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母亲不必担心,祁暄不是那等胡来之人,他既然要做这件事,定是有原因的,我相信他,母亲也该相信他才对。若是猜测的没错,这场大雨会下很久的话,那城中和城外百姓定会有人受灾,我买的这些东西就能派上用场了,当然,我们都不希望这些东西派上用场,只希望雨快些停,没有人遭难受灾才是最好的结果。就当是防患于未然吧,买个安心。”
云氏对这儿媳已经无话可说了。
她这安心得买掉多少钱呀。听说这儿媳今天已经从嫁妆库里提取出了不少银两,这种因为相信祁暄,就肯散财陪他疯的儿媳,云氏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可不管怎么说,两个孩子的行为,云氏已经阻止不了,就好像侯爷当年阻止不了祁暄入宫请旨赐婚的事儿一样,摆手让顾青竹回去,云氏在房里踱步好一会儿,还是决定披上蓑衣,出去寻一寻儿子,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众人的怀疑直到大雨连下了二十多日以后,终于从怀疑转成了惊愕与佩服。京城里大多数街道都已经淹了半数,街道上的人给撤到了地势偏高的地方,城中断了粮食,百姓们苦不堪言。
因为祁暄连夜搭建障碍,倒是让城外通往城内的路没被水冲垮,缓解了一些城外村落的围困问题,而顾青竹则领头在城中各处设立施粥,施药的摊点,武安侯府的所有人都被派出来帮忙派发,顾青竹连同城里多加药铺的大夫,在屋檐下给人义诊。
在武安侯府打头阵之后,城中也陆续有一些积善之家加入到施粥施衣的行列。
这件事情,让京城中所有人家全都震惊了,就连朝上都有官员特意向元德帝提出了这件事,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暴雨,若是对应不当的话,造成的损失和伤害,根本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元德帝听了御史慷慨激昂的回禀后,当朝就对武安侯府表示了赞美,并且让朝廷官府也陆续开始开仓放粮。
一时间,武安侯府的美名传遍京城,而这种美名,与军功美名不同,是皇帝喜闻乐见的,在他的治理下,官员愿意散尽家财帮着对付天灾人祸,这正说明了当皇帝的治国有道,才会有这等贤臣现世。
第156章
因为有武安侯府的未雨绸缪; 将这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雨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虽然下雨使得城中寸步难行; 百姓们不得不往高处聚集; 缺粮断水; 武安侯府的运送车在城中来来回回,解决了很多问题。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顾青竹和祁暄忙的几乎连家都没有归,终于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晴天两日,城中的水才渐渐退去; 高处聚集的百姓们才得以回家收拾残局。
仁恩堂挨家挨户的发放一些避霉避毒的药,药全都是仁恩堂出的; 但熬制的人和用的锅全都是百姓们自发组建出来的。
而城外因为祁暄下雨前几日拖着巡防营的人在各大主要道路上开渠排水; 搭建阻水矮坝; 虽然有几个偏远小村依旧受困; 但城外大多数村落都幸免于难。
而让祁暄和顾青竹感觉到比较欣慰的事情是; 他们记忆中; 上一世京城的混乱;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几乎没有发生。上一世爆发的瘟疫,由于防患于未然; 所以也没有爆发出来; 略微哪里有点毛病; 顾青竹亲力亲为前去解决; 不辞劳苦的行为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一时间让仁恩堂顾大夫的名声传遍了京城。百姓们也是受灾过后才知道; 原来仁恩堂的这位顾大夫,便是前阵子在京城中风头无两的武安侯世子夫人,当初那个因为嫁入武安侯府而备受非议的忠平伯府小姐。
而那个备受京城百姓议论的武安侯世子夫人顾青竹,在事情解决之后,回到府中,已经足足睡了三天三夜,祁暄也不遑多让,陪着她一同。
两人实在是太累了,这一个月来不分昼夜的运筹帷幄,就算是当年在漠北打仗的时候也没有这么累的时候。
皇帝听了各方官员们的上奏,对这回武安侯府办的事情那是相当满意,对武安侯府进行了大大的表彰,而除了武安侯府之外,崇敬侯府也出了一些力,在得知武安侯府的壮举之后,崇敬侯府世子亦亲自带着府中人,跟在祁暄后头做了不少事情,皇上在夸奖武安侯府的时候,也顺道夸奖了一番崇敬侯府。
得知武安侯世子夫人私掏腰包,为保京城百姓们不缺水断粮,慷慨解囊,皇帝十分感动,着礼部补全武安侯世子夫人的这份损失之余,另外还赏赐武安侯府黄金万两,特意在朝中文武百官面前,表彰了武安侯世子夫人的壮举,直言虽身为巾帼,却不让须眉,乃当世女子楷模。
当即便有言官提出除了赏赐黄金之外,还要给武安侯世子夫人其他奖赏,此时此刻,武安侯世子祁暄便适时站出来,慷慨激昂的说了一番感激皇帝,感谢朝廷的话,然后才引入话题,说明武安侯府可以不要赏赐,但是他想给自家媳妇请了个诰命。
按照规矩,一般侯门府邸,女子入府为妻后五年方可上表朝廷请诰命,若女子有特殊功绩时,可酌情放宽,而此次顾青竹的行为,绝对算得上是特殊功绩的,因此当祁暄提出之后,元德帝只微微一愣,便当朝便答应了,给武安侯世子夫人顾青竹晋为二品诰命,有上书及随时入宫的权利,赐命夫,授印,功记入太庙。
元德帝如此厚爱,当真是少有罕见的。
照理说武安侯府如今风头太盛,二品诰命夫人的头衔说给居然就给了,这有些不太符合皇帝的一贯均衡作风,不过天子心海底针,谁也猜不透皇帝到底在想什么,单就武安侯府世子夫人刚嫁进侯府不过一年,就获得了二品诰命夫人的职衔,可真是少有罕见,而关键是,这位世子夫人今年不过十六岁……
这种运气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
崇敬侯府后院,段氏听到顾青竹小小年纪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之事很是震惊,要知道,她这把年纪,因着是崇敬侯的继室夫人,挣破了头,不过一个四品诰命,那顾青竹这年纪就获得二品诰命夫人的成就,委实令人不服。
“她,她才多大?再说了,这回雨灾,我们崇敬侯府不也出了力嘛,皇上就记着给她册封诰命夫人,难道别家的功绩就不算了吗?”
段氏因为心里失了平衡,所以说起话来都有些控制不住的焦躁。
贺荣章瞥了她一眼,段氏才有所收敛,贺绍景冷道:“皇上不是赏了咱家嘛。母亲就少说两句吧。”
虽然这样劝段氏,可贺绍景脸上的表情也不是很好看,为什么呢,因为他和段氏想的也差不多,凭什么所有的好处都给武安侯府了,当初他在听说武安侯府在城中活动,救助被困百姓之时,贺绍景也当机立断,将崇敬侯府的所有府卫全都派了出去,就连他自己也亲力亲为,跟着祁暄后头搭桥建坝,原本以为,就算功绩不敢说比祁家大,但至少也能打个不相伯仲吧。
没想到他费了大工夫,皇上竟好似看不进眼里,赏武安侯府黄金万两,赏崇敬侯府白银千两,另外还给顾青竹加了二品诰命夫人的衔,顾青竹……忠平伯府一个没落的小姐,她凭什么十六岁便当上二品诰命夫人?
皇上这心确实偏到外头去了。
贺荣章看着儿子,若有所思,大儿子机警,为人圆滑,知道审时度势,看见一些苗头,便主动出击,这点确实不错,可是看在旁人眼中,并不一定都是好,武安侯府既然已经出面做了此事,并且在城中获得反响,那其他地方再做,便有东施效颦之嫌,皇上也不是傻的,当然看得出来实际情况,但儿子最近似乎被仇恨与不甘破坏了原有的冷静步调,变得急躁起来。
不管什么事,都想与武安侯府争个长短,这样下去,可是很危险的。
“你随我去书房,我有话与你说。”贺荣章对贺绍景说,是时候提醒一下儿子了,贺荣章起身往书房去,贺绍景对段氏拱手一揖,便随着贺荣章后头去了。
花厅之中便剩下段氏和贺平舟夫妇,段氏心头的火儿还没泄完,抬眼看到了平舟媳妇嘴角来不及隐下去的那抹笑,顿时就炸毛了,一拍桌子,怒道:
“你笑什么?知道你姐姐被封了诰命,你就这样开心吗?”
顾玉瑶被段氏的话吓了一跳,赶忙收起了表情,停住大肚子从座位上站起来:“母亲息怒,我,我没有。”
顾玉瑶在贺家的日子不好过,段氏对她十分严厉,稍有不对之处,绝不纵容半分,哪怕她身怀六甲,哪怕她行动不便,如今的顾玉瑶已经变得有些神经质,只要一听见段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