用的急递,还没看完,他就急得大拍桌子。

  “荒唐,荒唐!”

  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