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您跟长生大哥说说……”
祝翠香终于鼓起了勇气,将自己今天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王夫人一口答应下来,这样精致的荷包,不论放在哪里都是好卖的,而祝翠香找到她,不过就是因为知根知底,还有离自己的家也很近。
祝翠香知道自己现在无父无母,不是说人人都心思邪恶,但谨慎点总是好的,她可依凭的本钱太少了,必须事事戒慎,有家累的人疏忽不得,她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先想到一双弟妹,她好,他们才有以后,她的每一步都不能走错,这攸关三条人命。
也是在重生后她才对周遭的人事物特别小心,多留一分心才多一分活命的机会,她不能再错一次,她没有办法面对再一次痛失至亲的打击。
小弟、小妹,姐姐一定会保护你们,我们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姐姐会照顾你们长大成人,你们不会再孤伶伶的死在四面透风的屋里,死时瘦得全身没三两肉。
眼前一幕幕令人心碎的影像掠过,强打起精神的祝翠香将之一一抹去,她迈步跨过王家的朱漆门槛,对着身后的王夫人再次深施一礼,“有劳婶子了。”
“翠香,你就放心吧,这么好看的荷包,长生他绝对是有多少要多少的……”
事实确实如此,王夫人不是无知之辈,她可以想见儿子晚上回来会满口答应的。
因为在少夫人商铺的楼上,据说是专门建造了一个精品区。
那里售卖的是最精美和最高档的物品。
当然,因为要求很高,目前那里的品种还不是很多。
想来,这个荷包当得上是精品了吧。
至少到目前为止,王夫人还是第一次见到。
万事开头难,祝翠香辞别王夫人,她面容平静的迎向蔚蓝天空洒下来的阳光,唇畔上扬,这一步是她改变命运的起点。
但是世事难以预料,非人力所能及,就目前来讲,身后这个本来已经不存在的王家母子,此时幸福的生活在这个小院子里。
她所知的命运不知道会不会扭转成不可预期的未知。
祝翠香很不安,似乎有些事悄悄地变了,而她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不管如何,毕竟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她脑子里闪过小弟小妹可爱的笑脸,她的脸上慢慢的漾出笑意。
然后,挎着空篮子,快步的朝着祝家铺子走去。
王夫人再次看了一眼翠香轻快的背影,关上大门,对着身旁的林婶说,“祝家掌柜的也真是心狠,扔下三个儿女就撒手而去,唉,也真难为翠香了。”
林婶叹了一口气,连连点头,忽然眼睛一亮,“我想这都是暂时的,我听祝家嫂子说过,翠香和城南的马家长子订了娃娃亲,想来等过门后,就一切都好了。”
城南的马家?
王夫人现在因为儿子的原因,也算是见多识广。
那个马家,据说有个铺子,生意倒还不错,在加上祖上也有田产,于是花钱给马山,也就是翠香未来的公公买了一个官,好像是知府衙门的一个小知事。
但是却俨然当自己家是高门大户,不但家里呼奴使仆,而且那马家长子马臣才也是游手好闲寻花问柳之辈。
王夫人摇摇头,心里暗叹,真是可惜了。
林婶看王夫人没说话,有些担心的说,“不过现在她家的长辈都不在了,也许这亲事难成,没准马家会退亲呢。”
“退亲倒也不是坏事!”王夫人一边走,一边朗声的说。
“啊?夫人,退亲怎么不是坏事,如果祝家丫头被退亲,那名声不就全完了?”林婶惊讶的说。
她是王长生雇来给王夫人作伴的,因为以前也熟悉,所以也没什么主仆之分,说话也自然随意了很多。
“名声?”王夫人摇头,不赞同的说,“名声再好,也没有日子过得好来的重要。”
名声值几个钱,王夫人的脸上带着一层冷意,自己以前为了王老爷的名声,为了自己的名声,将亲生的骨肉藏在暗无天日的小屋子里,那么小的人,每次见到她来,都瞪着乌溜溜的眼珠开心的看着她,不哭也不闹……
而那些贱人生的孩子,却围在王老爷的身旁,享受着一切……
她的儿子,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对待,即便是被发现了,王老爷也是用厌憎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儿子。
名声就是个屁!
王夫人心里暗骂。
少夫人说的对,当名声不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幸福时,大可抛弃!
第四百三四章 玉米土豆
走近厅堂里的王夫人,再次拿起荷包,即便是她这个年龄的妇人,也是爱不释手。
她想起红着脸颊的祝翠香,暗自摇头,假如被退亲也许是好事,那个孩子太柔弱和胆小了,真的嫁过去,势必要带着双胞弟妹,那么她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而且听说因为给祝家的掌柜治病,家里几乎是一贫如洗,看来等长生晚上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说说,将荷包卖个好价钱。
这样心灵手巧还要养活一双弟妹的好姑娘,值得去拉一把。
就像当初少夫人顾芯语对他们母子伸出的手。
……
在一场春风,化来一场春雨之后,北方大地的春耕也基本快要结束了。
今年顾芯语需要种植的土地是去年的百倍,这就让她忙得连家都不能回。
除了周慕寒凯旋而归那晚两人见过一次后。
其他时间,这两个人都各自忙得如冰上的陀螺——团团转。
杜三郎此时跟着李大人在各城各县忙碌着,大批的新农具——曲辕犁已经提前分给了一个个村子,让村民按照这个打造就好。
稻谷种子由朝廷提供,但是并不是免费的,毕竟现在国库空虚,而所需种子的数量也大。
这样下来,这北方的九百万亩田地,大约有三百万种了稻谷,还有一百万亩田地建成稻田养鱼的模式。
尽管这个种子和去年顾芯语用灵露侵泡过的不一样,但是如果后期的田间管理跟了上去,秋天的时候,也一定会大丰收的。
这样,稻谷这种稀有的农作物,就基本算是普及了。
而且在司农衙门的管理下,按照顾芯语的那一套方法种植,平均亩产可达到二百八十斤,这个数字是顾芯语计算出来的保守数字。
因为是第一年种植,即便有人教,经验也依然和其他农作物不同,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每亩土地上关注。
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会在秋天的时候收获八亿多斤的粮食。
重要的是,稻谷这种作物不再是北方很多穷人一辈子都吃不上的粮食了。
更别说在稻田里养鱼,会给这些农户带来多少的附加收入了。
顾芯语此时站在桃源山庄的土豆试验田里,天公作美,在土豆种下的第三天,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
因为土豆的数量不多,堪堪种了一亩地。
这一亩地,如今是顾芯语的大宝贝之一,她选择的这块地是最适合种植土豆的。
开沟起畦,施足底肥,在种植的时候,顾芯语是全程跟踪,没办法,这一百斤土豆种子太珍贵了。
土豆切成块状后,经过催芽,上面都是芽眼。
然后将这些芽眼朝上种下,顾芯语为了保险起见,将这些土豆种子都是用灵露稀释的水催出芽的。
这样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成活率和高产。
如果没有意外,相信在秋天的时候,这一亩的土豆就会收获将近五千斤。
不是顾芯语夸张,就算没有灵露这个作弊神器,假如土壤好,田间管理也好,亩产三千斤也不是不能达到的。
更何况,顾芯语的土豆是加了料的。
低头看去,现在地面很平静,但是很快就会拱出希望的绿苗。
“小天,你去将我的马牵来。”顾芯语歪头吩咐小天,这片土豆试验田距离山庄不远,不到三百米,不过,她还要去看看那片玉米。
那里距离这里虽然不远,但是没有青石路,刚下过雨,有些泥泞。
小天动作很快,将顾芯语的小白马牵来,顾芯语翻身上马向着西面的玉米地行去。
抬头看去,这片天空蓝的透彻,有丝丝缕缕的白云在飘荡,那对其秋鸟也如约飞了回来,它们最爱做的事就是跟着顾芯语飞来飞去。
其秋鸟的叫声很悦耳动听,细听之下,好像还带着某种不能言说的韵律。
于是,顾芯语感觉自己好像随身带了一个mp3。
马蹄哒哒的行进在一段青石路上,过了这段路,就是一条可以通过一辆马车的沙泥路。
顾芯语一边和路边的雇工打着招呼,一边心里在暗暗想着。
也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