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顾芯语感觉自己好像随身带了一个mp3。
马蹄哒哒的行进在一段青石路上,过了这段路,就是一条可以通过一辆马车的沙泥路。
顾芯语一边和路边的雇工打着招呼,一边心里在暗暗想着。
也许因为是平行时空的原因,这里和历史上该有的轨迹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
不过,顾芯语的历史学的不是太好,她有些汗颜,自己竟然推算不出现在另一个时空的朝代是哪个朝代。
约莫大概是宋代?
顾芯语很快就抛开了这个问题,管他哪个朝代呢,她现在想的是不是应该让自己的商队出国转转呢。
毕竟像这些马铃薯,红薯,西红柿等作物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很快,还没等顾芯语想个一二三来,玉米地到了。
如今这里还是按照试验田的规格来对待,是顾芯语的另一个宝贝。
顾芯语本来答应给周慕寒八百斤的,不过她说话不算话,反悔了。
只给了军营二百斤,自己留下了八百斤。
因为顾芯语自己的土地多了十倍不止,还有一个考量是,顾芯语觉得这玉米今年打下来的,还是要作为种子,那么倒不如放在一处,统一管理。
给军营的二百斤大约能种八十亩,顾芯语也是想看看,秋天的时候会打多少斤粮食。
毕竟那里不是自己在管理,总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
而且,既然是留作种子,顾芯语在发芽的时候,还是稍稍的加了一点灵露。
这样,顾芯语今年的玉米种植面积是三百亩,如无意外,按照去年的产量,今年秋天可收获玉米三十三万斤!
顾芯语想想都兴奋,三十三万斤呐,不但做种子足够,还可以用来做主食。
当然,顾芯语所说的种子,并不包括周朝的所有土地。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是顾芯语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她会提供给朝廷一半做种子,至于种植和推广,就让朝廷那些官员去操心吧,她顾芯语也没那么的精力去操心全国的事不是……
想到这里的她,吐了一下舌头,好吧,感觉自己口气有点大。
除了这些,剩下的就自己支配了。
不过,即便如此,相信在三年以后,这周朝的百姓绝对都会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更何况,自己现在的土地也是越来越多。
相应的,种子也会越来越多的。
她想将这北方打造成种子基地,不过任重道运,还是让那些穷人先吃饱饭再说吧。
第四百三五章 不怕蝗虫
顾芯语下了马,杜四郎正巧在这里查看,看见是顾芯语过来,连忙从另一侧的田垄绕了过来。
“少夫人!”
杜四郎憨憨的打着招呼。
“现在还有多少亩没种?”顾芯语轻声的问道。
“大约还有三百亩,再有三天也基本完工。”
还有三天的时间,倒也不错,毕竟种地不是一蹴而就的活计,但是前后也不能相隔时间太长。
“这块玉米地,你放了几个人管理?”
顾芯语对这块玉米地也是一直跟踪了,而且种的也快,也许是因为顾芯语的参与或者督促,本来应该是十天种完,结果只用了不到四天,而且还幸运的赶上了这场春雨。
“放了十个人,都是老实能干还有经验的。”
杜四郎知道顾芯语的要求。
顾芯语点点头,还不错。
一人照看三十亩,虽然看起来数量多,但是初期的工作已经做完,剩下的就是除草和照看幼苗,而且这也不是承包给他们,等二次施肥或者间苗的时候,还是需要杜四郎去协调的。
这里放专人,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照看而已。
“不过,你还是要协调好,不要让雇工因为照看不过来而影响了玉米的生长……”
顾芯语还是不放心的叮嘱着,没办法,眼前这个杜四郎还是太年轻,有很多地方想不到,自己也根本没那么大的心去做到大撒手。
尤其种地不比别的,误了一季,这一年就颗粒全无啊。
“少夫人,那片土豆地可真真是个宝贝啊!”
杜四郎好像很有感触的样子。
“嗯,怎么说!”
顾芯语好奇的问道,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是宝贝,杜四郎这样说,肯定是发现什么了。
“我记得我在六七岁的时候,蓉城这里发生过一次蝗灾。”
“蝗灾?”顾芯语一愣,因为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是的,那年大旱,从六月中旬以后就一滴雨都没下,然后有一天我在外面玩,忽然发现东面天空黑压压的,当时的我还以为是来了乌云,要下雨呢。”
“蓉城的气候条件,想要大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嗯,”杜四郎点头,“从我记事起,就只有过一次干旱。”
“这一次干旱肯定时间很长,否则不会有蝗灾发生的。”
顾芯语肯定的说道,她对于这点熟悉无比。
蝗灾主要就是由干旱引起的,因为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在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所以干旱地带蝗灾的发生率极高!
“是啊,当时的人都吓坏了,年轻人不懂,但是老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都跪在地上磕头,希望蝗神能放过这片土地……”
“蝗神?”
顾芯语随即了然,确实在很多史书上记载,很多百姓将蝗虫称为蝗神,认为可能是百姓做下的恶事多,所以老天才派来这种东西来惩罚他们!““嗯,我的太爷爷说那是蝗神,拉着我们一大帮跪下磕头,可是没想到一点用都没有,等蝗虫飞走后,大家才发现,地面的庄稼几乎都被蝗虫吃的干干净净,真的是太吓人了……”
“确实吓人,那年肯定是颗粒无收!”
顾芯语轻声的说道。
那个月份,种什么都来不及了。
“少夫人,我觉得土豆肯定是不怕蝗虫的!”
说道这里的杜四郎一改刚才的萎靡,兴奋的看着顾芯语,“土豆是长在地里的,蝗虫再厉害,它也钻不进去,所以我觉得,土豆才是真真的宝贝。”
杜四郎听过顾芯语的描述,知道土豆的好处很多,而且还可以当做粮食去充饥。
顾芯语深以为然,要知道马铃薯也就是土豆,它根本不怕蝗虫,因为马铃薯的叶子带微毒,虫子吃了会死翘翘……
“嗯,你说的很对,那一亩的土豆地可不要小看了,秋天的时候没准可以收获五千斤呢。”
顾芯语笑呵呵的看着杜四郎。
“少夫人,我知道,那一亩地我没放别人,我毕竟比他们懂得多,所以,我来亲自照看,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杜四郎和顾芯语保证到。
“我当然放心,况且那里离庄子很近,我也可以时不时的看顾一下,对了,一会我们去桥南的那片地看看去。”
桥南的地分给杜大郎看顾,不过,顾芯语告诉杜四郎那里也属于他管理,只不过他的大哥属于他手下的一个小庄头,而且他大哥为人太老实,第一年管理,肯定没有经验,杜四郎需要好好带一带杜大郎。
顾芯语对于这一家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除了那个拎不清的三郎媳妇。
好在,无论怎么折腾,也是在后院那点地方,杜三郎已经警告她,如果在起幺蛾子,就直接将她送回娘家去。
他杜家门楣太小,放不下她这尊大佛。
杜三嫂一听要把她送回娘家,这才知道害怕,毕竟杜家如今不比往日,假如她真被送回去,娘家都会把她撵出去。
果然,杜三嫂的娘家爹娘知道他们女儿穷折腾的事,去了杜家,将他们的女儿狠狠一顿臭骂,放着好日子不过,瞎折腾,以为自己是天仙呢,杜三郎现在正是得意的时候,而且年轻健壮,还有大好的前程,就是娶进来一个官家小姐,也不是不可能。
还真当杜三郎离了你,就找不到媳妇吗?
还别说,这顿臭骂真管用,杜三嫂也终于老实了。
于是杜家也终于算是风平浪静了。
顾芯语觉得,这女人不是省油的灯,而且人品并不好,和杜家的大嫂和二嫂相比,差的太多。
她想起在杜三郎成亲之后,这个女人也想和大嫂她们一样,到桃源山庄做事。
当时是王伯安排的,让她去灶上帮忙,没想到拈轻怕重,怪话连篇,气的王嬷嬷都想用棒子赶她出去。
只是碍于老爷子和三郎的面子,暂时将就着她。
而她被撵出去的原因,是这女人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