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非秉政的是黄老派,换了儒法任何一个在台上,早就挥起镰刀,收割养肥的商贾大户了。
  除了部分顽固坚持“只要百姓没犯法,官府就不该去管他们的”的黄老派大臣外,其他臣子几乎都是弹冠相庆。
  甚至,已经有些家伙早就在琢磨,怎么在这个事情上面捞一笔了。
  想想看,天下商贾六十年的积蓄和积累的土地奴仆,这该是多么肥嫩的一块肥肉啊!
  不用多,轻轻咬一口,就能吃的满嘴流油了。
  但刘彻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朕闻,昔者贾长沙奏太宗皇帝曰:不幸方有两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兵馈之?朕自受命于先帝,获保宗庙以来,夙兴夜寐,常怀此虑,是故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卒减用度,兴水利,强兵备,乃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丞相之议,朕自心有戚戚然,农为国本,国本不振,天下何安?其令臣工六百石以上谨奏之……”
  许多聪明的大臣一听刘彻的这个话,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
  为什么?
  因为刘彻用的是贾谊贾长沙当年著名的《论积贮疏》的一段话来做开场。
  而此疏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仓禀足而知礼仪”提倡鼓励生产,抑制消费,加强积蓄,鼓励存粮。
  因此,天子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生产要保障,社会秩序要维护,但商人的税,也要收!
  无数大臣顿时就是一个头两个大,但偏偏说不上任何话来。
  贾谊贾长沙,如今在汉室的社会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地位,就是泰斗级别的。
  至少,至今为止,朝野上下,还没有第二个能稍微赶得上这位天纵奇才的神童半片衣袖的大才。
  即使晁错,也只能在贾谊的锋芒下,俯首称臣。
  不过,这也没啥了。
  列侯们眼观鼻,鼻观心,对这个事情毫无热情。
  这倒不是他们看不到此事里面藏着的那些猫腻,而是因为多数列侯的利益,压根与此无关。
  大家现在更关心的是武苑,是加恩令多得的土地的建设和规划。
  大家现在算是被教育明白了——这个天下,陛下说了算。
  不要唧唧歪歪,不然,安平侯谔寄就是前车之鉴!
  不会有列侯想被精神病了。
  至于士大夫们,则是有些混乱。
  一方面,意识形态和长期以来接受的教育以及普世价值观告诉他们——商人是世间万恶之源,一切罪恶的源头,全部杀光光了,这个世界就清静了,大同了,三代可期了。
  只是,另外一方面,大家掂了掂袖子,忽然发现,自己好像跟商贾们,有了许多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家可以厌恶商人,但不能阻止大家去喜欢商人的五铢钱。
  于是,这就让士大夫们很纠结了。
  到底是该反对呢?还是赞成呢?
  好像怎么做都是错啊!
  然后,士大夫们看了看老神在在的列侯勋贵们。
  得!
  那帮家伙已经跪下来给陛下唱征服了。
  我们还纠结个屁啊!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朝堂上,素来只要皇帝跟列侯阶级达成一致,士大夫们所能做的,就只有“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是,士大夫们素来比较傲娇。
  想要让他们马上就丢掉节操,跪舔皇帝,这个弯一时半会也转不过来。
  这个时候,御史大夫晁错动了。
  只见晁错出列奏道:“启奏陛下,臣错日前曾偶遇两千石《春秋》博士胡公之弟子薛人公孙子,得其所写之《论财赋疏》,臣以为,所言颇合时弊,特献陛下之前,呈请御览!”
  刘彻闻言,吓了一大跳!
  卧槽!
  这是什么样的神展开啊!
  法家跟儒家合流了?
  但仔细想想,刘彻觉得不可能。
  且不说,法家有没有这个意愿和动力去跟儒家合流,单单就是理念的分歧,也足够儒法先撕个几十年了。
  不过,晁错本人跟儒家,倒是有不少香火情。
  想当年,晁错是打着“尚书博士”的招牌,出仕的。
  因此,一开始,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都以为,这是个儒家的书呆子。
  哪成想,人家明修贱道,暗渡陈仓,混到了太子宫,然后就暴露了本来面目,带起了如今法家崛起的节奏。
  而在这个过程里,儒家还是出了些力的。
  当然也下了不少绊子。
  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上,儒法一直都是如此,即合作又对抗。
  不然,后世也不会有什么“内儒外法”“春秋决狱”了。
  想了想,刘彻也懒得去考虑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反正,无论儒家想玩内儒外法,还是法家想跟儒家来一波合作。
  对刘彻目前的政策都是有益的。


第685章 主人翁意识
  王道捧着晁错进献来的一卷薄薄的小册子,恭敬的呈递到刘彻手中。
  刘彻接过来,翻开来仔细看了看。
  公孙弘的文字功底,自然是极好的,字也写的非常漂亮。
  读起来,居然还朗朗上口。
  而且,看得出来,这些日子,公孙弘用了不少心,最起码,把吕氏春秋和管子什么的啃了一遍。
  讲出来的道理,看上去还是很能忽悠人的。
  “只是,儒家色彩还是太浓厚了一些……”刘彻将这个册子放到一边,心里想着。
  不过,也不能怪公孙弘。
  现在,哪怕是汲黯,也料不到,刘彻这个过去一直对商贾喊打喊杀,极尽打压之姿态的皇帝,居然会在心里有一个扶持甚至鼓励商贾的念头。
  所以,表面上,刘彻还是装出一副很喜欢的模样,道:“此子所论,颇合朕意!尤其是‘国不益赋,海内用饶’八字用的极好!”
  刘彻对晁错问道:“御史大夫,此子如今安在?”
  “回禀陛下,此子目前正在殿外……”晁错恭身答道。
  刘彻闻言,呵呵的笑了一声。
  在心中给晁错点了赞。
  原本刘彻还有些担心,贸然将公孙弘这么个没关系没背景没资历的家伙丢到主爵都尉的位置上,会让人说闲话,甚至,可能导致以后工作没法开展。
  但有了晁错跳出来配合演了这场戏后,之后再启用公孙弘,就顺当的多了。
  御史大夫举荐的人,难道还不能升一级,简拔一下吗?
  当然,刘彻自也知道。
  估计公孙弘的老师胡毋生,为了给自己的弟子铺路,这次大抵是将这几十年积攒的人情人脉,差不多用光了。
  很可能还倒欠了法家的几个巨头好多人情。
  这些人情可不好还!
  但,这与刘彻无关。
  “宣他进殿旁听罢……”刘彻装模作样的道。
  “诺!”
  这场戏演完,刘彻就临襟正坐,看向群臣,朗声鼓励道:“今日乃是朔望朝,诸卿皆可畅所欲言,百无禁忌!”
  这自然是必须要做的面子工程,同时也是关系到今天朝议能否顺利、成功的关键。
  作为皇帝,刘彻一直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他心里面明白,在自己开挂的情况下,满朝文武加起来,也不是他这个已经证明了自己确实君权天授的皇帝的对手。
  但越是如此,就越要小心谨慎谦虚,不能骄傲,不能自大。
  更不能以为自己真的就能单挑全世界了。
  历史上有很多人,别人看着很强大,自己也以为自己很强大,结果,却只是一只纸老虎,一戳就破。
  典型的例子,就是苻坚。
  两千多年的人类政治史,此刻,就在刘彻心里转悠。
  “真正强盛的帝国,应该让人们以为是他们在统治和治理国家……”刘彻心里想着。
  这是后世米帝的经验,也是米帝仗之独步全球的制胜法宝。
  而具体到此时,刘彻将这条成功经验进行了西汉化,变成了:让士大夫勋贵列侯们以为他们在与朕共治天下!
  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当然是要充分发挥“民煮决议”啦。
  反正,无论大臣们怎么说,最终作为皇帝的刘彻,总是会想到办法,将他们的意思,变成自己的意思的。
  这样一来,大臣列侯们会觉得:陛下还是很民煮的嘛,很尊重我们的嘛。
  有了这么个铺垫在,无论大臣列侯对推出的政策多么不满意,多么不认可,但他们却会去执行。
  自己选的政策,就是跪着也得干不是?
  即算不愿意执行,但起码也不会暗地里耍花招,阳奉阴违,甚至搞破坏。
  这比强行按着牛头去喝水好多了。
  更关键的是,这样做,还能让大臣们尤其是士大夫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